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不公平?8個思考讓孩子不再抱怨分組

【羅怡君專欄】在校園中舉凡報告討論、運動和音樂競賽都要分組,只是怎麼分恐怕都很難盡如人意,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就提出8個方向的思考,希望能打破分組被貼標籤的慣性角度!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我在中華電信「i 聽聽」平台上有個節目「青春期很有事」,訪問十來位國中男女生,邀請他們分享心中最困擾或者最常想的一個問題。錄音前與孩子們聊天暖身,有時要從好幾個選擇中挑出一個,或者去掉重複談過的問題,因此累積不少「題庫」,猜猜哪個題目被提出的頻率最高?

沒錯,就是「分組」這件每天都會發生的事;而孩子們最常抱怨這件事的形容詞是「不公平」。

在學校日常生活中有兩類「組別」:一種就是學生自己形成的「人際小圈圈」,另一種則是因應作報告、團體活動需要進行的「活動分組」。不同任課老師的分組方式不太一樣,有些兩眼一閉放牛吃草,最後再把邊緣人分派入人數不足的組;有些老師想避開衝突糾紛,乾脆抽籤以平悠悠之口。

原本兩種組別是兩碼子事,不過在他們心裡卻有微妙的關係:若沒有依附於某個小圈圈裡,就不會有人主動想起你,那就會擔心課堂分組時落單,突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老師就會指派組別收納,或把其他沒分到組的「送作堆」,不僅自我意願無法被尊重(可能也不想跟某人一組),也等於公告自己人際關係上的挫敗。

抽籤或能力分組都難完全公平

因此除非抽籤,否則大風吹再怎麼吹,分組名單仍舊是換湯不換藥,若是碰上班際比賽特殊情況,就會有「主流意見」主導如何分組。舉例來說,籃球比賽、大隊接力、躲避球比賽,這類組隊名單就會有意見領袖積極進行「戰力分析」:誰是肉腳誰是強者、誰應該和誰搭在一組……雖然老師最後未必按照他的結論分組,但「被分析」的人難免覺得不是滋味。這樣子把每個人分門別類,憑什麼標準,「公平」嗎?

只可惜抽籤也非完美解方。孩子們表示當自己抽到跟「籤王」或黑名單同一組,那學期的那門課很可能就「毀」了,不僅平時分數被拖累、報告作業沒人做,更慘的還有可能被連坐,一起承擔各種責難或懲罰。拜託!這樣「公平」嗎?

進入青春期,對於公平、權力、責任這些感受將更加敏感,在課堂上這些民主詞彙並沒有充分被討論,別說小孩、連許多大人也常濫用掛在嘴邊。我問了孩子們一個問題:

「若今天被分到的是你喜歡的組,或者被歸到強組,還會覺得這樣的行為不妥當嗎?或者有可能跟著一起熱烈討論下去?」

多數同學保持沉默,尷尬地笑了笑。

「那些嘴裡喊的不應該、不公平,有可能來自想替自己抱不平喊委屈,未必那麼想追求公平正義,對吧?」

想要弄懂這些詞彙,必須一次又一次不斷思考、不斷發現更多角度,而不是事情到了自己就轉個彎,賣弄詞彙指控他人,若不能用一樣的原則對待自己跟對待別人,那換我要問問:「這樣公平嗎?」

分組公不公平的8個思考

那麼接下來,我們應該思考討論的是:

  • 如果分組不可避免,那麼理想中的分組又該如何進行?
  • 不同科目會有不同分法嗎?
  • 分組有哪些不同的目的?
  • 分組要追求的「公平」是什麼呢?

我們也可以往另外一個方向討論:

  • 別人眼中的我是豬隊友嗎?豬隊友有哪些條件呢?
  • 我對隊友的期待跟對自己能做的事情相符合嗎?
  • 我在哪些科目可能是豬隊友、哪些科目可能是神隊友呢?
  • 能力比較弱就一定是豬隊友嗎?

說到「能力分組」,我們家孩子手腳協調較差,再怎麼努力體育各項都是「肉腳組」,身為萬年肉腳組的她,也有不一樣的心得:以球類來說,弱的跟弱的一組也很好,至少「還能碰到球」,比賽變成一種練習,要是全部強弱混雜,那她在場上才真的會變成「邊緣人」了,不是嗎?

打破分組被貼標籤的慣性角度,我們還能不能創造更多新的想法呢?

延伸閱讀

羅怡君 羅怡君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對世界感到好奇的過動大人,致力於與孩子溝通與共事,著有《愛的生存遊戲》、《愛,我的內向小孩》及《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等書。粉絲專頁:【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