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會考衝刺.自然|就怕題庫大清倉,知識記熟、把握素養題

▲取自大考中心試題本

▲取自大考中心試題本

會考倒數不到40天!110會考因應延後開學,同去年應變調整,考試日程不變,但縮減第六冊約1/2課本內容。理化不考「電與磁」、地球科學不考「天然災害與環境變遷」單元。針對測驗範圍調整、素養導向考題趨勢,《親子天下》整理老師們的備試建議供讀者參考。

「理化影響相對少,但地科範圍只有5章,少考1章節對學生影響大,還可能會考到其他比較難的內容,」新北市國教輔導團兼任輔導員、中正國中自然老師江逸傑分析,地科少考1章節「天然災害與環境變遷」對學生相對不利,地科其他單元平攤題數可能各多出現1題,增加「大魔王」題型出現的機會,如,月相方位、太陽視運動軌跡等。

另也有鑑於110學年會考為九年一貫命題依據最終章,又見今年數學學測難易度大增、滿級分人數從去年的一萬多人,降到今年只有一千多人。江逸傑苦笑坦言,「很擔心今年會考,會不會像是學測來個『題庫題目大出清』,考到學生覺得比較難的部分,如,莫耳濃度、浮力計算等。」

不過,江逸傑建議考生,隨考試日程接近,應把握「似懂非懂」題型,而非高挑戰題,「如果現在真的還是不會,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在計算題,效益不高。」

翻開歷屆會考試題,自然科會考早在111年會考前,就可頻繁見素養導向試題出現其中。台北市萬華國中自然老師王美玲說點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中心「國中教育會考」官網公告提到,111年會考參考試題正都取自歷屆會考試題,題型已多融入生活情境,評量學生能否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對策。(看更多:109會考題緊貼生活素養!肺炎、假訊息、作文「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入題

依心測中心公布「會考試題說明」,指出4個歷屆自然科會考試題特色:
(一)評量自然科學所培養的過程技能(學生能自圖表、報告中解讀資料)
(二)整合不同概念能力(學生能在多元訊息中整合不同概念資訊)
(三)素材取自生活經驗(測驗學生能否在貼近生活情境的靈活試題中,活用所學)
(四)重視實驗或活動(試題結合學生實驗或活動中習得的能力)。

自然老師江逸傑、王美玲彙整上述試題特色與歷屆試題,將自然科會考呈現方式,也另列3大命題趨勢,分別說明題型設計與準備方向,供讀者們參考:

一、線性與非線性閱讀理解

王美玲表示,素養導向題型往往不只是考知識背誦,也著重學生能否自實驗課程、生活日常中擁有閱讀、書寫線性、非線性文本的能力。針對圖表題型,王美玲分析,「學生讀圖表的時候,比較會忽略題幹出現的文字訊息(過於著重圖示),」她舉例像是,縱橫軸文字、題幹中的關鍵訊息等,都可能是學生容易忽略,而影響答題正確性的關鍵要素。

另,王美玲也建議考生面對此類敘述字數多的題幹,不妨習慣在句號後畫下斜槓,吸引自己的閱讀注意力,避免略過答題關鍵訊息。

王美玲說,104年第33題圖(十九)曲線圖與地科課本上的潮汐表相似,若學生粗心,沒能讀到縱橫軸說明,冰雪覆蓋面積百分比變化是依「年份」而非「小時」等,可能誤選錯誤答案(B)潮汐漲落,沒能選擇到正確答案(D)地球繞太陽公轉。

104年會考自然科第33題。取自大考中心試題本

不僅圖表題,長文閱讀也成近年會考頻繁出現試題。對此江逸傑觀察,「跨領域文本題幹常見和課堂知識沒關係,但題幹字數變很長,需要學生耐心閱讀,才能搭配圖表推論。」如,10851~52題組第51題。「有些題組耐心讀完,靠推論就可以找到答案,」江逸傑建議考生,做完自然科會考前20題基礎題後,可先做通過率較高的題組。

108年會考自然科第51~52題組題。取自大考中心試題本

二、跨科跨單元

王美玲表示,素養導向題型關鍵是貼近真實情境(包含生活、學術情境),但生活之中往往沒辦法能夠清楚劃分「是哪一個科目的問題」,因此,近年會考命題趨勢也多增加跨領域、跨單元命題。111年會考更是確定將會持續增加整合性的評量試題,包括,整合跨章節的學習內容、整合跨科概念、納入跨科素材等。

106年第36題為生物科跨章節考題,不單測驗考生有無熟讀代謝作用,也考課本所提到的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等知識內容。

106年會考自然科第36題組題。取自大考中心試題本

107年第48題題幹所提到的「滲透作用」在生物科「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單元,但題幹出乎意料卻是測驗物理課所教的學習重點:體積莫耳濃度、重量百分濃度。

107年會考自然科第48題組題。取自大考中心試題本

江俊逸以109年52~54題組為例說明跨科範圍的生活情境題。他說,如109年第52~54題組題幹雖以竹筍為軸,看似考的是生物,但實際測驗內容卻是理化的化學反應。「雖然不能預測考題能怎麼『跨』,但可在生活日常中試著自問自答,」王美玲建議考生多觀察日常生活大小事件,並撇除學科、單元之分發現問題、找到答案

109年會考自然科52~54題組。取自大考中心試題本

王美玲以時事「新冠肺炎」為例示範,學生可於平時自新聞時事動態「找問題」,像是,該如何驗證疫苗的有效性?便可由此試著溫習科學方法;又或者,疫情對生態環境有什麼影響?再嘗試連結地科、地理等科相關知識。

江俊逸也提醒,在準備趨加靈活出題的會考時,不容小覷課堂知識,如,1099題組「如果學生有不清楚的知識概念,如,重力位能定義,就沒辦法依據題幹線索做推理。」

三、不單生活也考學術情境

「實驗過程在這幾年很喜歡考,」王美玲說,當前素養導向試題著重學生有無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而非處理複雜數據的計算能力。

在心測中心公告的「111年教育會考自然科試題評量目標說明」中也寫道,目前試題設計已符合108課綱強調:學生要能將課堂所學實踐至生活的理念,未來自然科會考也將以現有評量架構為基礎,並朝真實情境脈絡的方向精進、強化。

王美玲表示,109學年補考第4748題組是模擬學術情境,測驗學生能否自圖文敘述中辨識實驗中的操作、控制變因,又根據圖表文字與數據,找出合理假說。

109年補考自然科第47~48題組題。取自大考中心試題本

「不用太緊張,會考倒數快30天,該讀的都差不多了,」江逸傑建議考生隨考試日程接近,試著平心靜氣、多複習「有機會弄懂的」考古題,也可閱讀課本目錄的各章節標題,再思索對應的知識概念、生活情境。王美玲則建議考生,把握時間重新讀課本裡的逐字逐句,「透過讀課本的過程,把講義、筆記裡零碎的知識撿回來、組織。」

延伸閱讀

陳盈螢 陳盈螢

陳盈螢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報導教育趨勢、教學策略、人物故事,並樂於跨域交流,盼能在媒體寒冬之中,尋得與世界對話、取得信任的那道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