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融入PBL教學法:掌握7步驟3思考,規劃整學期PBL教案

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讓學生跳脫課本,透過研究與實驗提出解決方案,將所學應用到真實世界。該怎麼帶領學生執行PBL?怎麼設計PBL教案?美國教學資源平台BetterLesson分享PBL教案設計七步驟,運用「設計思考」思維,讓高中小教師輕鬆上手PBL。

運用「設計思考」思維,掌握7個步驟、思考3個問題,老師也能輕鬆設計PBL教案。Shutterstock

運用「設計思考」思維,掌握7個步驟、思考3個問題,老師也能輕鬆設計PBL教案。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 什麼是「設計思考」?怎麼應用?
  • 簡單7步驟,規劃 PBL 教案
  • 關鍵3問題,審視教案可行性

什麼是「設計思考」?怎麼應用?

將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融入 PBL 教學法 是由 BetterLesson 內部教學教練克里斯塔爾‧班克斯頓(Krystal Bankston)提出。設計思考強調以終為始,從「想達成的目標、想獲得的體驗」開始規劃,逆向思考並訂出流程框架。

舉例來說,我們在安排旅行景點時,如果想要感受寧靜、無壓力的氛圍,會選擇鄉下農場或無名海灘;如果想要具有教育意義、想要多學習體驗,可以來一場都市之旅,參觀博物館、畫廊等。無論哪種方式,從「想得到什麼」出發,規劃旅程都會變得更輕鬆。

以終為始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 PBL 教學法。克里斯塔爾建議,教師要先想好「這學期要教會學生的知識技能是什麼」,從中找尋對應的社會議題、日常主題。如果一開始就直接讓學生自主發想、提出有興趣的生活議題,在缺乏引導與先備知識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陷入慌亂,或者無心於自己提案的主題。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365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游昊耘 游昊耘

游昊耘

翻轉教育特約編譯

前親子天下編輯、前聯合報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