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技巧(下):輕鬆搞定分組後的衝突、溝通、評量

學生分完組後,老師就要面對:小組是否合作順利?組員互相討厭、吵架怎麼處理? Podcast 節目「K歌Su房」的兩位主持人,分別以資深老師和家長的角度,分享當小組衝突發生時,老師可以怎麼做,以及討論分組後續的評量方式,既能減少人際摩擦,又能讓學生有所成長。

處理小組的糾紛,是老師最常遇到、也是最頭痛的問題。本文綜整處理衝突與避免衝突的關鍵技巧,以及分組後的評量方式,迎接師生都開心的結局。Shutterstock

處理小組的糾紛,是老師最常遇到、也是最頭痛的問題。本文綜整處理衝突與避免衝突的關鍵技巧,以及分組後的評量方式,迎接師生都開心的結局。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處理小組的糾紛,是老師最常遇到、也是最頭痛的問題,某某人不聽意見、難相處、雷隊友⋯⋯組員間的各種抱怨層出不窮,往往讓老師感嘆:分組不困難、分完組才難!

在 Podcast 節目「K歌Su房」中,資深國小老師蘇明進(老蘇老師)與親職作家羅怡君分別以老師、家長的角度,道出分組與人際關係相互影響之處與觀察,以及探討老師分組時,可以掌握哪些關鍵技巧,迎接師生都開心的結局。
(更多內容歡迎點擊收聽「K歌Su房」)

用「反向」分組操作:減少人際摩擦

老蘇老師表示,自己會依年級、班風決定分組方式。他舉例一般老師最常用的方法是,假設分六組,先安排六個最有領導力的孩子,分散到各組;第二輪再將能力中上的同學分配到各組⋯⋯⋯以此類推,或者第二輪開始,就由小組長來挑選自己的組員。類似莊越翔老師曾於 Podcast 節目「教育 Know-How」提及的「學生半自主」法。

然而老蘇老師提醒,這種方式的缺點在於,凸顯「優劣階級」感,導致最後才被選到的學生,容易被其他同學討厭。因此,老蘇老師會將順序反過來,先挑選班上六個能力最不足的學生,分散到各組,第二輪再將程度較高的學生分配進去,反向操作的結果會差很多。

分組衝突怎麼辦?讓高成就孩子「有所收穫」很重要

羅怡君提到,分組一定會遇到學生抱怨組員,這時老師通常會怎麼排解衝突。面對這種情況,老蘇老師觀察,通常會提出不滿的學生,分成兩種:

1.很認真的學生
2.爭吵傾向的學生

後者的問題較好解決,他們會表達不想跟誰一組、坐一起,可以提出換座位的要求;也可以拿平時累積的獎勵卡,和其他同學「買」座位換位子。

倘若一組當中,有的同學很認真、有的很不認真,這時老師「任務的安排」就會是一大關鍵。

老蘇老師說:「有沒有讓高成就的孩子得到收穫、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很重要。分組有很多時候,學習高成就的孩子,會肩負很多的壓力,可是其他同組的孩子不夠配合,老師就要調整(任務分配),讓每個人都知道怎麼合作。」

再者,老師要讓高成就的孩子了解,不是只有一味的付出,其實還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助自己的組員,例如:可以學習怎麼教導、領導其他同學,以及從討論中得到不一樣的想法、收穫。

雙贏溝通這樣做:教學生萬用句型「Yes, and」

學生往往因為用字遣詞不夠好、不善言詞,導致溝通過程中容易產生衝突。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發生,羅怡君以家長的角度出發,表示希望學校老師能教孩子,當他們想表達意見,或提出跟別人不一樣看法的時候,可以運用什麼表達方式。

以下舉例因用字不當而容易引發衝突的對話:

甲同學:你的根本超無聊的好不好!
乙同學:才不是,是你的想法太不切實際!(背後的意思:你的想法太有創意,我不理解)

羅怡君示範,學生可以使用「Yes, and」句型,先表示有看見對方想法的優點,再提出加上自己的想法、融合雙方的想法「會更好」等表達方式,達到彼此開心、和平溝通的效果:

「我剛剛聽到你那個想法,
Yes:覺得OOO地方很好(提及至少一個優點)
and:我覺得可以XXX,讓它更好。」

除此之外,當意見不合、吵架的情況發生時,老師或家長應該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是因為什麼,不想讓對方開口、不想聽他說話?是否並不是對彼此的內容有意見,而是對彼此的溝通、表達方式有意見。

分組評量怎麼做?「評分標準」要明確且多面向

羅怡君認為,高成就孩子傾向用作業的成果,來看待事情的結論,藉由分組的過程,或許可以讓他們學到,「自我成長」可以是成績以外的能力,例如:幫助、傾聽。因此,評量標準是可以有很多面向的,這個標準會引導學生怎麼看待小組合作的成果是好是壞。

「所以我會告訴他們評分的標準。」老蘇老師回應,他會有「小組合作」面向的評分,平時積極參與討論、提供意見的學生,都可以加分

若小組最後表現成果不理想,也會請學生把「分工明細」列出來,負責哪些辛苦工作、認真投入的學生,可以額外加分,不算在組別成績裡。

分組報告的成敗關鍵之一:老師是否引導方法

在這集「K歌Su房」的最後,老蘇老師建議,學生在做小組專題報告時,是需要方法、鷹架的。老蘇老師說:「我會花很多次讓學生在課堂討論報告的架構、實作內容,等到完成了一半或三分之二左右,才會請他們自己找時間把剩下的做完。」

他也呼籲,老師要在課堂留時間,幫學生搭起報告的鷹架,引導他們怎麼做,否則一股腦地丟給孩子做,什麼方法都沒有教導,最後的成果可能只會讓老師搖頭感嘆。

享受在合作之中

是老蘇老師認為分組最核心的意義,也是最想讓學生有所體會的部分。

→想聽更多親師溝通的討論,歡迎至翻轉教育 Podcast 收聽「K歌Su房」。此節目由親職作家羅怡君(Kay)和資深教師蘇明進(老Su)主持,用音樂和閱讀照顧聽友、與自己對話,藉由節目拓展思考教育議題的各種面向,每雙週六上線於翻轉教育Podcast。

延伸閱讀

高嫚嬣 高嫚嬣

高嫚嬣

親子天下

媒體中心企劃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