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活動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國際觀點 科技翻轉中國教育 「為什麼要去中國採訪教育議題?」這是《親子天下》採訪團隊最近半年,最常自問、也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因為科技,尤其是教育科技。 看數字。中國人深怕自己落後,從小孩到上班族,有一一%人口利用線上學習,其中一.二億是透過手機。「在線教育」成為一個「在風口上... 2018-05-01 賓靜蓀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導演蔡銀娟:我家三代同堂,沒有血緣,卻有滿滿的愛 領養孩子需要愛和勇氣,接受被領養的事實更需要愛和勇氣。身為領養父母最深處的擔憂:「你會愛我嗎?」《火神的眼淚》導演蔡銀娟,在沒有血緣的三代真實關係中,體會到親情和愛,沒有絕對的必然性,也對生命的意義有更多領悟。 2017-11-10 賓靜蓀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教孩子好好戀愛、好好分手 愛情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更何況對身體成長跑在心智成長前面的少男少女?孩子談戀愛了,家長該採取什麼態度?失戀了,如何陪他走過傷心日子?如何幫助孩子將青春愛戀,化成人生的養分? 2017-10-20 賓靜蓀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太陽能飛機探險家︰教育就是要點燃孩子的好奇心 當環保已成一種看似「無解」的口號,我們似乎需要更多打破常規又實際可行的事蹟。瑞士探險家皮卡德曾和夥伴駕駛太陽能飛機,完成環繞世界的創舉,他也分享多年來在空中飛行探險悟出的一套「熱氣球人生哲學」。 2017-09-28 賓靜蓀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APP時代,孩子最重要的學習:社交情緒力 不僅教育界看到社交情緒能力的重要,企業主也看到了。21世紀許多必備技能,員工需要能夠和團隊合作、有效溝通、協調,這也需要理解他人、跟人合作的能力。 2017-09-07 賓靜蓀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新北板橋高中自造實驗室,飛行船、雲霄飛車全都自己做 新北市板橋高中是全台第一所有自造實驗室(maker space)的公立學校。揭牌兩年半來,由美術、英文、家政、數學老師,和一位懂電機的教官組成的make for fun 團隊,和學生共學、共玩,完成許多跨領域的創新課程和大型作品。 2017-08-30 賓靜蓀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國際觀點 柏克女校×動手做專題:女孩也愛上科學實驗 笛莫兒的每堂課讓知識活起來,化學課也好有趣。無論用各種口訣都無法死背下來的化學元素,笛莫兒用服裝秀來解決。每個學生先花一整週透澈研究被指定的元素,並用線上簡報軟體展示、分享。最後她舉辦「元素日」,學生穿著含有自己研究元素特質的衣服,玩配對遊戲。她們得... 2017-08-15 賓靜蓀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100支污水冰棒,挑戰你的環保意識 三位台灣藝術大學的畢業作品──「100%純污水製冰所」出品的100支包裝精美的污水冰棒,獲得全球華人設計最高榮譽──金點設計新秀獎,帶動台灣年輕一代珍視周遭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行動。 2017-06-22 賓靜蓀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要學生聽話,只是在扼殺孩子10、20年後的價值 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助理教授葛如鈞,是第一位被「奇點大學」錄取的台灣人,面對未來,他認為大學教育改兩年就好,學費變兩倍,學生不會浪費時間,學校也不需要排課塞時間。 2017-06-20 賓靜蓀 文章/專題 國際觀點 法國總統馬克宏和他的非典型家庭 法國誕生了一位最年輕的總統,39歲的馬克宏,這位新總統不僅年輕得讓人印象深刻,他還娶了比自己大20多歲的老師為妻,組成了非典型家庭...... 2017-05-08 賓靜蓀 文章/專題 國際觀點 STEAM是什麼?打造機器人搶不走的競爭力 什麼是STEAM?為什麼需要STEAM?STEAM跟台灣有什麼關係?STEAM教育培養孩子迎向改變、主導未來,成為全球中小學教育轉型的關鍵目標。 2017-05-02 賓靜蓀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國際觀點 5大精神,培養STEAM新素養 在劇變的宇宙中,STEAM教育像指南針,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航道。真實世界的問題,不是單一學科可以解決,孩子必須脫離背誦、記憶、為考試而學的教育,為自己的興趣而學、習慣挑戰未知、探索更深層的答案、在失敗中學習。 2017-05-01 賓靜蓀 訂戶專屬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走錯路,總比停在原地好 台灣女孩胡瑜在法國同時攻讀2個學位,她的畢業作品《天馬行空》故事插畫攝影集,構想和風格都很獨特,受到法國藝術專業媒體的關注。台中明道中學高中畢業後就來巴黎追夢的她,卻從來沒有一天念過美術班...... 2017-04-11 賓靜蓀 訂戶專屬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高中生邱紳騏:我請爸爸送我「轉學去均一」當生日禮物 小學六年級時,你知道自己想讀什麼樣的國中嗎?12歲的你,曾經想為心目中的理想學校,搭火車需要兩個半小時,離鄉背井嗎?台東均一高中十一年級學生邱紳騏,他在這段旅程中,學到了寶貴的一課。 2017-02-23 賓靜蓀 文章/專題 國際觀點 設計思考是什麼?企業到中小學都在學的創新方法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什麼?為什麼全球企業與中小學教育現場都在學?這套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的方法,透過「同理心、定義問題、發想、製作原型、測試」五大步驟,幫助我們找到創新的解方。本文將帶你快速理解設計思考流程、應用案例,以及這套方法背後的推手。 2016-05-30 賓靜蓀 文章/專題 人物故事 自學生 陳明秀:我18歲,大學不是唯一選項 「野雪塾」共同創辦人陳明秀,今年十八歲,是個滑雪教練,曾主持過電視節目、當過模特兒,能說流利的多國語言,從小自學的她,跳脫框架,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2016-03-29 賓靜蓀 文章/專題 台灣現場 特教老師卡緹麗:我要每個孩子都感到安全 面對班上八位有學習困難的孩子,卡緹麗像個動力引擎,充滿活力,隨時都有好玩點子,身上掛著、教室裡的各種擺設,都是她的教具。她一方面建立教室規矩,一方面又隨時關注每一個孩子,目的是營造一個讓孩子感覺安心的氣氛,跨越學習困難。 2015-10-28 賓靜蓀 文章/專題 國際觀點 史丹佛教授解讀「少年漂浮現象」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是當今世界研究青少年發展和品格教育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心急於這一代年輕人普遍面臨漂浮不安、不想做任何承諾的現象,透過長期、大規模的研究訪談,發現他們生命的缺乏,「是動機的來源,是目的感」。 2015-08-25 賓靜蓀 文章/專題 國際觀點 學習新世紀:作業少一點,體驗多一點 功課可以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和時間管理技巧,但太多的功課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到底要不要做功課?做多少功課?孩子的家庭作業引發全世界大人的論戰。 2015-08-19 賓靜蓀 文章/專題 課堂教學 警戒自己不要情緒暴走而買的繪本,最後成為小孩的最愛 網路上流傳好幾個《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中文翻譯版本,竟如此「加油添醋」!一再翻閱、品味原文,我才體會到 Jutta 企圖用簡潔的圖和文,傳遞出非常強烈的情緒和親子互動,是不需要用多餘文字去說明的。 2015-05-22 賓靜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