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育
  • 分享
認識我們
  • 文章
    • 所有文章
    • 專欄文章
    • 班級經營
    • 課堂教學
    • 台灣現場
    • 國際觀點
    • 人物故事
    • 讀者投稿
    • 我要投稿
  • 專題
    • 所有專題
    • SEL資源平台
    • 作文教學攻略
    • AI教育應用
    • 國中內容專區
  • 教學資源
    • 所有教學資源
    • 國小低年級
    • 國小中年級
    • 國小高年級
    • 國中
  • 研習活動
    • 所有研習活動
    • 🔥校園領導力
    • 共學心得
  • 🔥翻轉教育學院
    • 課程與商品一覽
    • 🔥週年慶優惠開跑
    • SEL與青春期
    • 教師溝通實務課
    • 數位應用包
  • ⭐️國中專區
  • 電子報
    • 翻轉教育電子報
    • 校園領導電子報
    • 更多介紹
  • 訂閱服務
    • 服務介紹
    • 🛒 選擇方案
    • 📖訂戶使用指南
    • 翻轉教育工具庫
    • 邀請好友一起省
    • 教育資源申請
  • 常見問題
    • 常見問題
    • 聯繫客服
    • 認識翻轉教育

登入 註冊

訂閱電子報
  • 文章
    • 所有文章
    • 專欄文章
    • 班級經營
    • 課堂教學
    • 台灣現場
    • 國際觀點
    • 人物故事
    • 讀者投稿
    • 我要投稿
  • 專題
    • 所有專題
    • SEL資源平台
    • 作文教學攻略
    • AI教育應用
    • 國中內容專區
  • 教學資源
    • 所有教學資源
    • 國小低年級
    • 國小中年級
    • 國小高年級
    • 國中
  • 研習活動
    • 所有研習活動
    • 🔥校園領導力
    • 共學心得
  • 🔥翻轉教育學院
    • 課程與商品一覽
    • 🔥週年慶優惠開跑
    • SEL與青春期
    • 教師溝通實務課
    • 數位應用包
  • ⭐️國中專區
  • 電子報
    • 翻轉教育電子報
    • 校園領導電子報
    • 更多介紹
  • 訂閱服務
    • 服務介紹
    • 🛒 選擇方案
    • 📖訂戶使用指南
    • 翻轉教育工具庫
    • 邀請好友一起省
    • 教育資源申請
  • 常見問題
    • 常見問題
    • 聯繫客服
    • 認識翻轉教育

文章/專題 讀者投稿

  • 所有年段
  • 學齡前
  • 國小低年級
  • 國小中年級
  • 國小高年級
  • 國中
  • 高中職
  • 大學
從「餵食」到「引導」:AI時代教學心態的輕鬆升級。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從「餵食」到「引導」:AI時代教學心態的輕鬆升級

在AI快速崛起的時代,知識早已不再稀缺,教師的角色也悄然轉變。面對隨手可得的資訊,老師不再只是「給答案」的人,而是陪孩子一起「找到問題」的引路者。從灌輸知識到引導探究,教育的價值或許正在從手中的課本走向孩子心中的火花。

2025-10-27 羅宇順
當教師群體逐漸被邊緣化,社會終將付出沉重代價。圖片來源:Nirjon Nakib (Pexels)

訂戶專屬

台灣正走向教育版荷蘭病?中小學教師荒的警鐘已敲響

在台灣,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被譽為「護國神山」,但當全國為此歡呼時,中小學教師荒卻悄然浮現。當年輕人前仆後繼投入高薪產業,基礎教育卻因待遇落差與社會信任斷裂而日益空洞。這是否正是教育領域版的「荷蘭病」?本文嘗試從國際數據、教育現場與官方政策三個層次切入,探討台灣當下的教師缺口與未來隱憂。

2025-10-22 宋紫晴

訂戶專屬

峇里島Kuta海灘海龜保育中心志工紀錄。圖片提供:林佳紋

國中生也能當國際志工!峇里島海龜保育五日服務學習

當學生願意在炙熱陽光下蹲在沙灘守護海龜,甚至在活動結束後主動淨灘收拾,那份踏實與責任,正是教育最動人的回饋。本文林佳紋老師記錄聖心女中國中部師生於峇里島參與五日海龜保育志工活動的歷程,透過多元任務輪替體驗,打造一場富有行動力與情感連結的服務學習經驗。

