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高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最後一哩路:關於「學習歷程備審資料」

技術型高中(原稱高職)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怎麼做?在選擇甄選入學管道時,除了要先彙整學習歷程檔案資料,還要完成「學習歷程自述」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大安高工陳櫻仁老師為文逐項分享技高學生在製作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學習歷程自述等製作重點,提供有需要的師生參考。

技高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最後一哩路:關於「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技高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最後一哩路:關於「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本文重點摘要

技高學生在四月底完成了統測考試,在五月十六日分數公布後,可以選擇甄選入學和登記分發兩種主要管道入學,近幾年來甄選入學的比例逐漸拉高到六成,藉由甄選入學的學生大約在七月中就可確定自己未來四年的「歸宿」。

在選擇甄選入學管道的同時,我們也要先行彙整目前的學檔資料,並且完成高三所要備齊的「學習歷程自述」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將高中三年所學的知識技能和個人擁有的能力特質做最後的盤點,才算完成甄選入學所要求的「學習歷程備審資料」。

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包含下列幾大項內容:

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接下來,我們來逐項確認要準備的內容:

A、修課紀錄

應屆畢業生由學校上傳,不須額外準備。

修課紀錄

修課紀錄。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B、學習成果

可分為 B-1 專題、實習科目和 B-2 一般科目,大部分學校要求各一件,其中,「專題製作」是教授最想看到的學檔內容,一定要準備;專題中的「分工表」及「貢獻表」,可以看出在小組你的表現;最後對於專題的「心得反思」則是可以展現你對專題的全盤認識和未來展望,更蘊藏你在這個專業的潛力。

專題學習歷程檔案

專題學習歷程檔案的文字內容。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B-2 內容受限於只能上傳該學習的科目,如果還有高三下的實習或一般科目,也可以在學期最後做最後整理,在高三製作學檔時,因為有前兩年的學習經驗,相信在課程的理解和反思都可以更臻成熟 。

學習歷程檔案的架構

學習歷程檔案的架構。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C、多元表現

C 為多元表現,舉凡不屬於課堂課程內容,包含自主學習、社團參與、幹部競賽、檢定證照、公共服務等,都可以算是多元表現的內容。

多元的內容因為項目很多,有些項目因為時間較長、活動較複雜,可記錄的學檔素材很多;但有些項目較為簡單,至少需要紀錄前言(該項目的概述或參與動機)、該項目進行流程、對該項目的心得反思。

多元表現學習歷程檔案的架構

多元表現學習歷程檔案的架構。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D1、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相較於 C 多元表現的單項寫法,D-1 的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就是 C 多元表現的每個項目做一個橫向的串聯。

每個不同的多元表現都可以呈現每個人的「個人特質」,甚至可歸納出共同的部分, 像是自主學習或擔任幹部,可能都需要規劃能力;社團幹部和公共服務,也都需要有人際互動或熱心服務的特質,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就是將這些共同的特質歸納出來,並且和自己未來要就讀的科系互相呼應,讓教授了解你的個人特質為什麼能適合該科系。

在 D-1 的內容中,其實可以將自己的「特殊亮點」寫出來,有學生會用最近很火紅的 MBTI 來強調自己的個人特質;有人會記錄高中三年某些特別的記憶點,來說明自己對就讀科系的野心;還有人寫自己的「三長兩短」——三個長處、優點和兩個短處、缺點……,利用一些小巧思,呈現自己的「特殊兩點」,就能讓教授一點就看到你的與眾不同。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的架構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的架構。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D2、學習歷程自述

最後一份 D-2 學習歷程自述的部分,可說是集大成的檔案,在這份檔案當中,學生們將高中三年做一個完整的盤點,並且對自己做一個全面性的反思。在學習歷程自述中,為了讓教授更快的了解你,可以附上一份有照片的「個人簡歷」,並且將自己過去三年的學習成果和多元項目,利用表格化呈現,讓教授了解你在這兩大部分的經驗。

在這部分,也可以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一樣,藉由一開始的「精彩亮點」來展現自己的特點,不論加入自己的興趣測驗(多半在高一生涯規劃課施行),或是針對個人的 SWOT 分析,都可以快速呈現你的特質,如果還能盤點自己三年學習到的知識能力和多元表現能力,並且加上反思,一定能讓教授在最短時間掌握全方面的你。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校系有就讀動機或讀書計畫的要求,也有校系自己要求的提問或自傳,這部分就得視其要求做「客製化」的學習歷程自述,可千萬不要一份打天下,都是用同一份去不同校系喔!

學習歷程自述的架構

學習歷程自述的架構。圖片提供:陳櫻仁老師

最後,在學習歷程檔案製作的過程中,請容許老師再做一個小小的提醒。

或許同學們會藉助 ChatGPT 來擬訂大綱架構,也或許同學會參考以前學長姐的學檔內容,但請務必注意,學檔就是你的「個人品牌」,整個學檔的內容並非要顯示學生多厲害或多成功,而是呈現每一個學生的「獨特的素養——帶得走的能力」,在進入大學後,這些能力才能幫你學到每個科系更專精的知識和學問。

除此之外,學檔內容更可能牽動面試時教授要詢問你的問題,所以熟悉自己的內容,並且掌握自己「獨特的素養」,才能讓你這個「個人品牌」在甄選之路閃閃發光喔!

延伸閱讀

陳櫻仁 陳櫻仁

陳櫻仁

教師

大安高工國文科教師,擔任多年導師,是個熱情溫暖的老師。擅長國文科素養命題,簡報製作教學指導及學習歷程檔案指導與教學分享。喜歡陪伴學生一起在各領域學習成長,探索這個世界的各種可能性,讓自己成為豐富的人!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