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所有年段 學齡前 國小低年級 國小中年級 國小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大學 被排擠霸凌還能好起來嗎?大坦誠:別讓他們規定你是誰 經歷過排擠、霸凌,能「好起來」嗎?「也許這本書裡面沒有任何解藥或是良方,卻有我拚命捕捉的那些被公幹的人的身影。」大坦誠老師書寫「被公幹者」故事,在故事之外也想傳達隱微但重要的祝福:「我也被公幹了,雖然見不到你,但是我懂你,我希望有一天我們都能從坑裡面爬出來。」 2023-09-06 大坦誠 AI來了,AI創業家:這是文科生的黃金時代 大家知道新北市三百多位中小學校長,最想知道關於 AI 的什麼問題嗎?近年讓教育圈擔憂的「文科無用論」是否因 AI 的興盛加劇?面對「文科生還有未來嗎?」這個問題一起看看 AI 新創公司 iKala 執行長程世嘉怎麼回答。 2023-08-31 賓靜蓀 從設計師到美術老師楊鵲彬讓美學教育生活化 讓美感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放棄在西部都市任教的機會,到偏遠的臺東投入教職,楊鵲彬是臺東縣立新生國民中學的視覺藝術教師兼總務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將創意融入美術課程,讓孩子們認識生活中的美。 2023-08-30 教育家 原民保障名額不見得好,他為何不鼓勵孩子去明星高中? 「現在升學制度對部落的孩子非常不公平,都會區有家長助攻,我們的卻是放生狀態⋯⋯」南投縣信義鄉人和國小老師呂家賢,投身「特偏學校」近20年,一屆屆學生畢業,卻發現原住民保障名額不一定帶來好運,開始遊說「別再鼓勵部落孩子去念台中一中」。 2023-08-29 王韻齡 不會一句中文就嫁到台灣!當女兒初學越語才懂媽媽的難 這是個平凡家庭的故事,台籍爸爸平常送外送,越南籍太太經營一家美甲店,小六的女兒在學校母語課學習媽媽的語言,她說以自己的越南語程度丟在越南無法生存,但是當年媽媽可是一句中文都不會就來台灣嫁人了啊! 2023-08-29 楊煥世 成大電機教授李文熙 推動臺灣成為被動元件全球領導者 成大電機系教授李文熙利用鋁材料打造被動元件創新技術,。他致力於透過材料創新進行產業升級,使臺灣能夠自主供應先進材料;並與電子元件公司國巨合作,成立產學共研中心,推動臺灣成為被動元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也因此獲得「國家產業創新獎」殊榮。 2023-08-28 教育家 苗博雅:面對霸凌事件,最重要是支持和輔導孩子的心理 處理霸凌事件,大人可能爭的是程序正義、誰對誰錯,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支持和輔導牽涉其中孩子的心理需要,不論是霸凌或被霸凌的孩子,都值得更多資源、專業人力的投入,台大法律系畢業的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這樣說⋯⋯ 2023-08-28 賓靜蓀 哪句話打動當老師的你?「我想當像呂家賢一樣的老師」 在偏鄉原民部落擔任老師,呂家賢從學生小學畢業後仍一路扶持。他說:「有時候扶一把就過了,人生已經夠慘的小孩什麼都缺,就不缺人再踹他一腳」。呂家賢常在想,「如果沒能在懸崖處拉孩子一把,將來肯定會後悔⋯⋯」 2023-08-25 王韻齡 科技新創CEO程世嘉:AI時代會「非常非常缺老師」 iKala 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是台灣科技新創的代表,集學霸、AI 專家、文青於一身,他熱愛閱讀、寫作,把辦公室布置成「漫畫出租店」,他如何看待 AI 時代老師的角色? 2023-07-26 賓靜蓀 蘇宥誠上課做冰淇淋,學生從此愛上科學 蘇宥誠懷抱使命感,以無比的愛心及耐心,繼續他的創意教學之路。