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與家長的雙贏之道:設定親師界線,避免成為「老師兼褓姆」

一個導師管理全班的人數以30人計算,導師加給每月3,000元平均到每個學生則是1天是4.5元,但實際上導師每天為學生們付出的工作項目有多少?國中教師吳品萫老師分享她的親師雙贏之道,做好自我能量管理並讓家長理解教師非褓母,建立親師界線。

老師與家長的雙贏之道:設定親師界線,避免成為「老師兼褓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KPG-Payless @myboys.me

老師與家長的雙贏之道:設定親師界線,避免成為「老師兼褓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KPG-Payless @myboys.me

本文重點摘要

閱讀了厭世國文老師在「翻轉教育」網站上的文章〈我是老師還是老爸老媽?厭世國文老師:五個親子溝通的困境〉,作者指出:「從來沒想過,自己必須提醒高中生起床、吃藥、請假、交作業,以及任何可以由家長或學生獨力完成的事情」,並呼籲家長:「拜託不要把導師當成褓姆,畢竟你付的是學費,不是褓姆費。」相信許多中小學老師看了都很有共鳴。

身兼導師,若要避免讓自己成為老師兼褓姆,宜從設定親師界線開始。設定界線,不是規避責任,而是避免過度且無謂的心力耗損,更有效運用有限的時間和心力,讓教學更有成效,造福所有學生。而這點通常在第一次家長日就需要好好和家長溝通。以下分三點論之。

設定界線的必要性

近幾年,隨著整個大環境的變化,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身心疲累程度與日俱增, 造成原因除了教育政策、家庭功能不彰等,一些其實是認真的老師動輒被家長投訴,也帶來殺傷力。

家長對教師像褓姆的期望也對教師帶來負擔(有了 Line 的「加持」,往往延伸到下班時間),許多教師因未設立明確的親師界線,被迫處理超時工作和過度心理負荷,導致身心健康狀況下滑。(看更多:教育部10倍補助加持,為何老師愈來愈需要心理諮商?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人生的所有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這個說法有某種程度的真實性。日本身心學家,兼心理諮商師自凝心平見證太多身心病患的背後,存在著程度不一的人際關係問題。而適當設定人際關係的界線能有效防止過度耗損。

所謂「界線」:

「是心理學上的用語,指的是自己與他人的疆界。

簡單來說,就是在眼睛看不見的人際關係中,拉出一條明確的分界,劃分『從這裡到這裡是我的領域,那邊才是你的地盤』的方法……

身處在這個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時代,如果不珍惜自己、以保護自己的領域為優先,卻一味為了別人的事情消耗精力,最後甚至有可能搞壞身體。」

——自凝心平《不生病的人際關係》

越界往往會導致人際困擾與衝突,「得寸進尺的關係,不叫親近,而是侵犯」(前揭書簡介)。劃出界線,才能不讓自己徒然耗損,弄壞身體。

據經驗,其實明理的家長還是居多,即使有不小心越界的家長,往往是因為不理解教學現場的真實情況,因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然越界,善意提醒和良好溝通通常會取得效果。

適當呈現教學現場的實境,呼籲親師合作

至於要如何設定界線,在家長日,如實呈現教學現場的挑戰和難處也是建立界線的重要一環。可透過訴說教師的實際工作量和處境,以期引起家長的理解與合作。

例如,今年初出現的一則新聞可以作為家長日的討論素材,進行澄清與溝通:

親師合作溝通(圖1):親師衝突

新聞可以作為家長日的討論素材。圖片提供:吳品萫老師

親師合作溝通(圖2):導師加給

親師間的澄清與溝通。圖片提供:吳品萫老師

以上是以一班 30 人計算,高中班級人數更多。有請過褓姆的家長,對於市場行情應該心中有底。

教師的薪資結構,大半比例是來自於專業能力,但實際上,大部分心力都花費在學生的行為、與家長的溝通和種種期待上。政府在考量教師的薪資結構時,大概沒考慮到這點吧!

若老師無法有效設立界線,有限的心力與時間總是被耗費在本應是父母該負起責任的地方,花費在其他事情的時間自然變少,如此不但影響教學成效和學生的自主性、責任感,這對於能自律的學生來說也不公平。呈現教師困境與為難之處,旨在促進親師合作,共創雙贏。

能量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來,有一種呼聲:「能量管理勝於時間管理」,〈意志力是有限資源,如何做好一整天的能量管理?〉文中提到:「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你可以把意志力想像成是手機的電池量。每當你使用它,就會少掉一些電力。一旦消耗過大,電量從綠色轉為紅色後,你就會完全沒法做任何思考和決策。」文中談到良好的能量管理之一是「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教師不僅需要教育孩子管理能量,同時也需要自我能量管理。透過「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教師可以更好地處理工作和人際關係。與家長的互動中提及能量管理,有助於家長理解教師的處境,這也是設立親師界線的一種方式。如以下簡報:

親師合作溝通(圖3):能量管理

與家長提及能量管理,有助於家長理解教師的處境,這也是設立親師界線的一種方式。圖片提供:吳品萫老師

身心狀態良好的教師才能發揮教學成效,設定親師界線無疑是重要的一環。當一位教師長期被工作與各種付出將時間與心力填滿,而情緒超載,失去自我,對學生也無益。教育工作者要留一些時間與空間自我充電,恢復能量,這需要從設立親師界線開始。

延伸閱讀

吳品萫 吳品萫

吳品萫

國中教師

國中教師,新北資優輔導團教師,台大中文博士,《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關注教育與語言議題。致力於思辨國文教學、語文資優課程設計、應試作文教學。著有《詩中「詩」:《全唐詩》中論詩詞彙之考察》(台大出版)。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