2025-10-16 林佳紋
教育不該只追求「有趣」,而是要在樂趣與專注之間找到平衡。圖片來源:Canva Pro

讓孩子在知識中徜徉,課程活動簡單也能豐富視界

在「快樂學習」的今天,教育不該只追求「有趣」,而是要在樂趣與專注之間找到平衡。當活動與課程排滿校園,教師如何兼顧知識深度與學生學習動機?本文探討多元學習下的現實挑戰,從課堂共識、基礎練習到延遲快樂,引導孩子在就算不那麼有趣的過程裡,培養長遠的學習力與自信。

2025-10-07 詹皓鈞/毛毛雨的晴天
跨越數位落差的世代協作:一同應對教育現場的數位轉型。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跨越數位落差的世代協作:一同應對教育現場的數位轉型

數位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教師專業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教學技能,資源應用能力已是必備素養,也因此加劇了「數位落差」,不僅影響操作,更觸及理念、世代溝通與專業發展,因此更需要跨世代攜手合作,一同面對數位轉型。

2025-09-25 羅宇順
從《腦筋急轉彎》看情緒旅程,與彼此內心來點悄悄話。圖片來源:CanvaPro@tadamichi

人都有情緒不佳的時候:帶孩子從《腦筋急轉彎》學情緒

社會情緒學習 SEL 政策已在校園萌芽,不少教師正在為孩子的情緒教育努力,在家庭中又可以如何與孩子談情緒?詹皓鈞老師分享透過《腦筋急轉彎》、《腦筋急轉彎2》動畫電影帶孩子認識自己,也透過同理讓彼此關係更靠近。

2025-09-23 詹皓鈞/毛毛雨的晴天
圖片提供:CanvaPro@studiosouthkorea

【投書】台灣教師荒的深層反思:教育專業不再被尊重

台灣教育正面臨教師荒,背後代表的可能是社會輕視教育專業的重要性。本文為第一線老師的投書,深入探討教師荒背後的制度問題與價值觀危機,當教育失去尊嚴,教師失去動力,影響的將不只是單純的體制問題。

2025-09-15 厭世訓獸師
善用 AI 給予情緒支持,經營日常的親臨交際。圖片來源:

善用 AI 給予情緒支持,經營日常的親臨交際

AI在教育中是工具還是依靠?AI 發展快速已經遠超我們的想像,聊天形式就可以快速互動得到回饋,為教育與家庭都帶來了不同的觀感,社會也出現了不同聲音,也有不少人對此抱持憂慮,擔心孩子因為太過依賴這些虛擬,減少了人際互動,無法培養面對現實環境的勇氣與判斷力。

2025-08-26 詹皓鈞/毛毛雨的晴天
光影之間,緩緩前行,守住心中的微光。圖片來源:Canva Pro

教育現場的暗角與裂縫:那些教學歲月藏著的練習題

在教學現場,不只面對課本與學生,也行走在行政與制度交錯的縫隙裡,這些課綱之外的風景,有時溫柔如光,有時沉重如夜。本文以十個練習題出發,回望教育工作者在體制內的壓力與選擇,寫給那些在牆內默默種花、守住初心的人。

2025-08-04 晶瑩
從搖籃到社會:教育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教育真能公平嗎?在不平等的社會結構下平衡理想與現實

當我們談教育,談的不只是學習與成績,更是命運的轉折與制度的選擇。教育是否公平,社會能否流動,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是非題。帶你一起思考,在理想與現實間,教育或許無法完全消除所有不平等,而是我們是否能看見理想中的光。

2025-06-12 羅宇順
如何帶領學生去淨灘?報名、申請、注意事項一次告訴你!

想帶學生去淨灘,怎麼開始?帶隊前必知4個準備重點

想帶學生去淨灘、直接「看見議題」,但是不知道怎麼開始?舉辦淨灘活動經驗豐富的 RE-THINK 分享從報名、申請到活動前準備的注意事項,讓想帶學生實際去海邊看見議題的教師們,能夠有執行的方向與指引。

2025-06-04 RE-THINK 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
從「競技場」變「遊樂園」!AI重啟科技教育的想像力。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從「競技場」變「遊樂園」!AI重啟科技教育的想像力

還記得初學程式時的挫折感嗎?如今生成式AI正改寫學習方式,學生可用自然語言與AI協作,跳過繁瑣語法,專注創意與解決問題。這波技術門檻的降低,或許正是重新思考「什麼是好的科技教育」的好契機。

2025-05-27 羅宇順
停下觀課者與獻課者無硝煙的戰爭!重建公開觀課的成長思維。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停下觀課與獻課者無硝煙的戰爭!重建公開觀課思維

