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練朗讀!科技融入教育提升小學生口語表達力

口說訓練能幫助學生練習發音與表達,但錄音或互相觀摩的方式既耗時又帶有主觀性,老師也難以大量批改。那有沒有更有效的方式呢?莊雅婷老師運用酷AI,學生上傳錄音後,不到一分鐘就能獲得量化評分與回饋,讓口說訓練更輕鬆有效!

用AI練朗讀!科技融入教育提升小學生口語表達力。shutterstock

用AI練朗讀!科技融入教育提升小學生口語表達力。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資訊融入學習:當今普遍的教育新趨勢

「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近期教育現場老師們正在努力的方向之一,而AI技術的應用,如智能教學系統、學習分析等,亦開始影響著現今的學習環境,使學習更加個別化、精緻化。

這些年,以科技輔助教學的例子可說是數不勝數,我們在許多課堂中都能發現科技媒材的加入,從kahoot!、wordwall到Google所開發的各項線上功能,都為課堂帶來多元而趣味的教、學經驗。而AI人工智慧的興起,更是具象化了我們過去對於理想課堂的想像。例如,多年前醍摩豆(TEAM Model)發展出的HiTeach教學系統,便透過課室軟硬體的結合,整合了課堂經營、電子白板、師生互動和學習評量,更能實時分析學生的表現,使教師得以據此調整以發展出更適合班級學生需求的教學策略。

資訊融入教育的主要優勢之一,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AI技術如ChatGPT能夠提供互動性和即時反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與主動性。此外,AI還能支持個別化學習,幫助教師有效率地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風格調整教學內容,提升學習效果。

用「酷AI」練朗讀

112年,臺北市研發的「酷AI系統」在北市「酷課雲教學平台」正式上線,這是一套結合人工智慧和教學的線上軟體。裡頭包含三項幫助學生學習(AI學習小幫手、AI口說練習、AI學習加油站)以及兩項有關教師教學(AI輔助出題、AI輔助作文批閱)的實用功能。

鑑於酷AI推出時我正擔任校內國語文領域召集人,得以在非常早先就在領召研習中認識了酷AI並開始在課堂中運用這套系統,也有了一些使用上的心得和想法。這篇文章將專注於介紹「口說練習」的部分。

酷AI系統。圖片來源:臺北酷課雲

能量化結果的「AI口說練習」

語文教學含括「聽說讀寫」四部分,但教育現場通常更著重於「讀寫」,這可能是因為相比於聽和說,讀寫能力較能客觀的「量化」成分數。不過,當我們反觀每一年的全國語文競賽,會發現「朗讀」、「演說」等項目依然存在,該些賽事對於學生的口語發音、抑揚頓挫的要求之高,顯示「說清楚、說得好」仍是我們期待學生能具備的技能之一

讓學生透過「錄音」練習口說是一種好方法,但這種練習所耗費的精力與時間成本是高的,老師很難經常出這種作業;它可能更適合用來「同儕觀摩」而較不易客觀且大量的「批改評分」。

酷AI在這個部分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我搭配唐詩本、課外文本等讀物,讓學生將朗讀的錄音檔上傳至酷AI,只需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每個孩子就能獲得專屬自己的量化評比與質性回饋,非常快速有效。

酷AI系統評分畫面。圖片來源:臺北酷課雲、莊雅婷

「量化」的目的在於提供學生自我監控的機會

小學的孩子尚未具備高度的理解與轉換能力,質性的回饋對他們來說並不如數字來得直白;有了酷AI的分項評分,他們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在哪些部分做得很好,哪些可以調整。不過我們仍要謹記,將學生學習表現「量化」的目的在於提供他們自我監控的機會,這些數字應該被視為「參考和改善依據」而不是考試成績

對我來說,運用酷AI量化國語文的口說練習對於提升朗讀能力是很有效果的。AI評分系統提供了客觀性,能有效減少評分過程中的主觀偏見;同時AI技術能即時給予學生反饋,幫助他們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優勢與需要改進的地方;此外,系統還能分析全班的口說數據,協助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根據這些數據調整教學策略來搭配學生的需求。這樣的系統不僅提高了教學的時間效率,還能全面評估流利度、正確性及發音等多項口說能力,是我目前發現相當有成效的一種工具。

我想,資訊融入教育,特別是AI的應用,無疑是這個時代提升學習質量的關鍵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應持續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工具,為學生創造更優質的學習體驗。

延伸閱讀

莊雅婷 莊雅婷

莊雅婷

臺北市士林區雨聲國民小學

現職北市雙語教師。大學期間曾赴新加坡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交換,於Jurong Primary School擔任實習教師,返國後考取雙語師資公費生,並曾於暑假期間實習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近年投入雙語教育研究,於領航師培新趨勢「雙語.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後多次參與全國教學設計競賽獲獎,目前也協助國際活動的翻譯工作,並持續在教育圈中當個快樂的小學老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