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國中生品味春天的滋味!釀脆梅要在清明前
國中生常在課業與校園規矩間忙碌穿梭,孩子們是否還能停下腳步,細細品味生活?國中教師洪子涵老師帶領學生從校園的梅樹開始,從殺菁到醃漬,親身體驗脆梅的製作過程,師生不只是學習技術、合作,也在忙碌之餘享受節氣的變化、歡樂的情緒。

春天的滋味:釀脆梅要在清明前。圖片提供:洪子涵
從校園裡的梅樹開始品味生活
我們學校的中庭有一棵梅花樹,冬季時刻總會開著滿樹的白花。每當走路經過時,時常飄來陣陣的梅花香。某天當我行匆匆的要走回辦公室,突然發現地板有一顆顆綠色的小圓球,拾起一看,才發現原來是滿地的青梅。
冬日暖陽下的盛開梅花。圖片提供:洪子涵
飽滿的青梅。圖片提供:洪子涵
陰雨清明的短暫放晴。圖片提供:洪子涵
帶班日常中,除了課業學習與生活規矩的要求外,也希望我們能一起品味生活。在那些我們共度充滿儀式感的西方節慶之外,也想帶孩子們體驗東方節氣的底蘊深厚。
從古至今相傳著「清明時分釀脆梅」,看著飽滿翠綠的青梅,我決定帶孩子們來場產地直送的脆梅釀製體驗。真的是產地直送,梅子樹就在離我們班 10 步左右的距離。謝謝梅子樹賜予我們你珍貴的果實,也謝謝照顧樹的老師和總務主任同意我們摘梅子!
札記主題:脆梅製作方法
首先由導師親自出馬的爬梯摘梅,接著小精靈們開始剔除蒂頭、殺菁、敲裂、鹽漬、漂水、瀝乾、糖漬的過程。
導師出馬爬梯採梅,怕小孩跌下來。圖片提供:洪子涵
遇見可愛的梅樹居民——蜂:你在做甚麼?圖片提供:洪子涵
小精靈分工中,教室變身廚房。圖片提供:洪子涵
由於這次十分臨時起意,整個過程雖然按照步驟,卻也充滿著隨性感。決定要做脆梅的前一天,把「查脆梅製作方法」出成札記,讓孩子們對整個步驟稍微有點概念。我則事先找了一個不會太難、成功率感覺較高流程,作為主要參考的食譜。在此感謝我們的好鄰居,梅子的故鄉——信義鄉農會分享的脆梅製作方法,清晰又不會太複雜,讓我們輕鬆好上手。
謝謝大地之母賜予飽滿梅子。圖片提供:洪子涵
殺菁完的梅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是最美麗的綠色寶石。圖片提供:洪子涵
鹽漬中的脆梅。學生說他好奇試了鹹度。圖片提供:洪子涵
學醃漬,也學團隊合作
用鹽搓揉殺菁去苦水、請家政老師教我們用拍肉錘敲裂脆梅、計算比例驚人的鹽糖量、在洗手台用活水滴流去澀味、最後調配出喝了可能會得糖尿病的超濃糖水醃漬。
漂水中……滴滴答答。圖片提供:洪子涵
經歷過一次糖漬的脆梅。圖片提供:洪子涵
二次糖漬中。圖片提供:洪子涵
脆梅製作過程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下來,每個步驟都要一直接續下去。那段時間我剛好忙著處理其他事,就借了台平板開啟製作步驟,便安心的交給孩子們自己來,只有偶爾確認一下比例計算是否正確。整個過程由全班輪流接力,有空有興趣的人就多做一點,全班彼此合作,讓忙碌的我看了覺得非常感動。
最初懷著忐忑的心帶孩子們做脆梅,很擔心因為自己忙碌,沒空看顧而場面失控。沒想到大家彼此討論、分工合作,一切順利流暢的進行,一點都不需要我擔心。讓我在忙碌之餘,還可以分享到製作脆梅的歡樂情緒。
脆梅特攻隊。圖片提供:洪子涵
脆梅的網美照。圖片提供:洪子涵
等待與收穫:品味「脆梅的滋味」
最後經過了糖漬 10 天的等待,我們在午餐時間開封,一起品嚐了大家付出的心血,吃起來覺得特別美味呢!順便可以再出成札記主題「脆梅的滋味」,真是一個圓滿的結束!
生活總是忙碌且繁雜,常讓我們忽略了身旁的氣候和植物變化。但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百科全書,當人們慢下腳步去細細觀察與品味時,將會發現其中所蘊藏的珍貴禮物。
如果想看更多有趣的校園日常,也歡迎追蹤我的臉書。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