文章/專題 讀者投稿 所有年段 學齡前 國小低年級 國小中年級 國小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大學 撰寫學習歷程應該知道的事:自主學習計畫如何擬定? 自主學習計畫如何擬定才能符合自己的實力?在擬定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方向及事項?文內,學長姊分享4方向及各要點分享給各位考生,讓大家在擬定學習計畫時更有頭緒! 2023-02-22 廖宥甯 、 黃育筠 、 Rome 、 楊秉叡 撰寫學習歷程應該知道的事:4位學長姐經驗大公開 學測放榜後,高三生苦惱著如何撰寫學習歷程?學習歷程檔案應該具備什麼?教授們想看到什麼內容等等。文內第一屆108課綱4位學長姐整理學習歷程各大重點,提供各考生們參考! 2023-02-22 廖宥甯 、 黃育筠 、 Rome 、 楊秉叡 最好的教養需要不教養的勇氣!3類型母親一次看 韓劇《浪漫速成班》講述一群母親讓孩子上補習班的故事,雖說天下父母心,但在劇中每位母親的姿態大不同,有「樹敵型」母親張瑞珍、「受害型」母親趙秀熙,還有「勇氣型」母親南行善,你是哪一種母親呢?這對孩子的人生來說,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2023-02-17 胡瑋婷 讓平凡作業變作品!見賢思齊激發動力 國小階段一本國語課本有十四課,課課有教學重點、課課有生字,既列為「生字」,那必有學多、學廣的必要性,教師不外乎透過作業的習寫、習作的練習、與課後的測驗,來幫助學生穩扎基礎,然而,千篇一律的出作業、改作業中,要如何讓學生保持興致勃勃、躍躍欲試,甚至主動要求習寫更多呢?我嘗試的是-給孩子彈性與舞台。 2023-02-16 邱瀞瑩 學測作文〈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如何寫出新穎的亮點? 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作文題還能怎麼寫,才能切出新穎思考觀點?我對哪種花草樹木有氣味記憶?作文老師分享自己在 Instagram 詢問學生連結到何種記憶,粗估有60%學生寫親人過世,且有10%的同學可能有點偏題。 2023-01-17 先乃察三三國文工作室 【投書】別讓英文成為學生學習的絆腳石 2023雙語政策推動得震天尬響,許多大專院校越來越重視要給學生英文的學習環境,無論是採全英文授課、或所有科目上課全用原文書,大小考試整篇題目用英文考試⋯⋯但在欠缺足夠配套下,有一群英文弱勢生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正成為課堂上的「自我放棄者」。 2022-12-30 幸會幸會 語文競賽後,用「寫作時光地圖」讓學生看見自己的努力 全國語文競賽剛落幕,未獲獎的選手多有失落。經營臉書專頁「繐綺老師 作文諸試會社」的郭繐綺用「寫作時光地圖」,「世界筆友」,「換你說」等遊戲與互動,帶孩子看見自己的努力與進步空間,陪伴孩子不因挫折而放棄,而是裝備更多面對挑戰的勇氣。 2022-12-13 郭繐綺 心智障礙者「易讀」的文化手冊,邁向文化平權第一哩路 在這個老年人口、新移民等族群逐漸增長的時代,社會各界對「資訊如何被理解」的需求越來越多元。「易讀 Easy-to-read」顧名思義,是將複雜且艱澀的文字,轉換為容易閱讀、好理解的內容,這不僅是為心智障礙者提供資訊及閱讀權利,也是給予未來的自己有持續學習、成長的機會。 2022-12-03 邵璦婷 、 許家禎 教育,就是願意「再多做一點什麼」 在大眾的想象中,老師面對師生衝突可能會隨著經驗累積更游刃有餘,但面對現今社會風氣的改變,事實真是如此嗎?投身教育17年的蔡紋萍老師分享教育路上的百轉千迴,其中教育初衷與不被理解的兩難與悵然,令人動容。 2022-12-01 蔡紋萍 用繪本來寫作:從張曼娟老師文學繪本談「愛」 愛應該如何記錄?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教孩子何謂「愛」?創辦人Lulu老師分享如何用繪本教孩子認識愛,如何從「讀」到「寫」,步步引導學生產出「愛,是什麼?」文章。 