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會考衝刺・國文|難題都藏在文言文裡,勤練3功力戰勝它

會考進入倒數階段,許多學生擔心新課綱重視的「素養」如何考?文言文題目如何分析應對答題?《親子天下》邀訪國中國文老師,分析如何應對112會考國文科占比最多、「落落長」的閱讀理解題型。

111年國中會考5月21、22日登場,國文科逾5成題目考驗閱讀理解,教師建議培養跨領域閱讀等3種能力迎戰。黃建賓攝

111年國中會考5月21、22日登場,國文科逾5成題目考驗閱讀理解,教師建議培養跨領域閱讀等3種能力迎戰。黃建賓攝

本文重點摘要

會考及將登場,108課綱後各科總題數變少,素養題也將更有「素養」貼近生活經驗。如今進入倒數階段,許多學生擔心新課綱重視的「素養」如何考?《親子天下》邀訪國中國文老師,分析如何應對國文科占比最多、「落落長」的閱讀理解題型。(看更多:如何準備會考?最完整的會考準備攻略

近年來國文科已陸續出現素養導向試題,例如增加跨領域、非線性的題幹占比,測驗學生統整、推論、思辨能力。素養考題的特色為何?桃園市龍潭國中教務主任、國文老師黃秋琴說,素養不單純以「學科知識」為學習範疇,更關心學生能否將上課所學,整合運用在「生活情境」。基隆市正濱國中國文老師梁雅晴解釋素養,「是以知識為基礎,能力為表現,態度為依歸」,缺一不可。

會考國文科試題中,占比超過5成的閱讀理解題型,近年也因應素養導向,題材顯得多元。例如,聊天對話框、徵才訊息、各式圖表等生活素材、非線性閱讀文本皆頻繁出現在近年考題。梁雅晴觀察,尤以圖、文轉換題型大幅增加,目的在於測驗學生除了理解外,還要能消化訊息,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圖像,應用在生活當中。黃秋琴呼籲學生、家長不用過度擔心,「不論是文字、圖表,都是要幫助學生去理解概念」。

展望未來,黃秋琴分析,「整合比較不同文本」是會考未來趨勢,比如引述2篇文章,要考生說明彼此異同的題型。其中又以融入文言文文本的考題難度較高,「歷年會考前10大難題都是文言文!」考前建議多做考古題練手感。

至於白話文部分,推估會有愈來愈多結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議題的說明文入題,比如110年第35題考終結貧窮,還從國文跨領域到自然知識,靈活且有鑑別度。

會考國文題目1

由於國文科著重評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試題相較不受課本知識所限,「只要考生不間斷的接觸國文,不忘記閱讀和練習,就足夠了,」新竹市竹光國中國文老師陳乃誠說。

綜整老師的意見觀察,近年來國文科會考題目來看,國文科的素養題型大致考驗學生3種能力:

112會考國文1:跨領域文本的閱讀能力

黃秋琴說,生活中的文本不只有文學性質,因此學生應有「多元文本的識讀能力」,呼應與「生活情境」聯結的素養導向課程特性。也就是說,國文科考題不侷限在文學範疇的文本,實用性質的生活選材,像是,說明書、地圖、簡報,以及跨領域文本,譬如說,自然、社會、科學等文章,都可能出現在考題當中。

黃秋琴以104年考古題題組43.44.說明,徵人啟事的題幹和學生未來應徵工作相關,是為生活素材。而其內容也跨社會學科,但測驗並非針對專業知識,而是期待學生能藉掌握閱讀策略,明白條列文本裡,大標題和小標題間的關係、小標題的內容訊息。

會考國文題目2

「將各領域課本當成多元閱讀的素材,」黃秋琴建議。舉例來說,教科書的目錄大綱多以階層圖表呈現,而其就能當作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藉此瞭解主、次要標題的關係:高階層建立在低階層的概念之上。此外,歷史課本「史前人類使用器物的種類與技術」章節內容,學生就可試著將文句轉換整理成表格,標題欄為:舊石器、新石器、金屬器,標題列為:器物的種類、技術、代表文化、推估時間,靈巧掌握核心概念。

