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育
  • 分享
認識我們
  • 文章
    • 所有文章
    • 專欄文章
    • 班級經營
    • 課堂教學
    • 台灣現場
    • 國際觀點
    • 人物故事
    • 讀者投稿
    • 我要投稿
  • 專題
    • 所有專題
    • SEL資源平台
    • 作文教學攻略
    • AI教育應用
    • 國中內容專區
  • 教學資源
    • 所有教學資源
    • 國小低年級
    • 國小中年級
    • 國小高年級
    • 國中
  • 研習活動
    • 所有研習活動
    • 🔥校園領導力
    • 共學心得
  • 🔥翻轉教育學院
    • 課程與商品一覽
    • 🔥週年慶優惠開跑
    • SEL與青春期
    • 教師溝通實務課
    • 數位應用包
  • ⭐️國中專區
  • 電子報
    • 翻轉教育電子報
    • 校園領導電子報
    • 更多介紹
  • 訂閱服務
    • 服務介紹
    • 🛒 選擇方案
    • 📖訂戶使用指南
    • 翻轉教育工具庫
    • 邀請好友一起省
    • 教育資源申請
  • 常見問題
    • 常見問題
    • 聯繫客服
    • 認識翻轉教育

登入 註冊

訂閱電子報
  • 文章
    • 所有文章
    • 專欄文章
    • 班級經營
    • 課堂教學
    • 台灣現場
    • 國際觀點
    • 人物故事
    • 讀者投稿
    • 我要投稿
  • 專題
    • 所有專題
    • SEL資源平台
    • 作文教學攻略
    • AI教育應用
    • 國中內容專區
  • 教學資源
    • 所有教學資源
    • 國小低年級
    • 國小中年級
    • 國小高年級
    • 國中
  • 研習活動
    • 所有研習活動
    • 🔥校園領導力
    • 共學心得
  • 🔥翻轉教育學院
    • 課程與商品一覽
    • 🔥週年慶優惠開跑
    • SEL與青春期
    • 教師溝通實務課
    • 數位應用包
  • ⭐️國中專區
  • 電子報
    • 翻轉教育電子報
    • 校園領導電子報
    • 更多介紹
  • 訂閱服務
    • 服務介紹
    • 🛒 選擇方案
    • 📖訂戶使用指南
    • 翻轉教育工具庫
    • 邀請好友一起省
    • 教育資源申請
  • 常見問題
    • 常見問題
    • 聯繫客服
    • 認識翻轉教育

文章/專題 讀者投稿

  • 所有年段
  • 學齡前
  • 國小低年級
  • 國小中年級
  • 國小高年級
  • 國中
  • 高中職
  • 大學
努力給別人看叫表演。圖片來源: Canva@snoopytkd

在無人注視的角落,還有誰願意好好掃地?

有些孩子字字句句認真揣摩、段段落落用心琢磨;而有些人則坐在課桌前,將課本當成道具,演繹一齣又一齣虛假的「專心劇」,只希望被老師「看見」,而非真正理解。國中教師晶瑩老師為文紀錄在孩子與成人世界都存在的「表演文化」,並不禁自問如何別把人生活成一場場為他人眼光而編排的戲碼。

2025-04-10 晶瑩
AI工具也塑造了我們的思想

AI衝進教室後,教學思維如何轉型與升級?

學生需要AI素養的教學引導,老師同樣也要迎接變革!當AI大舉衝進教室,教與學的本質正悄悄轉變。AI不只是加快備課、輔助教學的工具,更挑戰我們對學習過程與教師角色的傳統認知。從教學思維到課堂互動,教師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與價值、提升專業素養,以適應變動的教育環境。

2025-04-09 方方老師
從六福村事件談自由、風險與數位時代的青少年想像。圖片來源:Canva Pro @Leung Cho Pan

當青少年走出門,我們的社會準備好了嗎?

青少年自己結伴去六福村玩,卻撞上現實的混亂,是孩子不夠成熟,還是大人準備不夠?青少年學著自由,大人也在學著放手,這不只是青春期的挑戰,更是全社會的學習題。跟著青少年社工一起探討,當孩子走入公共場域,如何讓他們「走得出去,也能平安回來」?

