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補心安白花錢,建議家長事先與孩子討論補習的3大重點

「孩子該補習嗎?」家長常針對補習與否問題詢問老師的建議。別人都在補習,有不補習的本錢嗎?什麼狀況可能會愈補愈差?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提供3個重點問題,建議家長事先與孩子一起討論、判斷是否要補習。

圖片僅為示意。曾千倚攝

圖片僅為示意。曾千倚攝

關於補習這個主題,我曾聽過師長們對孩子說:「雖然勤勞不一定能補拙,但比你聰明的人都很努力,難道你還有不努力的本錢嗎?」的確,成績優異的同學參加補習的比比皆是,一個班級裡「沒有」補習的反而是少數,這句話讓不少孩子難以反駁,只好乖乖接受安排。

補習教育一直是台灣社會結構裡一種重要的「社會支持」,尤其在升學關鍵的國高中階段,學業的分科的難度已經超出一般父母可以獨立協助的關卡,我們期待教育改革能讓孩子們脫離這項「必要之惡」,但似乎仍有極高比例的同學依賴補習班。

每到寒暑假,家長攢下為數不少的補習費,切切叮嚀孩子們認真努力;看到成績單起起伏伏,難免和孩子檢討補習成效,究竟「補」還是「不補」?我們還能給孩子什麼建議或協助呢?

與其膠著在:「補了未必好,但不補真的可以嗎?至少孩子不會學壞吧?」

第一:判斷要不要補習的4個問題

補不補習這大哉問還是有幾個判斷程序:

首先觀察孩子的個性和生活習慣?若有機會放下成績焦慮感和孩子聊聊,或者先行蒐集、觀察孩子的生活節奏和學習方式,那麼絕對能找出最適合孩子的答案,補習前先想想:

  1. 孩子動作比一般同學慢嗎?
  2. 很重視休息、需要大量睡眠時間嗎?
  3. 不喜歡社交、在意個人空間?
  4. 孩子個性偏內向或高敏感特質嗎?

若符合以上描述的孩子,很有可能在大型補習班感覺更多壓力,因為他們需要獨處時間消化知識、需要足夠的空間才能自在、唯有在家或睡眠才能好好休息。團班一次就需要三小時、加上返家車程,不僅體力無法負荷,也無法應付補習班超前或額外的進度考試;蠟燭兩頭燒的結果,長期反而「越補越差」。

第二:觀察孩子的學習方式

當然也有孩子受到補習班很大的幫助,若你的孩子:

  1. 抱怨學校老師、容易因某位老師影響而討厭某學科
  2. 喜歡按表操課、接受他律的安全感
  3. 容易分心,需要用補習培養讀書習慣
  4. 放學後獨自在家、家中無法提供課業協助

以上這些情況,如家中經濟許可,可與孩子討論提供補習選項,若孩子也不排斥,接下來就可以進一步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補習班。

第三:決定挑選哪一種補習方式

根據幾位「資深補習者」的同學們分享,大型團班、小班教學(或揪班找老師)、請家教這幾種類型各有利弊,一開始許多同學選擇補習班只是因為「很多同學也在那家」,去除掉緊張陌生感,也像是另類同學會;不過,一旦發現成績毫無起色,可能就必須慎重考慮重新選擇,避免浪費寶貴時間。

大型團班的經驗豐富、考題資源也較多,加上輔導老師與點名系統,相對來說跟著團體節奏準備頗能安心。不過也因為人數眾多,大型團班的「管理風格」是選擇關鍵,有些管理嚴謹,採取男女分開、上課巡堂、緊迫盯人的小考輔導,壓力不小;有些沒有特別緊盯,就容易成為「上課看對眼、下課換IG」的交友場合。

至於請個人家教,除了單價高,也並非每位孩子都吃得消,連續一兩個小時絲毫不能放鬆,家教品質也優劣不一,當孩子無法分辨或有人情壓力的時候,家教的確是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最高的模式。

小班制則是目前孩子們都覺得折衷的好方法,不會一對一喘不過去,又可依照個別程度調整內容,然而小規模補習班招生不易、各國中很難統一時間,市面上選擇不多,若再加上交通和學費考量,那就可遇不可求了。

求學時正值孩子迅速成長階段,不只是身形外觀,思考想法也會時時改變;特別是國小、國中、高中三個學層非常不同,需要隨時與孩子對話更新,協助孩子「覺察」自己學習狀態、學習方式是否需要加入補習資源,千萬不要趕鴨子上架補心安而已,反而會適得其反破壞學習胃口喔。

(更多相關討論歡迎收聽親子天下 Podcast 少年特有種 EP.9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


*【補習熱】孩子該補習嗎?什麼時候補?補習熱反映什麼問題?看更多:

延伸閱讀

羅怡君 羅怡君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對世界感到好奇的過動大人,致力於與孩子溝通與共事,著有《愛的生存遊戲》、《愛,我的內向小孩》及《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等書。粉絲專頁:【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