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校長看到學生在公園抽菸!如何引導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台中市豐原高中學生疑遭師長霸凌後輕生,引發社會譁然,校園裡的管教界線究竟該如何幫助孩子從錯誤中成長,而非推向死谷?劉桂光校長從他曾直擊學生在公園偷抽菸的小故事說起,如何不只是看到違規行為的當下,而是能試著了解孩子隱藏的過去,引導思考未來,這是一條不容易,但必須堅持的路。

當校長看到學生在公園抽菸!如何引導孩子在錯誤中成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校長看到學生在公園抽菸!如何引導孩子在錯誤中成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剛結束教育旅行回到台北,有個學生一下車就在公園點了一根煙!被我發現的當下一陣錯愕,我以關心的口氣說:「煙癮這麼大啊!這幾天抽了多少煙啊!」一段的對話之後,他説這幾天很守規矩,國二開始抽煙,家人都知道他抽煙,也沒有阻止他。

這位學生笑著對我說:「校長,抽完這包,我就要開始戒煙了!」這時來了另一個同班同學,是上次巡堂遇到的孩子,當時他遲到沒去上外堂課,我請他趕快去上課,他竟然惡狠狠地看著我,駡了一句髒話!兩個孩子在我的關心問候之下,最後笑笑說:「真的啦!我們要開始準備學測考試了,真的要戒煙了!」(看更多:如何引導愛嗆人的青少年?了解他們出口成「髒」背後的10個因素

「太棒了!希望你們加油!」我真心肯定,但仍沒忘了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記下他們的姓名班級座號,通知學務處的夥伴,並且希望他們真的可以好好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從少抽煙開始,找其他紓壓的方法,能慢慢地把煙戒掉!

對於我的作法,眼前的學生顯得有些不高興。但我説:「校長在意你們的健康,不過違反規定還是要勇敢面對!」他們應該是有感受到我真心的關懷,也對自己違法校規感到抱歉,便坦然接受後續的處理。

一旁看到整個過程的老師相當納悶:為什麼他們跟校長講話這麼有禮貌?

我想教育非常需要看到脈絡,看到孩子抽菸絕不能只是看到這個行為的當下,了解孩子過去的狀況,引導孩子思考未來,關心孩子的當下,試著把隱藏起來的部分找出來,這確實是個辛苦的過程。

這通常是我在處理有狀況的學生時,大致的歷程:

  1. 先穩住自己的情緒,再讓學生靜定下來,了解發生了什麼事?
  2. 先好奇的探問,譲學生願意說出自己的行為與想法!重點放在接納與關心。
  3. 從脈絡化角度看當下的行為,不急著為眼前的行為做出判斷。
  4. 自我提醒:學生在學習成長,需容許有犯錯的空間。

這樣的處理方式,學生會比較容易感受到被理解,也比較有可能在過程引導出學生自己的反思。高中生需要有自主性在其中,需要有歸屬感、認同感,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我們是教育工作者,不是司法警察、不是法官,學生是在學習成長,容許有犯錯的空間,不是社會人士!

學校與社會不同的地方就是更堅持教育、提供較多的學習、成長、犯錯的空間;學校不是公司行號、不是營利組織;學生不是員工、不是契約下那個需要完全自我負責的人!

因此,我總是請老師與家長們多一點的反思,多一點的教育堅持,不要只有工作與規範的思維,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彈性,多創造一些機會,努力從孩子成長的脈絡來同理,多一點的不厭其煩,多一點的愛與關懷,第一個去愛去給,孩子的教育就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尤其重要的是,不應該對學生的過往存有成見。不論其成績好壞、品行如何,不管出身貴賤、家庭貧富、長相美醜⋯⋯,都要全力幫助的帶起每個孩子的成長!不只是老師,爸媽也要如此,不因孩子的成績表現來判斷孩子的一切,不以自己個別的經驗規劃孩子的未來,不可以自以為是的想要主導孩子的人生!

從這裡開始,我們來省思一下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豐原高中事件,無論如何,這個事件就是全面皆輸的悲劇。這個時候最需要的不是情緒性的撻伐,不是報復性的批判,不是單方面的究責,不是判定誰對誰錯,因為教育這件事情就是沒那麼簡單!(我想很多事情都不簡單吧!)

法律層面該有的處置,就讓司法機關依法處理,但教育呢?如果我們還是用法律觀點來看,那麼這樣的悲劇就可能繼續發生,更讓我們憂心的是,教育現場害怕面對、不知如何面對、不想面對、不願承擔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多,對我們的教育、對孩子的幫助就更加不利了!(現在的情況就已經是如此了,大部份的老師都不願意擔任行政工作!(看更多:菜鳥老師該不該推行政工作?猶豫兩難時不妨請問孔子

孩子們一定會犯錯,教育的價值或目的就是幫助他們有能力面對、修正,讓自己變得更好!

當這個孩子違反了校規、犯了錯,學校的師長給予什麼協助?在這之前,家庭的教養是否有所欠缺?家長是否需要協助?大家在這個時候可以做些什麼譲事情變得更好?如果大家都能先這樣思考的話,在這個階段,我們就可以幫助到孩子,並且讓整個事情的發展變得很不一樣了。

但若我們想到的只是懲罰,給孩子貼上標籤,只想趕快解決問題,那我們就失去教育孩子、幫助他的機會,並且在我們自己心上留下成見,這是讓事情走向負面發展的第一步!

如果孩子沒有能力或勇氣面對,家庭也無法給予適當的教養,孩子求助無門,那麼事情就變得更曲折。他會從中學習到什麼?他心中因為害怕被發現的恐懼,或是因為被誤會而產生的委屈、怨懟,會讓他出現什麼反應?呈現什麼樣的行為?就讓問題更複雜了!

我的真實經驗中,也常常遇到家長被自己的小孩誤導的情況,學生為了逃避責任而説謊、搬弄是非,父母反而被誤導,學校老師也常遇到有些家長一付得理不饒人的姿態,實際上卻是搞不清楚狀況,無理的行為常常是老師與行政的困擾。

類似這樣的事情,長期累積所造成的影響是親師生之間的互不信任、彼此拖累、惡意攻訐、借刀殺人、⋯⋯,這也同樣會失去幫助孩子的機會,甚至影響其他孩子的權益,這些狀況都非常令人難過!

另一方面,面對學生犯錯,大人們還要反思自己是否有因為個人的情緒反應不當所造成的影響!我們也經常遇到大人的情緒失控,反而造成更多問題!期望孩子有好成績仍是很多家長的想法,甚至有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缺乏管教的能力,常常以語言或肢體暴力、情緒勒索面對孩子,愛比較、缺乏反省能力(明明給孩子很多壓力,卻又不認為自己有給孩子期待)、缺乏學習的能力,無法和孩子一起成長,更無法引導孩子成為更好的他自己,多數家長是用自己未經反省的經驗,或是他人的經驗,而無法看到自己孩子真正的樣子,這些也都是我們日常所真實經歷的!

教育其實很複雜、很曲折,在我們身邊那些隱藏起來的孩子們,我們看到了嗎?

延伸閱讀

劉桂光 劉桂光

劉桂光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社團法人中華點亮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臺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前台北市復興高中校長。以經營一所幫助學生找到未來方向的好學校為教育的核心價值,致力培養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更溫暖的他人。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