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當AI遇上融合教育!讓特生也能自主學習、寫程式接案 AI 正在改變教室,也正在為融合教育注入新解方?專家指出,AI 讓個別化教學、協助自主學習成為可能,也為親師省下行政文書時間,讓融合教育更落地。 2025-11-14 陳奕安 文章/專題 產業動態 「創新成為教育必須」!2025教育創新100新動能 2025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於6/28舉行。評審團觀察,PBL、SEL等主題更深化、普及,創新已是教育現場的「必須」。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期許,教師缺工時代透過教育創新,讓更多人願意投入教職。 2025-06-28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42%教保員遭無理投訴,3大困境讓幼教人才萌生退意 面對薪資低、工時長、社會不信任等挑戰,不僅讓幼教科系畢業的新鮮人卻步,也讓資深老師萬念俱灰,甚至不到退休年齡就提早離退。近年來台灣幼教工作者的流動率節節攀升,幼兒園人力短缺,最終衝擊的是教學品質。 2025-05-26 趙宥寧 、 陳奕安 、 潘乃欣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中小學校園現場變化大,從老師到工友都在消失中 校園中除了老師,講台下還有許多職務,每天分工協力維持校園的運作與安全。隨著學習環境改變,近年有些校園職務消失中,有些則逆勢增加。一起看這些消長中的角色。 2025-04-30 潘乃欣 、 趙宥寧 、 陳奕安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全台唯一師鐸獎校護 張素連療學生身與心的傷 從台灣西部來到花蓮,校護張素連已經在西富國小服務逾 30 年。她推動環境教育、引入心理健康課程、帶學生做小論文,是全台唯一獲頒「師鐸獎」榮譽的校護。她跨足教育的契機,是在一次協同教學後,看見孩子的傷⋯⋯ 2025-01-16 陳奕安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陪拒學孩子回到學校,校犬「旺柴」成生命教育最佳助教 毛茸茸、眼睛黑溜溜的兩隻柴犬「旺柴」、「柴哥」是五股國小的校園犬。從黑暗的非法繁殖場救援出的兩隻狗狗,如今是小朋友的陪伴犬、校園的生命教育助教,還曾經陪伴長期拒學的孩子,勇敢踏出回學校的步伐。 2025-01-16 陳奕安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任特教助理員逾17年|吳素麗:他們的可愛讓我留下來 「特教助理員」一職低薪、費力、責任重,但吳素麗已擔任特教助理員將滿 18 年。家中的特殊兒,是她成為特教助理員的契機,在校曾被勒脖、每天流血回家,她也從沒想過離開;就在採訪前兩週,吳素麗的兒子因病過世⋯⋯ 2025-01-10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葉丙成:AI 只會解問題,只有人知道人需要什麼 今年是實驗教育三法通過滿十週年,《親子天下》今(25)日舉行的國際教育年會場次「實驗教育10年,What’s Next?」。「不管是 AI 還是實驗教育的發展,我發現最後都要回到根本,就是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面對失敗的勇氣,」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說。 2024-09-25 陳奕安 、 潘乃欣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龍昇國小:家一般的混齡教室,為小校找回學生 歐洲流傳百年的耶拿教育近年開始在台灣成型。龍昇國小採取耶拿教育方式做混齡教學,化解小校學生同儕刺激不足的問題,同時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024-09-03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待遇不如幼教師,逾千名教保員上街爭取12項工作權益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 3 日發起集會遊行,呼籲教育部提供幼教老師與教保員公平的職場環境。工會理事長許文菁指出,當教保人員遭受待遇不平等,除了導致優秀的教保員選擇離開,也會對在幼兒園的孩子與家長,產生負面影響。 2024-08-03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早自習、體適能變革上路!113學年4大新制一覽 今(2024)年8月起邁入113學年,身心調適假、早自習、體適能等多項變革上路,《翻轉教育》整理113學年新制,帶你一次看懂新學年新氣象。 2024-07-19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過曝世代調查:逾3成怕失敗不敢嘗試、手機離身就焦慮 《親子天下》發表過曝世代中小學生心理韌性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逾 3 成兒少手機一離身就焦慮、每 10 人有超過 3 人害怕失敗等兒少現況,顯示心理韌性是這群身處「過曝世代」孩子必備的軟實力。 2024-06-06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會考落幕!英文科讀懂反諷才能拿分,6月7日公布成績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今(19)日落幕,第二天考的自然、英文、英聽難易適中,和往年一樣結合生活情境,但也都出現創新題型,如自然科問考生對科學知識的看法,英語科要考生讀懂「反諷」。成績將於6月7日公布。 2024-05-19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小烏龜世代來了!疫後幼兒早療通報破3萬、聯評大塞車 疫情寶寶陸續上學,越來越多老師、醫師發現,在2020到2022年間三級警戒中長大的幼兒普遍在語言、認知、肢體、情緒等發展較慢,可說是新成形的「小烏龜世代」。原因有哪些?早療聯合評估為何大塞車?對發展遲緩的幼兒,又能提供哪些協助? 2024-04-03 王韻齡 、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消失的小校|少子化衝擊國民教育!多所國小走入歷史 《親子天下》獨家調查發現,113學年全國將有18所國小走入歷史,是近十年來最多,顯示少子化浪潮強勁,其中台南、南投、屏東、澎湖是少子化重災區,廢校將對社區、家長和被迫轉學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改變? 2024-03-24 王韻齡 、 陳奕安 、 趙宥寧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消失的小校|屏東四年裁併七校,一縣廢校兩樣情 《親子天下》統計 113 學年全台停招的國小數量,發現屏東今年預計停辦 3 所學校、是「裁併校重災區」之一。屏東過去 4 年內已停辦 7 所國小,有舊校舍成為空間轉型典範;也有國小校舍因接手單位經營不善而空轉,學生因各種因素另尋新學校。 2024-03-22 陳奕安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認識創客教育:怎麼結合課程?和STEAM有何不同? 創客教育(Maker Education)是強調「透過動手做學習並解決問題」的教育方式,如今台灣不少學校、老師都將創客教育融入課程。創客教育好處是什麼?創客教育課程案例有哪些?創客教育和 STEAM 有何不同?《翻轉教育》一次解答! 2024-03-05 陳奕安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公校雙語調查|萬丹國中:讓全校孩子都和世界交朋友 在多數家人以務農維生的地方,學生卻能透過國際交流,班班都有外國姊妹班,當世界走進教室,英語從此不只是考試科目。萬丹國中除了做雙語教學也推動國際教育,教務主任黃信興分享,國際交流在全校推行成功,主要有三大關鍵。 2024-03-01 陳奕安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科學園區的實驗學校興起!4題解密科園實中(含清單) 嘉義和屏東科學園區實中2024年開始招生,台灣吹起「科園實中熱」。擁有豐沛資源的科園實中,恐怕造成周遭學區的招生壓力,同時也是帶動教育資源、激起當地學校發展的契機。 2024-01-25 陳奕安 、 陳雅慧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融合教育全攻略:定義、理念與現場班級案例策略解析 「融合教育」是現今特殊教育的主流教育方式,台灣如今「班班有特殊生」,每位老師都曾經歷融合教育的經營與難題。融合教育的班級經營、課程可以怎麼做?融合教育有哪些優缺點?《翻轉教育》一次介紹。 2024-01-23 陳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