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錄好課放上網,混成教學成孩子學好新關鍵

為了因應學習者各有其特有的觀點、環境、興趣及目標等;也因應學習者有各種不同的差異,包含心智狀況、學習速度、學習方式、感受,及其他不同的需求。因此,學習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最佳狀況發生在對學習者有意義的情況下,或發生在學習者依其先備知識,主動創造知識的時...

▲ 王全興老師提供

▲ 王全興老師提供

停課在家學除了可採同步、非同步教學,也可採「混成教學」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就算在實體復課後仍然適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有什麼優點?課程可以怎麼設計進行?

疫情嚴峻  線上線下「混成學習」興起

今年5月天,台灣各地的教育機構在疫情衝擊底下,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受影響,紛紛改以網上或直播授課。教育部也指示全國各級學校因應疫情停課採居家線上學習,學校可評估網路頻寬及設備等資源情形,安排教師到校或居家線上教學之人數配置,可採同步、非同步或混成線上教學方式,一時間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成為顯學,就算在實體復課後,仍成為符合不同需求的多元彈性授課方式

為了因應學習者各有其特有的觀點、環境、興趣及目標等;也因應學習者有各種不同的差異,包含心智狀況、學習速度、學習方式、感受,及其他不同的需求。因此,學習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最佳狀況發生在對學習者有意義的情況下,或發生在學習者依其先備知識,主動創造知識的時候;同時學習若能發生在具備正向人際關係及互動的環境,使學習者覺得被讚賞、被承認及被尊重的機會,這樣才能促進學習者自主與樂於學習。

而混成學習正好符合這樣的理念,結合了傳統面對面課室教學和數位線上學習,將真實和虛擬的兩種學習課程連結,同時善用這兩種學習型態的優勢,強化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感,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混成學習不應該只是把上課的課程、文本、學習單、作業或是評量,錄音錄影或在網路上直播,讓學生觀看、寫作業、練習或進行評量就算了,而是需要教師重新思考學習者的不同差異和不同需求,透過線上幫助學生接收新知、練習、與同儕討論,在課室內則運用主動接收到的新知解決問題,並幫助學生建構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

▲ 王全興老師提供

停課不停學,不等於只有線上學習

疫情下學習,不能僅僅簡約成線上學習,採行混成教育將會更多元、彈性、適性,建議遵循以下5個要點來設計課程。

(一)師生共同討論及目標設定-尊重學習者的時間和方式

在設計混合課程時,最先需要進行的是確定課程目標和互動時間及方式,因此必須先確定的第一件事,究竟是有多少課程採同步、非同步或混成方式,並善用各項數位學習工具及影片等資源,這時您的學生就會知道他們應該在什麼時候,什麼時機下進行學習,並留下空白時間讓學習者自行運用,即使看起來困惑發呆、無所事事,也都沒關係,給他時間消化所有的疑惑,想清楚自己想要學習什麼。

(二)線上、實體交互使用-創造自主學習環境

面對學生特質的多元性、社會對人力素質的新需求及認知革命的再造,人們將「學習者是等待填充知識的容器、是片斷知識的累積或灌輸,教師的工作是對學習者填滿知識或資訊,學習者負責接收知識」的傳統觀,已轉變為強調學習歷程的動態性,「學習者是一盞探照燈,從事連結、解決問題、及建構知識,教師只是學生主動性學習的促進者」的新觀點。因此,混成教學的目的是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及自發互動共好,而不僅是被動觀看、背誦記憶、反覆練習,或者達成老師交付的任務而已,需搭配更多元適配的設計與方式,讓更高層式的學習產生,以及培養學生自主性。

(三)線上小組協作-同儕交流比虛擬物件更重要

混合學習要有效,除了學生和老師互動外,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很重要。雖然這在實體教室環境中非常容易,但是在線上環境中卻不是很容易。為了有效地建立同儕學生小組協作,需要將多種多媒體工具和軟體結合在一起,有很多為此目的而設計的線上管理平台,包含通訊、直播等軟體,都將讓學生彼此間的學習更為有益。然後,學生可以在指導下登錄正在使用的任何系統,並使用聊天或直播進行交流,當然在這過程中,老師可以提供一些任務、概念或專題,讓學生以小組協作方式去完成。

(四)設計可移動式微課程遊戲-滿足各種學習者需求   

我們已經知道,混成學習設計必須對學習者具有吸引力,它融合了多種學習方式來滿足各種學習者的需求,包含了視覺、聽覺和動覺。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可移動式微課程,例如:視覺和聽覺學習者可以藉由視覺上動態的圖片,圖示和圖表,簡短的 2-3 分鐘線上內容,有時就可以大為提高對於主題的參與度和喚醒熱情。另一方面,有時藉由遊戲結合學習觸碰平板,使學習者可以拖放,點擊,它還可以穿插在學習內容之間的測驗形式,並提供頻繁的互動機會。身為老師,除了善用數位科技的便攜性及移動性,鼓勵學習者隨時隨地在任何地點上學習,但也沒忘了約定復課後,實體學習應該要繳交的資料和作業。

(五)經常和學生溝通-多元評量學習成果   

疫情突然發生下,很多老師和學生還不習慣混成學習所帶來衝擊,因此課程的每個環節,如課程時間表、作業細節、評分方式等,教師都必須與學生逐一溝通,讓他們知道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責任交還給學生。另外,如何讓線上評量活動與課室紙本評量相呼應,也有待教師根據學習目標預先規畫,在評量學生學習成效或是設計評量方式時,除了考慮學生的知識層面外,其他如學生的技能層面、情意層面、合作層面、思辨能力、資訊素養能力等,也都要列入評量學生的考量。(延伸閱讀:不管實體、遠距切換,4張圖教你設計混成教學課堂)

▲ 王全興老師提供

世紀之疫的衝擊:不只在知識、更在身心靈健康

疫情突然爆發,學生、家長和老師頓時陷入一種衝擊,老師在這一個階段,不應只是放在知識的傳承,而是必須兼顧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同時將這些議題和學生及家長溝通互動討論,針對不同階段、年齡、家庭狀況和城鄉部分列入思考。如果沒有慎思到這一個區塊貿然行動,這時容易會發現,有些學生因為10天緊盯線上教學,學子近視暴增200度,在缺乏運動下久坐容易造成腰酸背痛等身體健康的問題;同時學生網路成癮和網路霸凌情況也屢見不鮮。因此,透過教育的力量即時介入和指導,可以解決身心靈健康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正向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由此可見,混成教學、同步、非同步線上教學不只是一個應急方案,它也是正式教育的延續;更重要的是,線上教學不只是教學,而是在學生孤單地被關在家時,它可以讓冷冰冰的軟硬體,轉變成一種陪伴和支持的力量,讓每一個孩子的身心靈獲得最好的照顧。

延伸閱讀

王全興 王全興

王全興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曾任:台南市中西區永福國小行政人員 現任:臺南市官田區官田國小 校長、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