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珍:作家爸爸告訴我,寫作時盡量少用成語

在寫作之前,我更早開始的是藝術創作。我後來發現,這兩者在本質上有相通的地方。現場的教學,也像是一種藝術的再創作,不是照本宣科就能成功。

作家黃春明告訴小時候的黃國珍:寫作時盡量少用成語,才能用自己的話把感受講清楚。Shutterstock

作家黃春明告訴小時候的黃國珍:寫作時盡量少用成語,才能用自己的話把感受講清楚。Shutterstock

前陣子跟淇華老師在 Podcast 聊過寫作之後,我也開始回想自己的寫作歷程。我過去的學習過程,其實是先專注在非文字的藝術創作,因為我原先學的是視覺藝術,再加上西洋繪畫、西洋美術史等。

之後,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很多老師希望我能夠去分享我在閱讀教育、或者是閱讀學習中的思考,所以我就逐步整理自己的想法跟經驗,寫了3本書。

第一本是《閱讀素養》 第二本是《探究式閱讀》,第三本是新作《解讀者》。前兩本書受到老師跟讀者的厚愛,成為很多學校老師在閱讀教育的參考。《探究式閱讀》在2020年也被金石堂選為10大影響力好書。

但其實在寫作之前,我更早開始的是藝術創作。我後來發現,這兩者在本質上有相通的地方。

回顧我自己學習藝術的過程,最早被教導的方式,是「先從形式開始琢磨」。如果我覺得這個畫作很棒,這個畫家的作品我很喜歡,我就摹擬這個畫家的表現手法,在這個過程裡精熟我的技術。

所以,我從喜歡、模仿,逐步培養出技術。有了這個技術之後,因為喜歡這樣子的畫風,不管看到任何的景物,我都用同樣的表現方式,最後就變成一種固定的畫風、固定的呈現手法,久了之後,也可以說這成為一種風格。

形成自己的觀點 是塑造風格的關鍵

但是,這個風格是如何誕生的呢?如果這只是我不自覺複製了別人的觀點和技術,但不是自身所發展出來的表現形式,就算這是一種風格,也不是屬於我個人的風格。

在許多閱讀的教學之中,甚至在文學著作的賞析上面,是不是也很類似?

聽到某個人講得很有道理,我們就把這個道理跟觀點直接吸收,長久累積下來,就成為我們對於這一篇作品獨有的想法。可是,除了這些既有的觀點之外,有沒有可能,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經驗來解讀這篇文章,甚至形成自己對事物的觀看角度呢?

我在加拿大唸藝術學院的時候,老師要求同學每個禮拜都要把這一週自己的創作的內容,放到教室的牆壁上面,從素描稿到有顏色的草稿,到一些還未完成的作品,全部上牆,讓班上將近20位同學品評並且發表看法。

幾個禮拜、幾個月下來, 我們看到非常多精彩的作品,每一個同學也都很積極主動的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我也不例外,雖然當時我的英文還很破,還是努力表達。

我的老師是加拿大非常有名的一個女性主義畫家,她是我的指導教授 Lucy Huge。有一次,她聽完了我對同學作品的分享跟評價, 就特別停下來說:「Maurice(我的英文名字),你每一次的觀點都很棒,而且我知道你對藝術史很熟悉,你也拿出了不同時期的藝術理論觀點,來探討同學的作品。可是,我一直聽不到你的觀點是什麼?」

我當時很錯愕,心想,我講出來的,不就是我的觀點嗎?然後她說:「不是,你講出來的是歷史上其他畫家跟畫派的觀點,但你自己的觀點是什麼?我接下來給你幾分鐘,你想一想,能不能提出你自己的觀點?」

坦白講,當時我的頭腦處於爆炸的狀況!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講的這些內容,不是我的觀點而是別人的觀點,我竟然沒有自己的觀點。

我的老師說,藝術並不是把事物描寫得非常細膩美麗,真正的藝術家,是透過他所看到的景物,用他自己的手法,說出心裡的話。

所以,如果一個藝術家沒有自己個人的立場、觀點跟情感的時候,只能成為一個描摹景物的工具人。

試著不用成語 說出自己的感受

張大春老師曾經寫過一本談寫作的書,叫做《文章自在》,裡面談到的「自在」,指的是「這篇文章我自己在不在裡面」。

也就是說,文章並不是佳美詞句的組合,而是「我想藉由這篇文章說什麼」,而這裡面我所看到的道理,可能別人沒有看到,但是對我來說,感受深刻,所以我願意把這個感受分享給別人,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表達形式。

我爸爸是個作家,以前我在學校寫作文,很多老師問過我:「你寫的作文會不會給你爸爸看?」沒有,我以前作文都不敢給我爸爸看。

因為以前寫作文,要符合老師的要求,要寫成語。但是,從小我爸爸就跟我說:

「寫作文最好不要用成語,因為成語是別人的話。你對事物有你自己的感受,要用自己的話把你的感受講清楚。」

如果從創作講到教學,道理也是一樣。老師們會去參加許多工作坊,在工作坊裡面,會看到其他優秀的老師提出非常精妙而且獨到的教學手法,這些教學方式,帶動了學生學習的氛圍,因此創造了美好的課堂。

但現場的教學,也像是一種藝術的再創作,不是照本宣科就能成功。老師們仔細關照眼前的孩子,熟悉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後融合創造出一個屬於眼前這群孩子獨有的學習體驗,變成自己的教學再創作。

教育現場會因為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需求,激勵老師們去開創許多新的教學方法,老師的努力也會創造現在教育現場上面的百花齊放。

讓我們期待在這樣子的努力之下,台灣的教育能夠成為花團錦簇的美麗花園!(本文取材自黃國珍的 Podcast 《閱讀未來雙素養》,品學堂文化長丘美珍文字整理)

延伸閱讀

黃國珍 黃國珍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暨數位平台總編輯。出身於文學世家,40歲前,是一位設計思考者,以創意協助企業將文化題材與創新思考,應用於企業形象與經營策略。40歲後,關注青少年閱讀素養問題,成為閱讀素養推廣者。2012年創立「品學堂」,2013年發行華文世界第一本培養閱讀素養的雜誌《閱讀理解》,為華文世界青少年的閱讀素養與思考能力扎根,讓下一代有能力「閱讀生活、理解世界、創造未來」!

丘美珍 丘美珍

丘美珍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現任「品學堂」文化長,實際規劃並參與雙閱讀素養領域的教師硏習規劃。歷任記者、編者、作者、譯者、編劇,曾獲文化部電影優良劇本獎、基督教華文創作金獎。策畫暢銷書《時間教會我們的事》,著有《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末來》與《我的99個私抽屜:唐鳳的Al 時代生存心法》。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