2025-04-08 sw.chenting
真人圖書館:閱人悅己,展開視野探索故事。圖片來源:

現代孩子更需要真人圖書館!傾聽、理解彼此的生命故事

孩子的世界,需要更多傾聽與理解。真人圖書館的精神,讓每一段人生故事都成為一座橋樑,拉近彼此的距離。詹皓鈞老師分享,如何將這樣的理念帶入教學現場,讓孩子們學習說故事、聆聽故事,從自己與他人的生命經驗中,練習同理、尊重與成長。不只是學知識,更是學做一個能理解別人的人。

2025-04-08 詹皓鈞/毛毛雨的晴天

我的作品是垃圾?從孩子的創作看見成長與尊重的力量

「我媽說我做的是垃圾,每次作品回家就會被丟掉了。」學生短短的一句話刺痛了許雅婷老師的心。在國小任教的許雅婷,相信當大人能看見孩子作品背後的想法與努力,並以正向的態度回應孩子的付出,孩子便能感受到被重視,進而增強自信心與成長動力。許雅婷老師更分享在實際情境中,老師與家長可以如何具體地表達具肯定與支持。

2025-03-28 許雅婷
即使世界不夠溫柔,我們仍選擇溫柔以待——寫給每位不放棄的特教老師。shutterstock

即使世界不夠溫柔,我們仍選擇溫柔以待─寫給特教老師

當孩子低聲問:「老師,我是不是很笨?」是否曾讓你心酸?融合教育的路充滿阻礙,體制掣肘、社會誤解,讓特教老師步步艱難。但當孩子勇敢開口、第一次舉手、學會面對情緒,我們知道,這份堅持值得,因為有些光,只有我們能為他們點亮。

2025-03-27 靖YA樂師
別澆熄孩子的疑問!好奇心才是學習的開端。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別澆熄孩子的疑問!好奇心才是學習的開端

每個孩子天生好奇,對世界充滿探索的渴望。然而,一句無心的話就可能澆熄這團小火苗。身為教育者及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是否敢問、敢試、敢成長。你準備好成為守護好奇心的大人了嗎?

2025-03-27 羅宇順
圖片來源:Aflo Images (アフロ(Aflo))

大人的眼界是侷限孩子的框架!培養孩子探索的能力

我們的視角,是否成為孩子的侷限?在數位時代、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孩子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具備思辨能力、資訊判讀力與心理韌性。本文探討如何在教育現場幫助孩子打破固有框架,透過資訊課程、生活實踐等,培養他們在變化中穩定成長,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

2025-03-25 詹皓鈞/毛毛雨的晴天
低年級的兒童哲學課:有沒有聖誕老公公?圖片來源:Ron Lach (Pexels)

低年級的兒童哲學課:有沒有聖誕老公公?

孩子從幼兒園升上小學後,原本充滿童真的想像逐漸被同學口中的「幼稚」壓抑,我們該如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鼓勵他們思考、又同時幫助他們保有這份珍貴的童真?竹科實中哲學教師楊舒淵老師分享自己擔任國小志工家長時的一堂兒童哲學課,透過「有沒有聖誕老公公」這個問題,帶領孩子們學習推理。

2025-03-21 楊舒淵
你的孩子是哪種類型?破解資優迷思,讓每個孩子發光!。shutterstock

你的孩子是哪種類型?破解資優迷思,讓每個孩子發光!

當孩子在學業表現突出時,家長與教師往往會好奇:「這個孩子難道是資優生嗎?」你知道資優的孩子也有不同類型嗎?。每種類型的孩子都需要不同的指引,才能幫助他們找到最適合的學習方式。透過這篇文章,一起破解對資優生的迷思,探索如何為不同類型的孩子提供適切的教育支持吧!

2025-03-20 林芸
翻轉教育製圖整理、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學生為何不信任你?從依附關係找出溝通策略

為什麼有些孩子上課缺乏自信、對發言感到焦慮?為何某些學生不敢與老師溝通?即使老師付出關心與努力,學生仍保持距離、不願敞開心扉。這些行為往往與孩子早期的依附關係有著深刻的聯繫。了解依附理論能幫助教師識別學生的情感需求,並透過適當的支持策略,促進更健康的師生關係和學習成果。

2025-03-18 羅宇順
不盲目的批改——教育寫作學習分享。製圖:翻轉教育

不盲目的批改作文——教育寫作學習分享

學寫作只是為了拿到高分?寫作是表達想法、分享故事的重要能力,然而課程時間的壓縮,時常讓課程簡化為一種「應試技能」,學生甚至生搬硬套引用佳句,而非寫出真實的經歷或感受。詹皓鈞老師分享對於國小階段寫作教育的觀點,期待跳脫分數教育,真正陪伴孩子發掘寫作的樂趣。