112會考國文2:圖文轉換的詮釋能力

除了常見的線性文本外,非線性文本的圖表題也在會考(107、106、104年)中成為閱讀理解類別的高頻率考題之一。梁雅晴以106年考古題22.說明,圖表題是測驗學生能否具備閱讀圖與文的能力,並能「轉換訊息」,將文字轉為圖表,在生活中讓其他人也能因解釋而輕鬆明瞭。

會考國文題目3

梁雅晴建議,面對圖表題型,學生可藉由閱讀完文章後,提取文章訊息的上位概念,並試著歸納統整訊息之間的關係,將訊息轉換成合適的圖表,包含直條圖、曲線圖、圓餅圖等。

梁雅晴以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舉例,文中提及「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學生可從訊息中抓出時間、次數的上位概念,並歸納出「帝王訥諫時間愈長,勸諫次數愈少」的結論,將此畫出座標縱軸為次數、橫軸為時間的曲線圖表示意。

112會考國文3:統整、推論的思辨能力

梁雅晴觀察,近年閱讀理解題型已進階為「推論」題。不再以過去「何者涵義與此最相近」好比「換句話說」的詮釋題型為主,而是要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文意,並藉由架構脈絡、上下文句,找到論據和論點,推理出合適答案。其中推論題又可分為:歸納推論、類比推論、因果推論。

梁雅晴以107年的考古題7.舉例歸納推論。文中空出第一句為段落要旨,要學生試著用已知文句去推測未知內容,可藉文章整理出:報紙標題、口語說法,有不準確運用形容詞的狀況,藉此推論出作者的觀點。

會考國文題目4

以107年的考古題9.舉例因果推論。因果推論不外乎是藉由環環相扣的事件關係,描述事件發展的連帶影響,若學生能在閱讀文章後,掌握水域清濁、營養鹽含量、植物性浮游生物的連帶關係,將有助於推論出正確答案。

會考國文題目5

以104年的考古題17.舉例類比推論。學生可從文本中運用的類比手法,掌握細菌和抗生素、大國和大國,同是戰爭、競爭,觀察出雙方的敵對類比關係。而後又寫到「更相勝出」便有遇強則強的意味,即可推論出不斷繁衍的概念,說明題幹的比喻內涵。「即使是跨領域內容,但考的卻是語文推論能力」,梁雅晴說。

會考國文題目6

梁雅晴建議,練習推論題型學生能在平時閱讀中,藉瞭解句型結構、歸納統整重點、下主次要標題,培養閱讀策略,將有利於掌握文章要旨、面對各式各樣的推論試題。

黃秋琴也強調,素養導向的學習趨勢,重點不在於考題形式,而是如何培養出「內化的習慣」。就閱讀理解而言,學習重點是學會透過閱讀,培養出閱讀策略和反思能力,並願意在生活中活用。黃秋琴以107年考古題組42.43.為例,學生除了找論據、答題目外,還能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梁實秋要討論講話大小聲的問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還能做些什麼去尊重他人?」並實踐力行。

會考國文題目7

國三生考前勤練功,第一線教師也能運用往年數據,有效提升考生成績。黃秋琴提到,主辦會考的台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今年首度開放各校調閱自己校內畢業生的會考成績,只要打開統計表,就能看出校內生擅長與不擅長的題型,據此打造精準的教學策略,朝「減C」目標邁進。

112年會考衝刺資訊包

延伸閱讀

陳盈螢 陳盈螢

陳盈螢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報導教育趨勢、教學策略、人物故事,並樂於跨域交流,盼能在媒體寒冬之中,尋得與世界對話、取得信任的那道光。

潘乃欣 潘乃欣

潘乃欣

親子天下記者

資深記者。分類控。希望教育能將每個人放進合適的角色、舞台,或創造獨特的分類,進而喜歡自己的樣子。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