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拒學問題加劇,政府若無支援政策,在家自學者恐成為失學黑數
孩子的生活看似正常,卻從某天起,再也不願踏入校園⋯⋯「拒學」現象不只出現在台灣,英國最新報導指出,高中以下離開學校、轉為在家自學的學生,近五年增加了六成。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英國政府與學校該如何提供支援與配套措施?

高中以下離開學校、轉為在家自學的學生,近五年增加了六成。然而政府仍未提出有效的支援政策,若家長沒有資源,孩子恐成為失學黑數。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不只台灣,英國學生也陷入拒學旋渦。親子天下最新專題報導顯示,台灣高中職休退學比例十年成長八成;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也引用該國教育部數據,發現 5~16 歲離開學校、轉為在家學習的學生大幅增加,2018 年至 2023 年比率成長 60%,光是 2023 學年就有 12 萬 6100 名兒少在家自學,且愈來愈多父母將心理健康視爲在家學習的主因。為什麼孩子離開學校?在家自學又面臨哪些困境?
為了增加學生出勤率,英國政府從疫情解封以來推出一系列管控政策,包含提高無故缺勤的罰款金額,也禁止學生在上課期間參與抗議、遊行等社會活動。但《衛報》、BBC 採訪的專家和家長多認為,教育部搞錯重點——緩解學生對學校的心理抗拒與就學焦慮才是關鍵。
「心理健康」成為學生在家自學的主因
英國教育部今年二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心理健康是英國在家自學生人數上升的主因之一。除了人生哲學(Philosophical)與生活型態(lifestyle)的理由佔比 24%,心理健康佔比也達 13%,有 11,960 個英國家庭,因孩子面臨心理健康問題選擇在家自學,相較 2022 年 7,281 個家庭,增加1.6倍。另有 40% 被歸類在未知或其他原因。
「英國兒童正在經歷一場心理健康危機。」家庭教育慈善機構 Education Other 主席溫蒂・查爾斯・華納(Wendy Charles-Warner)接受英國公共電視 BBC 採訪時指出,不只學生,許多家長也認為學校沒辦法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在家自學成為最後手段。
學校特教資源不足,家長被迫讓孩子在家自學
「我們擔心,選擇在家自學的學生變多是一種大問題的徵兆。例如,特殊教育資源供不應求、上學焦慮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英國學校學院領導者協會(Association of School and College Leaders)秘書長傑夫・波頓(Geoff Barton)也分析,部分學校的特教資源嚴重不足,且多數學校面臨營運壓力,部分家長讓孩子離校、找更適合的學習資源是顯而易見的結果。
英國教育基金會 Centre For Young Lives 估計,全英國有四分之三在家自學的孩子,離校原因是「沒有得到所需的支援」。基金會分析,這些孩子可能有特教需求或身心狀況,但學校沒有足夠資源支持,適應不良的結果是抗拒上學,最後家長也只好帶著孩子離開校園。換句話說,多數特殊生家庭是迫於無奈才讓孩子在家自學——拒學對家長來說是一場重大的危機,在家自學則是逼不得已的選擇。
孩子突然拒學,家長的感受是「無助與迷失」
英國在家自學生家長史蒂夫・布拉登(Steve Bladon)是一名學校校長,當他發現11歲女兒陷入嚴重焦慮,不願踏進學校,他也感到「無助與迷失」。布拉登接受《衛報》採訪時說,女兒原本就讀的小學規模小,她有很多好友、成績優異。直到學校加設國中部,女兒的心理問題開始浮現。
「她在學校假裝一切都很好,但我們知道她在家不吃飯、不睡覺。不到三個月,她就不去學校了。」布拉登說,家長碰到的困難是,明知學校環境造成女兒嚴重焦慮,但他還沒掌握女兒拒學的原因,又一再被學校警告必須讓女兒持續入校,這讓他感到不被支持,也惡化女兒的焦慮症狀。
布拉登認為,當孩子對學校感到焦慮或恐懼,強迫上學就像強迫他們回去一棟「正在燃燒的建築物裡」,只會讓孩子更抗拒融入團體生活。他最後決定和學校協商,並且帶著女兒尋求心理諮商、轉往申請在家自學,學校才同意讓她繼續持有在學校籍。如今,布拉登的孩子正朝著「每週入校四天」的目標努力。
但布拉登的例子是少數,而非常態。兒童保護律師奧利佛・康威(Oliver Conway)接受《衛報》採訪時指出,許多有問題的家庭是全家上到下、從經濟到身心理層面都出狀況,如果小孩拒學,在家自學也沒辦法得到完善的學習規劃,名義上是在家自學,實則為失學或輟學生。
政府未提供支援政策,在家自學者恐成為失學黑數
從新冠疫情至今,英國的在家自學風氣更為盛行,但目前政府仍未提出有效的在家自學支援政策。《衛報》分析,政府並未針對在家自學提出就學規範,地方教育局也不曾收集輟學、失學兒少的離校原因,社會局也不會因此提供額外的家庭支援,形成無解的惡性循環。
「這些孩子很輕易的就從(社會防護網的)裂縫裡掉出來。」康威說,一位客戶的孩子拒學,原本學校每天都會打電話提醒關注,但等到客戶一撤銷孩子的學籍,過去一年半無論是政府或學校,都沒有人關心過他們在家自學的狀況,若家長沒有資源,孩子就成為名符其實的失學黑數。
民團呼籲政府,儘速提供學習與輔導資源給拒學者
Centre For Young Lives 創始人安妮・費爾德(Anne Longfield )建議,政府應儘速建立全國失學兒童登記註冊系統。上任剛滿百日的英國政府也承諾,會將強制登記失學兒童作為兒童福利法案的一部分。此外,諾丁漢等地方議會也在討論增加醫療教育中心和數位學習課程的補助資金,提供特殊生主流校園以外的學習空間,也緩解家庭自學的壓力。
「無論哪種教育方式,每個父母都應該有機會選擇,找到對孩子來說最適合的教育方式。」華納在 BBC 的採訪裡說道。從增加拒學心理輔導資源、建立失學兒童登記系統,到提供自學家庭學習支持,英國政府的拒學與自學支援政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1、BBC、The Guardian2、英國教育部數據)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