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用平板省思】政府數位內容投資三大迷思 LIS嚴天浩:看見一支教學影片35萬的價值

教育部四年編列56億元投入數位內容的開發與採購。什麼樣的教育數位內容才是未來「生生用平板」下,適合學生學習或老師教學的優質內容?有人覺得這筆預算少的可憐,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數位內容合理的投資?

LIS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嚴天浩。親子天下資料照

LIS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嚴天浩。親子天下資料照

本文重點摘要

現在的小孩在網路上看的影片動輒數十萬人次瀏覽,幾秒鐘就有一個笑點爆點和互動,一邊看一邊有留言和互動⋯⋯影片無法吸引人立刻被按XX,這樣成長的一代,要他們乖乖的在螢幕前看著老師站在黑板前解題,聲音空蕩有回應,老師教學嚴肅無趣⋯⋯怎麼能怪學生開多屏或是在聊天室鬧翻天?

「教學的數位內容是一種創作,而不只是老師上課的錄影,政府編列教學影片的預算一部3萬元,一年要做100部,但我們製作一部教學影片的成本就是35萬,公部門審預算的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好的內容要投入這麼多資源?」LIS教育平台創辦人嚴天浩從科學教學影片產製端的角色,反映公部門在編列數位內容預算上與民間新創團隊最大的觀念落差。

從2013年開始,LIS情境科學教材團隊投入開發國小三年級到國中的科學教材、影片與教案等,產出內容使用在全台7成以上的國中教育現場,影響超過20萬名中小學生。台灣不乏類似優質的知識影片創作團隊,但共同的困境都面臨高額的研發成本。

面對教育部投入4年200億元的「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當中除了平板載具的採購費用外,每年也編列14億元投入開發數位內容,及補助各縣市與學校採購數位內容與教學軟體,總經費56億元。嚴天浩在接受親子天下專訪時,點出公部門在投資數位內容上思維的三個迷思,以下為訪談摘要:

迷思一,數位教育內容不等於教學影片,好的內容就是應該昂貴

從數位內容的價值來看,本身就應該被視作一種文化產業來經營,而非侷限在傳統功能導向的「教學影片」。

以目前教育部或各縣市教育局編列教學影片上的費用,一部就是3萬元。但以我們自己LIS製作一部教學影片加上教案、學習單的成本其實是35萬。

為什麼這麼貴?內容是需要被設計的,從前期的研究,光是一個腳本出來,4、5個人一起讀劇本,覺得哪裡不好笑就改,然後再讀再改,甚至修改動畫風格,到學校找小朋友測試,問他們喜歡哪一個。這些研發成本都是無形的,但公部門審查預算的人無法理解,為何好的內容需要投入這麼多的資源。

當現在的孩子在網路上能夠接觸到的內容愈來愈多,剛開始有影片就好,到現在,你會去看影片的畫質、運鏡、節奏或剪輯。當這個時代的孩子被這些很好的 YouTube 內容養起來之後,在教學影片上,你要拿什麼內容去跟網路上其他的影片拚,一定要把預算拉上去,不然基本上很難去抓住孩子的眼球。

若從文化部投入的數位內容補助,或是科技部補助科普傳播的電視製作,一部動畫影片約100萬到200萬,那才算是基本的影片規格投資,我們這樣的預算其實到文化部,會被認為很便宜。

你說教育能不能算是一種文創內容?其實,好的原生內容可以衍伸出很多的 IP ,我們從影片開始,可以出書、製作成產品等,包括我們 YouTube 的影片約有1%到2%是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的觀眾,我們的產品也都有馬來西亞、加拿大華裔的人在購買,這代表好的教育內容是可以輸出的。

因此,我們在看待數位內容這件事情上面,不要只是當作教學影片,而把它當作一個教育的文化創意內容來看,把它拉長一點去看,其實後面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去延伸,就像是做出類似台灣版的 Discovery Education 好了,可以做出高品質,而且是真正幫助老師在教學上需要的內容。

迷思二,一部3萬、一年100多支的教學影片,標過一次,就不想再做了

另外一個必須重視的觀念是:教學影片內容的量不一定等於質。很久以前我們也曾參與過台北市酷課雲的標案投標,一部3萬元預算,一年要完成100多支的教學影片,寫完標案之後,認真地算過實際執行的內容跟成本,下次完全不想再投標了。

現在教學影片的思維仍是功能導向,意思就是說,50個單元,有60個知識點,那就製作60支影片。需要的量很大,主要也都是找學校老師兼職製作,有的則是老師負責寫稿,然後廠商負責把動畫做出來。

我不會說老師錄得不好,各有優缺點及功能。

但依現行的製作方式,通常都是以老師為核心在做,等於就是老師依照自己過去教學的經驗,把他所能想到的知識內容,盡可能放進在教學影片中,但這樣的方式很容易框限住很多的想像。

以 LIS 在做科學史,或有些實驗在台灣基本上過去沒有,課本也都刪掉了,例如要做牛頓好了,我們不是直接從課本去演繹出東西,而是真的去看牛頓的書,查國外文獻,查完之後回來整理成一個脈絡放到網路上面。這些內容都是教學現場沒有的,我們試著想要把這些東西弄回來,幫助老師教學。

現在不少民間單位也在投入教學影片製作,像數感實驗室也是用不同切入角度去做,如果在看待數位內容的時候,沒有把這些研發的成本,跟把做教學影片這件事情的專業試著放到民間來,很多的創新的可能會就不見了。

迷思三,要促進創新,政府要建構生態系而不是一次性採購

政府的角色最應該做的就是把那個生態系創造出來,而非一次性的撥款採購數位內容。

因為,就算今天一家廠商標案標到幾千萬的案子,要製作數位內容,找來了一大批人,一年100、200支影片湊齊,應付完這個產能之後,接下來這批人還可以做什麼?基本上不一定有下一個案子可以接,這群人也沒有辦法去競爭市場上其他高水準的動畫或影片,業者等於沒辦法繼續生存。

這個生態系要能活絡,除了硬體,有老師很喜歡的軟體內容,如果再把好用的平台加進來,自然就能再串起來。目前還有很多卡關的點,尤其如何能幫助老師在數位工具的使用上降低門檻尤其關鍵。

現在的學生也在改變中,愈來愈多老師會領悟到,真的用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再也沒有辦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了。

因此,如何讓老師和學生都願意使用數位工具教與學,不管投入多少的軟硬體經費,最終還是得回到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成效這兩件事情。

所以,我們在數位教材上的製作始終是以學生為核心,為學生而設計。而政府要促進真正從下而上的創新,是要降低老師使用創新工具的門檻,建立活絡的平台,並促進民間共創好的內容。

【生生用平板反思|最新系列報導】

延伸閱讀

邱紹雯 邱紹雯

邱紹雯

親子天下記者

媒體中心與翻轉教育網站主編,擁有一對可愛女兒,同時也是一個童心未泯、想陪孩子一起重新長大的大人。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