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題 所有年段 學齡前 國小低年級 國小中年級 國小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大學 劉文育玩平板出神入化,化解學生學習焦慮 新竹縣博愛國中教務主任劉文育的一個小小舉動,徹底改變了學校的教室風景。她檢視數學教材,找出每一個單元的核心概念,再結合平板電腦來設計課程,透過平板電腦的方便攜帶、使用靈活與高度互動等優異特性,成功讓學生重新愛上數學。 2025-03-31 教育家 菊島教師顏一誠 守護迷途孩子 用愛改變人生 顏一誠投入教育輔導工作,坦言越做越開心。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是站在對的位置,把孩子帶出來。說教、責罵是沒有用的,而是用正向、良善的方式,與孩子分享經驗。「你必須讓他知道,原來在這樣的情境,或者這樣的狀態下,去做什麼樣選擇,會比原來的自己更好。要這樣一次、兩次、三次地去勸導,孩子才會改變。」 2025-03-28 教育家 114申請一階放榜!通過率歷年次高、熱門系超篩破百 114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出爐,少子化但重考生「回流」下,今年報名人數不減反增,報名者的通過率也是歷年次高。AI發展左右考生志願序,公、私立大學電資相關科系超篩人數破百;台大牙醫系門檻與醫學系相當。 2025-03-27 趙宥寧 2024圖書館借閱榜出爐!電子書增、台日繪本受歡迎 2024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統計報告出爐,0到5歲最愛台灣、日本繪本創作,6到11歲喜歡以圖像學習展開知識探索,《神奇柑仔店》、《怪傑佐羅力》等長銷系列書籍佔主導地位。哪幾本書最受學生喜愛? 2025-03-27 趙宥寧 AI時代培養「為自己而學」的能力 開創教與學新篇章 AI人工智慧快速發展,許多人從一開始的焦慮,到現在逐漸思考該如何善用AI成為工作上的助力時,同時也擔憂要怎麼教育孩子,引領他們面對AI時代所帶來的改變? 2025-03-27 整合傳播部 彰化縣公告國中小教師甄試缺額 一口氣招考236人 彰化縣公告招考國中、小學正式教師,有意成為國民教育教師的準教師要注意報名和甄試日期。 2025-03-27 簡慧珍 鄭英耀:將推動廢私中考、教SEL,打造新世代合作力 最近老師、家長都關心 4 個國民教育議題:教育部是否真的不規劃118新課綱?SEL社會情緒教育如何落實在校園?私立國中考試如何遏止?校園手機管理辦法如何落實?教育部長鄭英耀接受親子天下專訪,一一直面回應。 2025-03-24 陳雅慧 、 潘乃欣 新北高中教甄開缺126名比去年多增代理教師加分制度 新北市教育局公告114學年度高中教師聯合甄選簡章,今年共計開缺35科、126名教師職缺,較去年增加10名。此次甄選持續採多元加分機制,包括本土語、雙語及體育類科認證,還有代理教師及備取考生的加分條件,希望鼓勵教師留任。 2025-03-14 劉懿萱 川普簽行政命令廢教育部!由上而下如何攪擾美國教育?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開出廢除教育部的第一槍。這一槍引發的亂流,影響的不僅企業政策,連動刪除大筆教育預算下,除了膚色、文化弱勢族群,特教需求也傷及根本…… 2025-03-07 程遠茜 旅行就「醬」吃!忠信國小從食物認識各國文化 在臺中市忠信國小,營養午餐不只吃飽吃好,更是校內推動食育的重要基地。每年聖誕節來臨時,忠信國小的學生就知道,他們即將品嘗來自各國的美味料理,今年更以「醬料」為主題,在為期一週的營養午餐中,從醬料認識各國飲食文化。 2025-02-27 教育家 師鐸獎首位跨性別界獲獎者:數學教師黃明真教育新篇章 嘉義縣協同高中任教近40年的數學老師黃明真,教學生涯遇過多次課綱更迭,但對她來說,即便課綱調整,數學的本質始終如一,只有表達方式需因時代調整。