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知識中徜徉,課程活動簡單也能豐富視界

在「快樂學習」的今天,教育不該只追求「有趣」,而是要在樂趣與專注之間找到平衡。當活動與課程排滿校園,教師如何兼顧知識深度與學生學習動機?本文探討多元學習下的現實挑戰,從課堂共識、基礎練習到延遲快樂,引導孩子在就算不那麼有趣的過程裡,培養長遠的學習力與自信。

教育不該只追求「有趣」,而是要在樂趣與專注之間找到平衡。圖片來源:Canva Pro

教育不該只追求「有趣」,而是要在樂趣與專注之間找到平衡。圖片來源:Canva Pro

本文重點摘要

當「有趣」成為唯一標準

教育的樣貌正在不斷轉變,從「知識傳授」走向「多元學習」與「快樂學習」,這樣的趨勢讓課堂不再只是枯燥的板書與練習,跳脫講述式教學的是更多元、更活潑的體驗。學生能在實作、討論、跨領域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多樣性,這確實是教育的進步與驕傲。

然而,隨著「多元」與「快樂」成為亮點,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教師不可能在每一堂課都營造出學生認為「有趣」的氛圍。

教育不應被誤解為單純的娛樂,而是要在樂趣、收穫和專注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取得這份平衡,正是當代教育現場的重要課題。

在學校的日常裡,時間永遠是有限的。

課程排得滿滿,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比賽、慶典、校外教學、表演,這些活動確實為孩子的生活增添了豐富的體驗,讓學校生活不至於單調。

但同時,壓縮了學習上時段的壓力,讓教師必須在更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傳授知識,學生如何在琳瑯滿目的活動中學會收心專注,取捨與規劃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如何與學生建立共識

1.說明時間有限的現實

讓孩子理解課程時間無法無止境,活動與學習需要並存,因此每一分學習時間都很珍貴。若忽略一小段練習,將可能影響未來的進步,幫助孩子看到「取捨」的必然性,並理解專注的價值,每一個學習的片段都是重要的。

當然也要讓孩子們知道,如果進度與成效達標,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讓我們做更多學習上有趣的活動規劃,其實反而是更值得的。

2.強調基礎練習的重要性

就像運動員需要反覆訓練基本動作,學科知識也需要持續練習,這正是我們所說的透過累積達到精熟學習。語文的默寫、數學的計算、音樂的音階,這些看似單調的反覆,其實正是能力建構的基石。

雖然過程不一定有趣,但我們同在一起努力,沒有誰被個別針對,這是為了往後通往自由運用的必經之路。


3.設定明確的短期目標

將「枯燥的反覆」轉換成一個個小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過程中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進而獲得成就感。教師若能設計分階段的挑戰甚至搭配任務卡,學生能像是破關解任務那樣更積極累計貼紙或印章,進而一步步累積信心,感受努力所帶來的改變。


4.引導學生體會遲來的快樂

幫助孩子理解,現在的努力雖然辛苦,但將來能帶來更大的自由與成就。例如能快速解題、自在表達,甚至在比賽或表演中獲得掌聲,這些都是「延遲快樂」的具體展現。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孩子若體會過甜美的果實,往後再遇到類似的付出累積時,便更能忍受當下的辛勞。

5.共同塑造正向學習氛圍

透過老師的鼓勵、同儕的互助,讓孩子明白學習不僅是個人的責任,也是團體中互相支持的一部分。當班級形成積極的氛圍時,孩子會更願意在困難中努力堅持,每個人攜手往前克服難題,這份群體的力量能持續推動他們向前,也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共好。

亮點是加分,不能取代基礎分

近年來,「多元學習」與「快樂學習」逐漸成為教育的主流與亮點,許多人期待課程要「有趣」,家長們紛紛重視起學校的特色,希望孩子能笑著學、玩著學。

這樣的方向值得肯定,因為它能提高動機讓學生主動參與,也增廣學生的閱歷。然而教師們必須面對現實:不可能每一節課都包裝成遊戲或娛樂。真正的知識掌握,本質上仍需要反覆、耐心與持續的練習。這不僅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孩子能否具備長遠學習力的關鍵。

數學公式的運算、語文詞句的朗誦、樂器的基本指法,沒有一樣能僅靠興趣就自然熟練。正如運動員每日的基礎訓練、體能訓練,不是因為它好玩,而是因為它不可或缺。若忽略這些練習,孩子將難以建立穩固的能力基礎。

對孩子而言,這些過程或許單調、乏味,甚至會引起抵觸,但唯有在這些「無趣的堅持」中,他們才能逐漸獲得更扎實的能力,進而自由揮灑。

想像一個孩子,因為持續練習而能在數學考試中快速答題,或是在朗讀比賽中流暢發音,或是在樂器表演時能無懼舞台、自信演奏。這些看似輕鬆的表現,其背後都是無數次枯燥的練習所堆疊出來的。

當孩子親身體會「努力的累積」轉化為「成就的喜悅」時,他們才會真正明白學習的價值,也會更願意迎接下一個挑戰。

 

就算不是最有趣,也能攜手學習

「根固任從枝葉動」孩子的基本累積至穩固是相當重要,課程不可能處處都是驚喜與遊戲,但老師與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有些辛苦的練習,是為了將來能更深刻地享受知識。

學校不只是娛樂的場域,更是培養專注、毅力與責任感的地方。當孩子逐漸學會在枯燥中找到意義,他們便能在知識的世界裡沈浸徜徉,不僅收穫持久的學習力,更能在未來的挑戰中展現自信與韌性。

教育不是短跑,而是長跑。多元學習與快樂學習確實能讓孩子的過程更豐富多彩,同時基礎的堅持更是持久的力量來源!

當我們幫助孩子理解我們不只一起玩樂,也一起學習,讓他們接受這樣的現實,會讓他們把短暫的枯燥化為長遠的收穫,克服情緒的枷鎖也能將這份力量帶入未來的人生,持續面對更廣闊的挑戰。

翻轉教育 Logo

加入翻轉教育
持續獲得教學點子、好文通知

追蹤作者、收藏好文,更多靈感資源不錯過

立即訂閱

延伸閱讀

詹皓鈞/毛毛雨的晴天 詹皓鈞/毛毛雨的晴天

國小教師

首重情緒教育,帶孩子嘗試不同媒介認識自己,是一位希望能精實與時俱進能力的老師,望眼界越廣,不侷限孩子可能性的更多元。關注孩子的表情同時,希望我們都能更關心他們背後的難為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