教學演示本該是教師交流成長的機會,有時卻變成觀課者與獻課者間的較量。審視的眼光與精心準備的表演,讓這場交流變了味。或許轉變雙方的思維,在彼此不斷了解和換位思考的過程中,最後便能形成追求進步的「學習共同體」。

2025-04-23 羅宇順
圖片提供:陳冠運

為什麼堅持課本優先:從「收起手機」到「找到答案」

學生動不動就想用手機查答案,其實不是真的偷懶,而是習慣依賴科技快速解決問題。一位華語教師分享如何從「不要馬上查手機」開始,帶學生練習從課本裡找答案。這不只是刻意練習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重建學習信心的路徑。

2025-04-23 陳冠運 Guanyun Chen
不是努力就好!打破成長型思維的常見迷思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不是努力就好!打破成長型思維的常見迷思

強調人能通過努力而成長的「成長型思維」在近年廣為人所知,但也衍生了許多誤解。Rae Chen與教育認知科學博士Anny Fang希望透過本文揭開人們對「成長型思維」的誤解,讓「成長型思維」不只是口號,而能真正應用於生活和教育中。

2025-03-11 Anny Fang 、 Rae Chen
別只講成功!用「挑戰故事」能激發孩子的潛能!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別只講成功!用「挑戰故事」激發孩子的潛能!

當孩子看到他人的「挑戰故事」,能激發出學習動機與熱情!Rae Chen與哥倫比亞大學人類發展與教育認知科學博士Anny Fang共同撰寫本文,從「自我效能感」和「成長型心態」的角度切入,分享為何他人(如偉大的科學家)的奮鬥故事有助於學生成長,以及師長可以如何將「挑戰故事」融入教學策略中。

2025-03-11 Anny Fang 、 Rae Chen
打造真正的包容性教育:讓孩子從「被接納」走向「歸屬感」。圖片來源: Canva@Asia Images Group

在DEI熱潮中反思「包容」:讓孩子真正感到歸屬感

2025年川普上任後簽署的其中一項行政法案,就是中止確保職場聘雇多元人才、防止歧視的 DEI 計畫,不少企業也聲明跟進縮小 DEI 計畫或將繼續推動,學校是否應該繼續進行 DEI 教育也備受討論。IB 語言教師黄幸媺老師分享,作為家長和教育者我們可以從小問題反思。

2025-03-06 黃幸媺
過多競賽讓教師「忙盲茫」!你的熱情與精力還剩多少?。圖片來源: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過多競賽讓教師「忙盲茫」!你的熱情與精力還剩多少?

「忙、盲、茫」已經成為許多教師的日常寫照,無止盡的競賽與評比,佔據大量時間與精力,讓教學現場壓力倍增。競賽原本旨在促進學生成長,但當頻率過高,身為指導者的教師是否能承受過多的負擔?這些「專業的甜蜜負荷」或許正是教育變革與進步的重要推力,希望我們能在擂台與講台之間能找到平衡,讓競賽成為教育成長的助力。

2025-02-24 羅宇順
小學生適合接觸 AI 嗎?使用時機與教學架構分享。圖片來源:方方老師

小學生適合接觸 AI 嗎?使用時機與教學架構分享

孩子這麼小,接觸 AI 真的可以嗎?AI 的便利性確實可能讓學生過度依賴,甚至影響學習態度,但禁止使用就是解方嗎?我們更要思考,AI 的學習應該從何時開始又該教些什麼,才能引導孩子在數位時代下如何善用 AI。

2025-02-06 方方老師
校園職場霸凌頻傳,教育領導面對的挑戰與因應之道。Shutterstock

校園職場霸凌頻傳,教育領導面對的挑戰與因應之道

在職場霸凌議題的延燒下,校園作為教育的起點,也無法倖免於權力的角力與衝突。當教育現場的角色不斷轉換,面對層層挑戰,我們是否仍能堅守初心?筆者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從校園管理的多元角度,探索如何在分權與對話中重建信任,讓教育場域成為尊重與合作的典範,並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2025-01-23 張金章
  • 1
  • 2
  • 3
  • 4

產品與服務

  • 親子天下Premium
  • 親子天下Shopping
  • 翻轉教育
  • 線上學校
  • 小行星

關於親子天下

  • 親子天下
  • 廣告合作
  • 場地服務
  • 人才招募
  • 內容授權

服務條款

  • 著作權聲明
  • 會員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防詐騙宣導

社群入口

  • 翻轉教育FB
  • 翻轉教育LINE
  • 翻轉教育Instagram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

客戶服務中心 |Copyright ©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24953885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