這樣的體悟也反映在教學理念上「要先把概念弄清楚」,解題只是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這份對本質的堅持,不只存在於教學生涯,還展現在她勇於面對真實自我的人生選擇中。 2025-02-26 教育家 114學測五標公布!數A滿分驟減,49級分有望頂大 114學測五標分數出爐!114學年大學學測成績開放查詢成績,今年學測各科頂標分別為國文13級分、英文13級分、數學A11級分、數學B12級分、社會13級分、自然13級分;今年數A非選擇題涉及跨單元內容,滿級分人數略減107人,五標除底標外皆略降1級分。專家預估,今年4科51級分有望攻進台灣大學。 2025-02-25 趙宥寧 斗六國中林平勺:用骨牌連結學習興趣,讓學生不想下課 生活科技教室因工具噪音多,常會被安排在校園的最邊陲角落。但在斗六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平勺的巧思設計下,這裡成了學生最期待的課堂。當一片片骨牌在教室裡排開,學生專注到捨不得下課,甚至主動反對其他科目來借課,讓這個位於地下室的教室搖身一變,成為點亮學習熱情的天地。 2025-02-25 教育家 訂戶專屬 比學測還難的挑戰!大學生存遊戲:九大關卡終極攻略 學測結束,許多高中生嚮往大學的自由,卻沒想到這其實是一場高難度的生存遊戲。沒有人規劃課表,沒有人提醒作業死線。學業、社交、經濟壓力全憑個人操作,最終結局如何,全看玩家選擇。這篇「大學生存攻略」彙整了前人血淚經驗,從課業挑戰到未來迷茫,層層拆解生存之道,提供準備踏入這個開放世界的學生們參考。 2025-02-24 厭世國文老師 訂戶專屬 40 年研究發現:非認知能力才是預測成功關鍵 大家都在問 AI 來了,我們還要學什麼?國際研究到意見領袖都關注的軟技能,非認知能力為什麼是 AI 時代更需要從小培養? 2025-02-20 吳和懋 《未來工作報告》2025:不改變、不學習是最大危機 世界經濟論壇調查:2025 全球一千家企業雇主最重視的前十大核心能力,其中八項能力都屬於非認知能力,是 AI 無法取代的關鍵。2025《未來工作報告》分析:未來五年,有四成的職場核心技能會改變。 2025-02-20 陳雅慧 你喜歡的Podcast類型像哪種小吃?看6種結果 慶祝翻轉教育Podcast開播至今,突破365集!為感謝聽眾支持與喜愛,翻轉教育推出不正經「收聽喜好心理測驗」活動,邀請大家在線上共襄盛舉、一起玩測驗。本文公布6種測驗結果,看看大家的收聽「口味」像什麼小吃? 2025-02-18 翻轉教育 學測作文A+關鍵!「關於52赫茲」談個人獨特經驗 大考中心今(11日)說明114學科能力測驗非選擇題評分標準。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說,「容易下筆」是今年國文、英文寫作共同特色。至於考生寫得好不好,國寫閱卷召集人說:「同學們比想像中都還會寫!」 2025-02-11 趙宥寧 家裡有多少書,竟會影響孩子的數學與IT技能 閱讀對孩子能力有正面影響不稀奇,但一項有趣的研究顯示,家中有多少藏書(孩子甚至不用閱讀)和孩子的數學基礎能力與IT技能成正比。重點在於,大人的學習方式與環境,是如何內化了孩子自我策勵的心。 2025-02-10 茂木健一郎 簡立峰:德智體群美教育,只有智育可以交給AI 我們是人類史上第一個AI世代,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創新經濟顧問簡立峰,提出AI人才的實踐心法,提醒當AI近乎萬能,教育要改變「解題」思維、紙筆評量,才能培養出善用AI當副駕、掌握方向盤的人才。 2025-02-06 賓靜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