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該如何學好外語,讓學習更上一層樓?

目標當運動員或就讀體育班的學生,由於需兼顧學業、訓練、比賽,如何有效學習是很關鍵的!其中外語學習也是許多運動員都分享,學習外語,特別是英語,對運動員的訓練至關重要。曾荃鈺老師與歐嘉竣於《隱形賽局:揭開運動產業議題的真相》書中分享許多運動員的外語學習方式,了解如何更有效地兼顧學習和訓練。

運動員如何有效學好外語?圖片來源:《隱形賽局:揭開運動產業議題的真相》

運動員如何有效學好外語?圖片來源:《隱形賽局:揭開運動產業議題的真相》

「為什麼要學語言?懂得一種外語,就能看懂一群人的內建系統。」
一一作家 褚士瑩 

「桌球教父」莊智淵在國外比賽時的賽後訪問,被許多球迷發現,面對媒體訪問,莊智淵可以用全英文受訪,對答如流,過程中也完全不需要翻譯。其實從十歲開始,莊智淵就時常征戰國外,因此他的英文會話能力較強,而且各國的英文腔調他都聽得懂,也能用簡單的語法與非英語系國家的人溝通,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被使用的語言之一。

然而,學習語言需要時間,以及持久的心態,一般的運動員在大運動量的訓練後,是否還有時間與精力學習呢?要做的話又應該怎麼做才有效率?

運動員一定要精進外語嗎?有哪些必要學習的理由?

我們可以來對照一下三位運動員的例子,冬奧滑雪選手文彥博、網球名將盧彥勳和跆拳道品勢選手李映萱都曾經分享自身外語學習的經歷,我們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文彥博在圓桌體育大會上分享,滑雪是一個外來的運動,因此很多的裁判術語、器材、操作動作等都是英語,而語言也是文化的載體,了解語言就是了解文化的關鍵途徑,學習外語,特別是英語,對運動員的訓練至關重要。想要精準地掌握訓練要點,迅速做出反應,直接度以及精準度都不可或缺。他表示,體育不僅是一種競技活動,更是一種文化,而語言正是我們理解這種文化的鑰匙。文彥博認為,運動員雖然花費大量時間在訓練和休息修復上,但並不應該成為放棄學習外語的理由。積極地學習外語,不僅有助於與國外選手、教練交流,還可以與防護員溝通。即使不能流利地表達,努力學習單字也有極大的好處。

盧彥勳也曾分享,十四歲時,他入選國際網球總會 ITF(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青少年隊,獲得免費到歐洲訓練、比賽五周的機會。但那時的他,連「Rice」都不會說,打電話向媽媽哭訴,一個多月電話費就花了台幣四萬多元,除非有附圖片的菜單,否則根本看不懂,又不好意思開口問。有時看得懂「Pizza」、「Pasta」大類,但什麼口味、配料完全只能用猜的,「運氣好的時候,點到合口味的,就能大快朵頤一番;猜錯的時候,來的東西不對味或不敢吃,就難受一整天。」

李映萱則分享,她的目標是環遊世界,通過跆拳道認識更多的外國朋友。李映萱在學業、訓練和比賽之間忙碌,但透過參加國際賽事,感受到了與其他國家選手分享生活的快樂與滿足。因此,她參與了全球講習、論壇、交流訪問等活動,這些經歷都在不斷豐富她的人生。

不論是哪一位運動員的分享,都突顯現出學習外語的重要性,語言就是一種必要技能,能夠讓運動員在國際舞台上更加自信、更有競爭力。正如文彥博所説,語言是一把打開各種大門的鑰匙,這些路都將帶來我們意想不到的成就和機會。因此,學習外語絕非可棄之選,而是追求卓越的必經之路。

政府一O八年提出「二0三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雙語教育要如何跟運動員做結合?

語言就是我們理解體育文化、增進競爭力的鑰匙,而且學習其實不需要專門的訓練場地,只要有一台電腦,就能在廣闊的網路世界中尋找寶藏。

運動員學習語言,是為了能在國際賽場上走得更快更遠,文彥博指出,雖然我們日常是用中文來交流,但在全球化的世界,了解國外資訊至關重要。他強調,教練扮演關鍵角色,就像是指導員引導滑雪運動員在陌生的環境上練習,教練本身需要願意自己先學習國外訓練方法,以確保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不至於出現誤差,這就需要外語能力。

為了打造雙語環境,提升教練和裁判的英語能力,體育署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使他們能夠應對國際競爭,包含輔導各單項運動協會在教練和裁判講習會中,加入專業英語術語的學習,而這樣的改變,就像是提供了一幅標誌清晰的滑雪地圖,讓他們更清楚地掌握方向。

正如滑雪需要選手迎接挑戰,競技運動的發展也需要不斷與國外選手、教練和裁判交流。運動專業英語能力能夠讓我們更精確地理解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進而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因此,我們可以邀請我們國內優秀的選手、教練和裁判,就像是在滑雪場上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滑雪經驗一樣,透過親身經歷,向我們傳達英語在參加國際賽事、與國外夥伴交流方面的重要性。通過學習外語,才能有不斷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巔峰的能力,與國際接軌,實現更多的運動夢想。

