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注視的角落,還有誰願意好好掃地?

有些孩子字字句句認真揣摩、段段落落用心琢磨;而有些人則坐在課桌前,將課本當成道具,演繹一齣又一齣虛假的「專心劇」,只希望被老師「看見」,而非真正理解。國中教師晶瑩老師為文紀錄在孩子與成人世界都存在的「表演文化」,並不禁自問如何別把人生活成一場場為他人眼光而編排的戲碼。

努力給別人看叫表演。圖片來源: Canva@snoopytkd

努力給別人看叫表演。圖片來源: Canva@snoopytkd

本文重點摘要

面對打掃,學生們不同的態度

早晨的陽光斜斜灑落在操場上,空氣中混雜著露水與落葉的氣息。我走在跑道邊,原只是執行例行公事,巡視外掃區學生的打掃狀況——這是身為國中班導的日常。卻意外撞見一幕令人深思的場景:幾個孩子,一邊啃著早餐,一邊拿著掃具在地上緩慢移動。

那一刻,我的目光定格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上──一個孩子低頭專注,掃把與畚箕配合得天衣無縫,彷彿落葉是敵人,他則是守護清潔的勇士;另一個孩子動作緩慢,像極了演技浮誇的演員,掃把劃出的路線飄忽不定,只努力呈現出一種「我正在掃地」的假象。

人世間的努力,往往有兩種姿態:一種是汗水淋漓的認真踏實;另一種,是演技滿分的精緻表象。清晨看似微不足道的掃地工作,卻讓我想起無數堂早修課上自主學習的畫面。有些孩子字字句句認真揣摩、段段落落用心琢磨;而有些人則坐在課桌前,將課本當成道具,演繹一齣又一齣虛假的「專心劇」,只希望被老師「看見」,而非真正理解。

努力給別人看,那叫表演

曾聽過一句話:「你以為努力是給別人看的,那不叫努力,那叫表演。」真正值得喝采的,從來不是在聚光燈下擺出漂亮姿勢的人,而是那些願意蹲下來、默默把落葉掃乾淨的人。只是這世間真正推崇的卻是「會演是英雄」而非「慧眼識英雄」,常常把「會演」當成了「會做」,把表象錯認為本質,把假象誤當努力。

這一切,從來都不只是掃地或成績的問題,而是人生態度的縮影。

有一種努力,是安靜的──不需要掌聲,不渴望關注,只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而有一種敷衍,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演員與觀眾彼此默契,只為了維持那場心照不宣的假象。這種微妙的兩極,不只隱藏在學生之間,更深藏在成人世界的每一條縫隙裡。

國中教師的工具箱

國中班級經營X高效教學資源專區

專為國中老師打造,有效解決教學現場大小事。

#親師溝通 #SEL #SDGs #教學設計 #國中會考
立即前往

成人世界、教育界也有「表演文化」

更殘酷的是,這種「表演文化」不只存在於孩子身上,也深藏於成人世界的每一道裂縫裡。

身為第一線教師,我對這一切有太多體會。教育部倡導教學正常化、自主學習、美意政策接踵而來,但學生的壓力絲毫未減,老師的負擔卻愈來愈重。偏鄉資源有限,主科在「增 A 減 C」政策下,會考 C 人數仍佔高比例,接著就是教育局所屬輔導團輪番入班「觀課/關懷」,實則監督。所有的努力,都要經過數字的檢驗;所有的教學熱忱,都被績效條件打了折。

老師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得太多,反而容易出錯。因為每一個「做得好」的選擇,都可能成為被誤解、被檢舉、被放大的理由。當制度開始要求我們「完美,並保持沉默」,我們便逐漸學會壓抑真心,演出合格的版本。

我們長大後,不也在「表現」與「實踐」之間擺盪?有人在會議上、鎂光燈面前滔滔不絕,轉身卻事事推託;有人在履歷上包裝得閃閃發亮,卻無法承擔一份平凡的責任。這種反差久了,便形成一種無形的旋律,讓我們連自己都分不清,忘記了最初真誠的模樣。

班級,是社會的縮影。孩子模仿大人,大人困在角色裡。誰不想「看起來很好」?誰不害怕旁人目光裡的懷疑?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效度:乾淨的地板不代表真誠的付出,亮麗的成績不代表扎實的理解,整齊漂亮的報告不代表真正的投入。但這些外表背後,藏著多少表演的痕跡?而那份真正的用心與誠實,是否還有人願意相信與培養?

真正的努力,是無人喝采的堅持

清晨那位低頭掃地的孩子,讓我想起王陽明的一句話:「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掃地這件小事,其實映照著內心價值的選擇:真正的努力,是無人喝采的堅持。這句話,不只該貼在教室的牆上,更該深深寫進我們成年後還願意相信的信仰裡。

教育孩子不容易,教育自己更難。因為孩子的眼睛最誠實,他們總能察覺大人刻意掩飾的「假動作」。我們要教的,也許不只是成績與表現,而是一種「對自己誠實」的勇氣。

因為人生從來不是給別人看的舞台,而是一段靜靜修行的旅程。

我不禁自問: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也提醒自己,別把人生活成一場場為他人眼光而編排的戲碼?

踏實做事、誠懇做人,是否還值得教?
還值得堅持?

答案或許永遠模糊。但我願意相信,有些落葉,會因為一個孩子認真彎腰的瞬間,而成為他生命厚度的一部分;有些看不見的努力,終將在未來的某個夜裡,成為他走路時不會迷失的光。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將人生這條跑道掃得乾淨明亮,不是為了他人的目光,而是為了能坦然地,面對那面屬於自己的鏡子。生命最大的掌聲,從來不是來自他人,而是來自內心那份——無需演出,卻無比篤定的,踏實寧靜。

在校園操場旁外掃區掃地

圖片提供:晶瑩

延伸閱讀

晶瑩 晶瑩

晶瑩

國中教師

23年中學班導,語文領域教師、綜合活動專長,深信孩子成長是獨一無二的奇蹟,守望教室裡的光影與彩虹,如水手般陪伴青春航船,穿越迷霧與風浪。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