「我本想換個大房子,但這樣不行,恐怕會堆滿更多的教具。」以責任扛起教育,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蘇宥誠讓孩子透過趣味實驗喜歡上科學,教育這條路上,相信會越走越開心。 2023-07-26 教育家 黃馨儀的歷史課,單車走讀抗日古戰場遺跡 枯燥乏味的歷史課,過去經常是許多學生的夢魘。嘉義縣立溪口國中資訊組長黃馨儀將歷史課結合單車走讀,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親眼尋覓早年抗日古戰場與林爽文事變的遺跡。黃馨儀也欣喜發現,當歷史課不再只有坐在黑板前聽著老師跟著課綱教學,學生們的專注力提升,會考成績也跟著亮眼。 2023-07-24 教育家 貓頭鷹校長胡金枝教育女博士堅守教育最前線 服務教育界已39年的光明國中校長胡金枝,被學生和家長暱稱為「貓頭鷹校長」,她就像卡通裡博學多聞、總是能解決疑難雜症的貓頭鷹,擁有博士學位的她,堅守第一線教育現場,以校為家,用智慧帶領學生,希望以眼神和微笑扶持每一個孩子,成為學子們一生中的重要貴人,因而獲得教育部「師鐸獎」的肯定。 2023-06-21 教育家 不斷享受好奇與探究,是一種幸福 「一本書為什麼需要作者自序?自序又該放入什麼內容呢?你看書時喜歡看自序嗎?」自序是作者撰寫一本書的心路歷程,當你細細品嚐,必會發現其中的意義。藍偉瑩老師分享撰寫《提問力實踐指南:掌握學習設計新思維》的緣由⋯⋯ 2023-06-05 藍偉瑩 營養午餐不會好吃?熱血營養師用主題菜單擄獲學生的胃 在雲林縣建國國中的中央廚房,由熱血營養師楊琇棻和一群廚工媽媽致力於扭轉外界「營養午餐就是難吃的代名詞」,搭配學生的喜好,還貼心搭配考試健腦需求,週週變換菜單,讓營養午餐從夜市風、電影風、希臘風到學生的許願菜單,成功征服孩子的心還有胃。 2023-05-30 楊念珍 峰迴路轉的教育路 穿著軍服獲師鐸獎肯定的教官陳瑛怡 陳瑛怡成功地讓國防課程不再是營養學分,而是學生們開心且能學習的課程,甚至在現今女性想要從軍的人數越來越多的時代,鼓勵了不少有志女青年報考軍官與士官學校,她也以自身的經驗和學生與家長分享從軍的經歷,讓大家對女性投入軍旅改觀,並提醒需事先做好的職場準備與培養足夠的心理素質。 2023-05-30 教育家 離島偏鄉大家長黃銘廣爭取資源 用教育改變孩子命運 黃銘廣利用校長的身分,為離島偏鄉小校爭取資源,引入AR、VR等智慧科技教育,協助孩子進行國際交流,拓展孩子的視野。用教育改變孩子的命運,鼓勵孩子追夢,讓孩子跨出的每個步伐都充滿自信、築夢踏實。 2023-05-29 教育家 他4年狂修265學分,擁18張教師證成教甄加分利器 曾任教台南高工的賴嘉宏擁18張教師證,能教18個中等教育科別,數量是全國第五多。對他來說,比那一疊證書更重要的是,藉由每段期程明確、有終點的考照旅程,開啟學習一項又一項新事物的起點。 2023-05-17 潘乃欣 從助產士到護士,阿里山40年的守護神 【王寶莉專欄】在阿里山國中小,有一位被學生暱稱「護士 ba'i(鄒語,祖母、外婆之意)」的校護方姐,在阿里山鄉服務橫跨40年人生歲月,從助產士到學校護理人員,從接生、擦藥到抓頭蝨等,樣樣都難不倒她,多年來她總是默默為孩子付出,是大家最信任的守護神。 2023-05-09 王寶莉 沒學分也要監督課綱!這群學生熬夜寫報告、到教部開會 「108課綱觀察報告」不算分也要做!學生團體自主發起調查逾800名108課綱學生心聲,獲外界關注、主事者虛心接受指教。但其實團隊成員正面臨大學被當的危機,令人不禁好奇,無給職、無學分,為什麼還要做下去? 2023-05-02 陳盈螢 老師影響我一輩子,我也要做個影響別人一生的老師 「老師是影響人的工作、對社會影響也非常深遠,而教育改變了我的一生,我也立志要做影響別人終身的老師」在教育界服務31年的嘉義縣和睦國小校長陳振興深深認為,老師的用心教導可影響許多孩子,更能翻轉偏鄉孩子的宿命。 2023-04-28 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