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運動選手,通常也很聰明:體能,也是智慧的一環

靈活的肢體運用與大腦運作,其實有深刻的連結!日本教育專家齋藤孝觀察一流運動選手的表現,也曾採訪許多頂尖運動員,他發現無論是運動、舞蹈或音樂,擅長運用身體的人,往往頭腦也非常靈光。

一流的運動選手,通常也很聰明:體能,也是智慧的一環。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流的運動選手,通常也很聰明:體能,也是智慧的一環。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體能也是「聰明」的一環

觀察活躍的一流運動選手,我總覺得他們「好聰明啊」,怎麼能表現得那麼好呢?身體聽不聽使喚,是受到大腦發出的指令影響;以無法用言語說明的複雜動作掌握使用身體的方法,迅速地採取行動,因應每一秒的情況做出判斷。

我的論點是:「擅長運用身體的人,也很聰明。」不只運動,很會跳舞的人、演奏技巧高超的音樂人,都是聰明的人。

在歌舞伎及狂言等傳統藝術界大顯身手的人,也很聰明。

能靈活地運動身體,自然也能讓頭腦與身體迅速地產生連動,表示神經迴路十分敏銳,頭腦非常靈光。

最近腦科學的研究日新月異,開始從科學的角度以「足球腦」或「棒球腦」來形容運動選手的表現能力及腦力的轉速,社會大眾開始理解到,能成為一流選手的人通常都很聰明。

身為學生,如果能兼顧學習與社團活動自然再好不過。

不過,專心參與社團活動也能活化大腦,該怎麼做才能跑得更快、將球傳得更好、把握機會球、讓身體旋轉得更快……。

能思考「現在該怎麼做」的人,通常能表現得更好。

鍛練身體的時候也是,不能什麼都不想地只是活動身體、讓自己流汗,意識到「現在為什麼要鍛鍊哪邊的肌肉」也很重要。

我很幸運能夠採訪在運動或演藝圈等各界活躍的人,與他們對談,例如在奧運拿下金牌的室伏廣治先生及柔道的野村忠廣先生。

與這些頂尖人物聊天時,發現他們的頭腦真的非常清楚,思路井然有序。

他們很清楚自己現在該做什麼,隨時都在思考「為了什麼而需要什麼」,找出最適合現在的自己的做法,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的課題。

想要進步,需要「品味」與「熟練」。一流選手的品味也許很不錯,但熟練的技術更不是蓋的。

這是將聰明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範例。

*本文摘錄自幸福文化出版《什麼是真正的聰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齋藤孝 齋藤孝

齋藤孝

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

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學程畢業後,轉任現職。專業領域為教育學、身體論、溝通論。《找回身體感覺》勇奪新潮學藝賞,《發出聲音讀日文》系統創下兩百六十萬部的銷量佳績,引起一股日文風潮,生涯著書總銷量超過1000萬本。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