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生朗讀 再大都不嫌晚、嫌多

上一次為學生、為孩子朗讀,是在孩子幾歲的時候呢?其實,即使孩子已經識字,可以自己念出聲或靜靜地自主閱讀,仍喜愛老師為他們朗讀一段書。這不但能拉近學生間的學力落差,還能帶給他們許多學習、成長、情感上的收穫。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家長或老師,要朗讀、出聲「唸」書給孩子聽,到幾歲呢?相信多數大人在孩子逐漸識字後,就會慢慢地開始與他們共讀、或讓他們試著自己獨立閱讀。

共讀或自主閱讀,都是非常好的活動與學習策略。不過,關於「閱讀」的研究,持續有新的發現。愈來愈多學者、教育工作者鼓勵,即使孩子漸漸大了,也繼續為他們朗讀,可以增進他們的閱讀能力與樂趣,同時培養深厚的關係。

美國專業教育媒體《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彙整了相關的研究與教育現場的經驗指出,朗讀給孩子聽,不只給孩子好的起跑點,更是沒有終點的學習策略。

眾所周知,大人為嬰幼兒朗讀的好處多多,也是閱讀能力的重要基礎。但老師們可不能假設每個父母都會為孩子這麼做。事實上,這一點的落差很大。根據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的早期兒童長期研究,在一萬名四歲孩子中,有25%從來沒有人為他們朗讀過,另外25%每周只有人為他們朗讀一、二次。

為孩子朗讀好處多多 無年齡上限 

多數孩子到學校渴望學習,所以,在他們入學後繼續為他們朗讀,可以彌補他們的閱讀能力落差。只是,即使老師們肯定為孩子朗讀的好處,也不見得會想到要優先這樣安排。葡萄牙針對一到四年級老師的研究發現,他們百分之百認為,為學生朗讀、唸出書的內容是重要的,而且有45%認為這非常重要。但是國際掃盲協會(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的調查卻發現,連能夠安排學生每天獨立閱讀一小段時間的老師,都只有33%,更別說為孩子朗讀了。

《教育周刊》也分享第一線的經驗,為學生朗讀,有哪些收穫:

  • 增加孩子的字彙量與各種背景知識。
  • 孩子會更喜歡閱讀,享受其中的樂趣,並培養終生閱讀的興趣。
  • 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亞特蘭大月刊(The Atlantic)曾報導,小學老師福樂(Deloris Fowler)在為三年級的同學朗讀故事書時,學生們都聚精會神,比聽語文課教科書的課文要投入許多。當她完成規劃預設的朗讀量時,學生還意猶未盡,希望她繼續讀下去。
  • 孩子喜歡聽大人朗讀,也喜歡輪流朗讀,深化情感。八年級的老師托雷斯(Christina Torres)告訴《教育周刊》,面對這麼大的孩子,她會自己先讀一段,然後讓學生也輪流各讀一段。結果,孩子不但很喜歡且深入參與,還會在老師喊停、告一段落時說不,主動要求繼續讀下去。在朗讀活動中,大家也一起醞釀、營造群體感,彷彿用朗讀經營了一個緊密的社群。

《教育周刊》報導,可惜的是,當孩子愈大時,多數老師就愈不會對他們這樣朗讀,而是用比較多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的形式代替。自主學習與閱讀探索有很多優點,但其實老師還是可以挪一點時間,對孩子朗讀,讓學生一起參與、輪流讀,把這當成另一種班級經營與教學活動,讓孩子有更多一同學習的樂趣。

(資料來源:教育周刊研究門百萬字彙落差論文

延伸閱讀

黃敦晴 黃敦晴

黃敦晴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特約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