2022-11-28 Lulu老師 投書》 籲請教育部 提供孩子固定且穩定的閱讀資源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各國中小圖書館(室)可能是吸收閱讀養分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場所。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吳政鴻投書表示:教育部近期推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編列4年200億的經費,可能排擠到補助國中小學購置圖書館藏書的預算,影響孩子們接觸閱讀的機會與權益,相信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2022-11-03 吳政鴻 從維高斯基的鷹架理論淺談幼兒「讀寫萌發」的思維 學前兒童生活環境中隨處都有文字,幼兒的書寫發展也能自然發展,但國內也有一派學者認為幼兒因精細動作尚未成熟,因此不鼓勵學前幼兒進行書寫。幼兒園的「讀寫萌發」課程究竟該如何拿捏,才能給予幼兒足夠的學習鷹架呢? 2022-10-31 周周偉 有得學的SDGs!師生研發結合媒體素養的永續桌遊 SDGs涵蓋了 17 個不同的目標,範圍之廣,非一時半刻能通透。桃園市私立有得雙語中小學師生透過學校的多元選修課,不僅透過永續精神製作圖書館佈置,也共同研發媒體素養融入SDGs的桌遊,讓永續教育變得有趣、刺激,也學到能帶著走一輩子的媒體識讀能力。 2022-10-26 鄭偉志 、 蘇郁雯 、 黃湘敏 興趣故事引起閱讀動機 有效提升閱讀素養! 108課綱中有許多情境描述式的素養題型,師長們要如何幫助孩子讀懂這類題型?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並且從中習得知識及技能?文中,梁明華老師分享家中孩子的閱讀動機啟發,以及點出養成閱讀素養的要點! 2022-10-17 梁明華 從學校端看自學生的困難:2張圖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近年實驗教育、自學選擇增加,張道琪老師分享自己輔導學生申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自學)的經驗,分析自學生與學校的關係、以及教育局、學校、學生與家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2022-09-19 張道琪 關於學習歷程 聽聽第一屆108課綱的家長怎麼說 隨著大學入學的分科測驗放榜,考生普遍相當滿意考試結果,卻也出現不少「學習歷程有何用」的聲音。一位家中有第一屆108課綱考生的家長王慧敏,就整理孩子經歷了3年的學習歷程及近3個月申請入學的過程,從學習歷程是什麼?到社團表現該如何選擇?跟大家分享一路走來的經驗談與心路歷程。 2022-09-13 王慧敏 自主學習主題推薦:高一無明確方向,就以學群探索為題 自主學習計畫要選什麼主題?中山大學的唐俊華老師從平衡升學與自主學習的角度,推薦高一生若沒有明確方向,可以將「學群探索」做為主題,並分享學群探索主題的自主學習成果範例。 2022-09-02 唐俊華 上課、演講、報告需求百百種!4個超實用免費工具 無論疫情未來將如何發展,近期越來越多的課程、講座、活動紛紛轉為線上辦理。被疫情逼著加速成熟的這種遠距模式,看起來並不會隨著疫情離開而消失,相反的,將會成為未來生活中的一種常態。 2022-08-19 石哲安 給導師10個迎接新學年禮物:做老師溫柔而堅定的後盾 暑假期間,不只家長會為孩子祈禱編班能分到一個有緣的老師,其實導師們也對下一個學年度的安排「摩拳擦掌」!一位擔任行政工作十多年的老師觀察到教育現場分班前的有趣現象,並分享給導師們的10個禮物。 2022-07-13 吳昌諭 試教想教得創意,又擔心沒共鳴?教甄試教口試6大QA 教師甄試作業陸續展開,曾在教甄擔任評審委員的彥佑老師,透過近期和教甄考生們的互動,統整出6個提問,希望能提點考生們在試教、口試時有一些準備方向。 2022-06-01 彥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