運動員要兼顧訓練以及外語學習,有哪些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國外的月亮比較圓?但會不會連外國的月亮怎麼說都不知道?每個國家都有專屬於自己的運動文化,在新的文化和語言環境中,運動員可能會感到焦慮或不安,他們需要學會如何適應和克服這些情感上的挑戰。

文彥博分享身為教練,任務就是需要訓練出參賽選手,而選手需要對於每個訓練項目甚至動作應該要有更深入的理解,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回到運動員自身的動力,教練要做的不是壓迫他們去執行,應該是讓他們在生活中產生自發力,在非訓練時間自主學習,要達成這樣的效果,教練需要練習說故事,啟發選手對於語言訓練學習的動機,例如分享自己在國外比賽的趣事,同時,教練本身也要對學習資源有理解,知道要去哪裡搜集資源,再提供建議給選手,包含觀看外語勵志影片都是很好的方法,加上現在媒體傳播更加發達,Netflix 以及YouTube 也都是很好的媒介,綜合起來,在教學上就能開啟學生的求知慾。

詩菲麥線上家教創辦人黃后分享,外語學習最重要的是為自己創造全外語的環境,例如可以將手機或是通訊軟體設定成英文的介面,如果覺得自己還無法達到自學的能力,找一個夥伴或是老師教你使用對的工具以及方法,可能都能更事半功倍,他也推薦劍橋大學發行的網路字典,可以完整理解發音以及字義。他表示,外語學習其實分為輸入以及輸出,而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輸入方法,運動員可以去觀看 CNN Sport,除了文字還有附帶影片,一天五分鐘,每天挑五個單字記在筆記本上,一個月就能積少成多累積一百五十個單字,關鍵在於願不願意開始做學習外語這個動作,如果可以,教練與選手一起規劃學習計畫果會更好,每天累積聽、說、讀、寫,不拘時間多少,從輸入到輸出,就可以建構出一套完善的外語學習系統。

運動員的時間有限,具體來說該如何分配學習英文的時間?需要持續多久呢?

文彥博分享,自己是一個生活化的學習者,加上自己的比賽常常在國外,他有更多機會可以讓自己沈浸其中,但不是每個運動員都有這樣的環境,如果需要建構出一個環境,他覺得娛樂是最好學習外語的場域,因為自己非常多英文的學習都是在玩電競中自主學習而來,如果能把自己的娛樂時間都跟外語學習融合再一起,就能打破訓練跟學習之間時間分配的問題,沈浸式的學習也許會在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但相對於二分法式的學習,會相對能接受,睡前一兩小時的娛樂時間累積下來,也會是非常可觀的累積。

以李映萱為例,他曾經分享說,「當時不太敢主動跟美國選手聊天,擔心他們講太快跟不上、聽不懂,會很緊張。」每當有美國選手攀談,她就會試著聽關鍵字,真的聽不懂會請對方放慢速度,聽不懂的字她會請對方說明,這時美國選手就會化身為「人肉版英英字典」,幫她解釋字義。經過多年的賽場英文交流,李映萱的英文能力不斷進步,後來更是完全聽得懂,還被美國選手稱讚。「我會為了出國比賽、參加講習而準備相關的英文單字,或是事先想好要提問的問題並模擬對方可能回應的答覆。」李映萱舉例,國際賽場上大多會聊到幾大主題,分別是這次的比賽表現如何、是否有受傷、如何訓練備賽等,都是可以事先準備的。

圖片來源:《隱形賽局:揭開運動產業議題的真相》

能預期的是,運動員因為訓練計畫上可能產生疲憊,但如果要提升自己的外語能力,黃后也提醒,可以學習把每個目標切分成小任務,減輕挫折感,以免因為持續的挫折而無法持續下去,畢竟語言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是短跑,更像是一場人生的長跑,持續走下去就能收穫成果,立竿見影。

*本文摘自《隱形賽局:揭開運動產業議題的真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隱形賽局:揭開運動產業議題的真相

延伸閱讀

曾荃鈺 曾荃鈺

曾荃鈺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廣播及 Podcast 節目「空中荃運會」主持人,英國博贊亞洲心智圖法授證輔導師,AL加速式學習法認證,臺體大兼任講師,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左手畫心智圖,右手寫視覺記錄,臺藝大圖文傳播研究所畢業後,主持體育節目「空中荃運會」入圍兩屆金鐘獎,創辦線上運動生涯教育學院,用心智圖與互動式課堂陪伴運動員探索生涯,著有《場外人生:運動員送給迷惘的我們20種力量》。

曾荃鈺老師手把手教學!「超強心智圖」線上課程
歐嘉竣 歐嘉竣

歐嘉竣

校外體育系共同創辦人

校外體育系發起人,政治大學地政系畢業,同時也是男子桌球隊隊長,曾任職於運動行銷公司、立法院,大學時期接觸到「品格籃球」而開始關心運動員或喜歡運動的族群,發起「校外體育系」平台,透過校園職涯講堂、體育活動舉辦,倡議讓體育成為生涯的一環,幫助體育愛好者能拉近與真實運動產業的距離。現職: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祕書、業餘桌球選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