2025-03-17 詹皓鈞/毛毛雨的晴天
低年級的兒童哲學課:從「玩」想起。圖片提供:楊舒淵

低年級的兒童哲學課:從「玩」想起

你常擔心無法回答孩子的「為什麼」嗎?深耕哲學教育的楊舒淵老師分享自己擔任志工家長時,在低年級的兒童哲學課中,孩子們透過討論「玩」展開的思辨之旅。從「為什麼要玩?」到「什麼是玩?」的提問,引導他們分類、推理、觸類旁通,甚至思考學習與遊戲的關聯性。

2025-03-14 楊舒淵
用 Canva 學成語。圖片提供:Ellie Hsu

用 Canva 讓成語學習更有趣!打造成語線上學習

成語對中年級學生而言往往晦澀難懂,傳統的背誦方式也讓孩子興趣缺缺。透過數位工具 Canva,教師可以把成語學習轉化為視覺化、可聆聽的互動體驗。國小教師Ellie Hsu老師分享自己運用 Canva 設計教材,進入成語線上學習第二年,看見孩子真的在輕鬆氛圍中愛上成與學習!

2025-03-12 Ellie Hsu
不是努力就好!打破成長型思維的常見迷思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不是努力就好!打破成長型思維的常見迷思

強調人能通過努力而成長的「成長型思維」在近年廣為人所知,但也衍生了許多誤解。Rae Chen與教育認知科學博士Anny Fang希望透過本文揭開人們對「成長型思維」的誤解,讓「成長型思維」不只是口號,而能真正應用於生活和教育中。

2025-03-11 Anny Fang 、 Rae Chen
別只講成功!用「挑戰故事」能激發孩子的潛能!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別只講成功!用「挑戰故事」激發孩子的潛能!

當孩子看到他人的「挑戰故事」,能激發出學習動機與熱情!Rae Chen與哥倫比亞大學人類發展與教育認知科學博士Anny Fang共同撰寫本文,從「自我效能感」和「成長型心態」的角度切入,分享為何他人(如偉大的科學家)的奮鬥故事有助於學生成長,以及師長可以如何將「挑戰故事」融入教學策略中。

2025-03-11 Anny Fang 、 Rae Chen
春天的滋味:釀脆梅要在清明前。圖片提供:洪子涵

帶國中生品味春天的滋味!釀脆梅要在清明前

國中生常在課業與校園規矩間忙碌穿梭,孩子們是否還能停下腳步,細細品味生活?國中教師洪子涵老師帶領學生從校園的梅樹開始,從殺菁到醃漬,親身體驗脆梅的製作過程,師生不只是學習技術、合作,也在忙碌之餘享受節氣的變化、歡樂的情緒。

2025-03-11 洪子涵
有效作文批改策略,提升學生寫作能力。製圖:翻轉教育

有效作文批改策略,讓學生真正學會寫作!

作文批改是語文教師最頭痛的工作,然而,傳統的批改方式往往效果有限,學生難以真正提升寫作能力。深耕作文教學的施並宏老師分享多種有效的作文批改策略,從書面批改、面批面改到共同批改,把「替學生改作文」改成「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真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2025-03-10 施並宏
孩子的工作就是「玩」!激發學習動機遊戲式教學是關鍵。旭日教育基金會

孩子的工作就是「玩」!激發學習動機遊戲式教學是關鍵

「玩」是孩子最自然的學習方式。從嬰兒時期的探索,到幼兒階段的角色扮演,再到學齡階段的互動遊戲,「玩」不只是消遣,更是一種發現世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還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讓我們看旭日教育基金會怎麼設計遊戲式學習讓孩子更有動力!

2025-03-07 旭日教育基金會
打造真正的包容性教育:讓孩子從「被接納」走向「歸屬感」。圖片來源: Canva@Asia Images Group

在DEI熱潮中反思「包容」:讓孩子真正感到歸屬感

2025年川普上任後簽署的其中一項行政法案,就是中止確保職場聘雇多元人才、防止歧視的 DEI 計畫,不少企業也聲明跟進縮小 DEI 計畫或將繼續推動,學校是否應該繼續進行 DEI 教育也備受討論。IB 語言教師黄幸媺老師分享,作為家長和教育者我們可以從小問題反思。

2025-03-06 黃幸媺
  • 1
  • 2
  • ...
  • 6
  • 7
  • 8
  • ...
  • 25
  • 26

產品與服務

  • 親子天下Premium
  • 親子天下Shopping
  • 翻轉教育
  • 線上學校
  • 小行星

關於親子天下

  • 親子天下
  • 廣告合作
  • 場地服務
  • 人才招募
  • 內容授權

服務條款

  • 著作權聲明
  • 會員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防詐騙宣導

社群入口

  • 翻轉教育FB
  • 翻轉教育LINE
  • 翻轉教育Instagram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

客戶服務中心 |Copyright ©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24953885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