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投稿 專欄文章 所有年段 學齡前 國小低年級 國小中年級 國小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大學 訂戶專屬 想錄取就幫助你的對手!我在英國國家電影學院學到的事 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的電影攝影研究所,每年會從來自世界各地數百位攝影師中,挑選出8位學生培養成專業的電影攝影師。蔡淇華老師的學生林殊宇,分享作為該屆唯一的亞洲面孔,如何運用台灣經驗脫穎而出! 2022-01-19 林殊宇 訂戶專屬 蔡淇華:學生失敗了,當老師的還算成功嗎? 蔡淇華老師因為熱愛寫作及編輯而成立了校刊社,多年來也拿到不少的獎項。漸漸老師愈來愈有自信,指導時不假辭色,一次意外的暴怒,傷了孩子們的心,沒想到事後竟然也是孩子主動跨出了「和解」的第一步⋯⋯ 2022-01-18 蔡淇華 羅怡君:聯絡簿變成親師吵架簿?換個「顏色」試試看 【羅怡君專欄】忙了一天上司的指責、同事的不友善,回到家中孩子又吵又鬧,這時候再打開聯絡簿,幾段紅字寫著孩子的不是,是否已經聽到「啪一聲」理智線斷掉的聲音?有時候良善的親師溝通關鍵可能就藏在細節裡…… 2022-01-18 羅怡君 新年3個新觀念:不求「完美」,勇敢「玩」出學習力 「回顧去年,你有比過去更進步嗎?」這樣的一年之初,是否覺得逼人?但新年面對學習總希望有好的開始,怎麼做才不會陷入「維持不了一個月就變得跟過去一樣懶得學習」的輪迴呢?曾荃鈺老師提供3個學習觀念…… 2022-01-17 曾荃鈺 足球國手從閱讀比賽,看見布局力3大關鍵 你應該也有疑問過:同樣是努力投入工作或訓練,為什麼有些人的效率就是比自己高許多?曾荃鈺老師以運動員的核心競爭力「理解比賽」為例,說明可以運用在生命中大小事上的「布局力」該如何養成? 2022-01-17 曾荃鈺 講很多次對方都不懂?你該了解的「3大星球溝通術」 【彭川耘專欄】在生活周遭總有些人頻率相通,溝通起來毫無阻礙,但是有些人卻宛如兩個星球隔著浩瀚太陽系的距離般,在芝麻蒜皮的小事上也能溝通不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快來學一堂溝通課吧! 2022-01-12 彭川耘 訂戶專屬 蔡淇華:別讓「不好意思」成為學習的阻力 【蔡淇華專欄】BBC旅遊版說台灣是「永不停止道歉的島嶼」,因為老把「不好意思」掛嘴邊。這樣到底是缺乏自信?還是華人「最精緻的、無與倫比的禮貌」?對孩子的學習表現和發展又有什麼影響? 2022-01-05 蔡淇華 訂戶專屬 曾經,新手老師的我竟成為「二次霸凌」的兇手 【許雅寧專欄】老師在處理霸凌事件時,是否能避免造成被霸凌者的二次傷害相當重要。因為當事件過後,孩子在校內的學習並沒有停止,唯有妥善處理,才能助他們順利重新面對班級上的人際關係。 2022-01-05 許雅寧 訂戶專屬 校外教學的遊覽車比屍速列車還可怕!老師OS:想跳車 【蔡詩芸專欄】歷經疫情警戒,學校取消校外教學以及畢業旅行已有好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疫情舒緩後重新開放,老師們又要開始做好心理準備,迎戰遊覽車上的大小事情。來看看搭上遊覽車後的小孩有多失控吧! 2021-12-28 蔡詩芸 訂戶專屬 國中情感教育:芬蘭「約會與性」課教孩子談戀愛 【芬紛聊天專欄】情感教育雖然重要,在台灣卻常常被排在學科之後或甚至被忽視。在芬蘭八年級時,就有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主題是「約會與性」,教導青春期的孩子們如何開始和結束關係。 2021-12-23 芬紛聊天 分組不公平?8個思考讓孩子不再抱怨分組 【羅怡君專欄】在校園中舉凡報告討論、運動和音樂競賽都要分組,只是怎麼分恐怕都很難盡如人意,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就提出8個方向的思考,希望能打破分組被貼標籤的慣性角度! 2021-12-20 羅怡君 訂戶專屬 一天一個聖誕任務,班級的聖誕降臨曆讓佳節更有溫度 【芬紛聊天專欄】聖誕節即將到來,教室裡瀰漫著濃濃的聖誕味。曾在芬蘭生活的台灣小學老師,看見芬蘭學校將聖誕節慶融入課程,藉此學會愛與分享。她把芬蘭的聖誕降臨曆應用在台灣的班級裡,營造出更有溫度的聖誕節。 2021-12-20 芬紛聊天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美校園再傳槍擊案,我們如何跟孩子談創傷與恢復 【曾多聞專欄】美國再度傳出校園槍擊事件,旅美專欄作家曾多聞有一位8歲與一位4歲的孩子,她發現孩子們已接受「每天在學校,都可能有壞人衝進來掃射」的事實,於是決定採取行動…… 2021-12-07 曾多聞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沒有被留級羞辱打倒的我,知道從困頓中學習的可貴 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的童年在困苦中度過,因為成績差而被羞辱、因為缺乏鬥志而留級,他在困頓與孤獨中學習,看見真正的自己。他鼓勵師長適時地讓孩子面對生活的困境,培養獨立面對未來的重要能力。 2021-12-07 劉桂光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如何找海外姐妹校?辦理國際教育的10項建議(上) 【蔡淇華專欄】國際教育近年成為顯學,然而國際教育議題眾多,所涉資源龐雜。蔡淇華老師接觸該業務逾20年,常接到新承辦人員的諮詢,因此依10大面向,梳理常見的問題,提供解方如下文。 2021-12-02 蔡淇華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媽媽你走!留我在家被打就好,你就不用再被爸爸打了 【王寶莉專欄】王寶莉老師與一位畢業多年的學生重聚,聽她聊起被母親拋棄、被父親施暴又被老師背叛的成長故事,不禁反問自己:當老師的都想保護好學生,但有沒有可能我們自以為是的保護,其實會造成孩子的二次傷害? 2021-11-30 王寶莉 訂戶專屬 我願意等待孩子相信:「原來關燈後大人不會不見」 【文國士專欄】陳綢兒少家園照顧被社會局或少年法院安置的孩子,「等待」往往是這裡兒少們最需要的理解,他們多半是來到家園後,才第一次過上安穩的生活,他們得需花更多時間適應,確定這不是稍縱即逝的泡沫。 2021-11-29 文國士 訂戶專屬 補救教學還能投稿上報?你眼中的「朽木」其實是美玉! 【林怡辰專欄】班上總有午休時不愛睡覺的孩子,林怡辰老師將他們變成小小「打字公差」,巧妙的利用補救教學的機會,無形中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更進一步提升寫作力。 2021-11-22 林怡辰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溫美玉:寫作「小白」怎麼教、怎麼學? 【溫美玉專欄】學寫作,應該何時開始?錯過了「黃金時機」後,該怎麼勤加練習?溫美玉老師在翻轉教育專欄中以自己成長的學習故事為例,並分享寫作成功的教與學6要素。 2021-11-22 溫美玉 訂戶專屬 從疫苗謠言看網路假消息成功的5個原因 【曾多聞專欄】新聞常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致死」的消息,但這些訊息究竟可信度高不高呢?旅美專欄作家曾多聞從疫苗謠言為例,分析了網路假消息容易成功的5個原因! 2021-11-16 曾多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