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師情緒消耗的因素之一:強忍焦慮,使自己成為壓力鍋

讓我們不堪負荷的「內耗」是怎麼發生的?人又是如何以情緒消耗自己和旁人及環境?蘇絢慧心理師在《擺脫情緒消耗》一書中,區分了三個因素來讓大家了解,本篇將介紹其中一種因素──「強忍焦慮,使自己成為壓力鍋」。

生理和心理承受壓力且是過度負荷的壓力時,是焦慮感最高的時候。(圖/shutterstock)

生理和心理承受壓力且是過度負荷的壓力時,是焦慮感最高的時候。(圖/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台灣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

活在現代,似乎很難遠離焦慮。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人為情緒而苦,每六個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活在快速、充滿競爭壓力,且必須要不斷因應變化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不同的社會角落及社會位置的人,恐怕很少有人不焦慮的。

焦慮的形成,在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還有生活型態方面,都有其影響因素,是複雜的綜合性情緒症狀,無法簡易的單一歸因和解決。

生理和心理承受壓力且是過度負荷的壓力時,是焦慮感最高的時候。因為擔心無法面對和處理,因為擔心許多無法控制的未知發生,且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可怕的後果,都是引爆焦慮的組成物,其最主要的煽動成分就屬於「非理性信念」,一種深藏在我們潛意識中不知來源的可怕念頭、極端念頭、偏執念頭、暴力念頭,使我們被這些念頭操縱、控制、強迫等,也無法抑制與終結這些念頭的啟動。

焦慮的反應

被焦慮宰制的人,最明顯的反應,包括無法停止說話,滔滔不絕,無法暫停也無法聆聽;再來是身體的躁動,無法靜下來什麼都不做,反而走來走去、動來動去;最明顯的是思緒,無法停止轉動的紛飛念頭和想法,像是強迫進行思考,無法暫停思緒,而想法上多為不理性的二分法,缺少彈性的空間,要自己「非這樣不可,否則就會那樣」等負面認知。

如果,可以好好了解焦慮的歷史,那麼每個人會感覺到焦慮,以及被焦慮綑綁的原因都不盡相同,但研究文獻上,許多的討論會溯及到一個源頭的問題:「依戀關係」的形成模式。依戀關係是我們幼年(尤其是人生前五年)很重要的需求,也是必須發展的關係能力,此依戀關係確保我們的生存安全、確保我們可以得到情感慰藉,也確保我們在這世上有所歸屬。

但是,若這一份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依戀關係品質是脆弱的、不安全的,甚至主要照顧者本身即有焦慮症狀,那麼,孩子在未能充足感受到安穩依戀的情感照顧下,日後要面對更大的生活挑戰及現實問題,就更容易感到不自信、不安及無助感,這些內化而來的「負面自我觀感」都會再演變為日後的「焦慮體質」

自尊的程度與穩定狀態,與焦慮的強度有關聯

除了依戀關係的品質與模式的影響,另一個被討論的影響因素是「自尊」,意即自尊的程度與穩定狀態,會與焦慮的強度有關聯。低自尊與自尊不穩定,都是對自己的價值感不確定,還會出現打擊及挫敗自己的傾向,無法建立自我效能,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因此遇事時,就容易感到慌張與緊繃,感到難以掌握自己,也難以掌控外境,內外夾攻,內憂外患,以致身心俱疲。

焦慮,是一個非常複雜且龐大的議題,從存在議題來討論的心理學家或心理治療師也不少,焦慮也可說是一種「存在狀態」,對於存在的情境感到焦慮,像是對孤獨感的焦慮對於中年空巢期的焦慮、或對於自己生涯發展未知的焦慮,以及對容貌及年紀感到的焦慮。結婚前、生孩子前後、轉職前後,這些人生的轉變期,也都是焦慮好發的時期。總括來說,人只要活著,在一生當中,都必定與焦慮交手。

若深入焦慮,會發現焦慮其實是外顯的表層情緒,加上非理性思考的混合體。穿越心理防衛層,就會發現焦慮的核心情緒是恐懼與不安全感,這是生為生命,知其生存具有各種威脅與危險的生物本能,卻因為活在文明社會,這個具有工業、商業運作的大環境裡,把人視為工具般的利用和操作,身為大規模社會運作一份子的我們,理所當然也必須學會適應社會規則和規範,包括熟稔生存的社會法則,必須克制衝動不安的恐懼,同時壓抑內心各種對未知的害怕,讓自己必須要迎頭趕上各種社會制度下的競爭、比拚,好讓自己可以活下去。

我們以為這是化解自己內心深層的不安全感和恐懼的方法,卻反而使身體像一個壓力鍋,只能把各種非人對待與背離自己意願的社會情境,強壓進自己的身體,讓身體像是一個封鎖體,鎖住那些難以忍受的負擔、壓力。

在現代化充滿各種比較、比拚、競爭的壓力環境下,幾乎人人難逃焦慮的宿命,不論是小孩、青少年、中年或老年人,不分性別、區域,活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成為生而為人的必然經驗。

焦慮的好處與壞處

但我們也不需對焦慮抱持全面否定與抗拒的態度。焦慮,發生於我們身上,仍有其重要的意義。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所著《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 )認為,焦慮有它毀滅性的部分,但也有建設性的部分,我們可以探討「焦慮的意義及它對人類經驗的價值」。

羅洛.梅對「焦慮」的研究中,檢視不同的焦慮理論,也挑戰當時「精神健康就是沒有焦慮」的流行信念。他引用齊克果的主張,認為焦慮是「良師」,只要當新的可能性浮現時,焦慮就會在那。這些思考點出一個當代研究幾乎沒有碰觸的主題,那就是「焦慮與創造力」的關係。

換句話說,你焦慮時可能至少面臨兩個處境或情況:

一、你想要改變,不想再日復一日的過下去,雖然還不知道要改變什麼,但你體內和心智上的焦慮,可能都對現在的生活忍受到極點,有種「再這樣下去就要崩潰」的感覺,這時你的焦慮會非常沸騰,大腦會像失火的感覺。

二、你已經突破第一點的情況,真正開始朝向未知的新穎選擇邁進,這是前所未有的經驗,是你人生的冒險與突破,也是你人生的開展,但由於一切是新的,你的熟悉與掌控感是低的,因此你的焦慮也十分沸騰。

如果,你能從焦慮的正面意義著手,去探究你焦慮的各種因素,不論從認知著手、情緒感受著手或從日常生活作息觀察,甚至是你的人際關係型態,你會對自己的焦慮有新的理解,會發現你的焦慮在說:「不能再這樣過下去了,你需要改變!」

試著從焦慮的發生,慢慢練習去聆聽,想像這是一位很為你擔憂、名為「焦慮」的好朋友向你提問,那麼,從問題來思考,你可以問自己:

1.如何改變?做些什麼、少做些什麼,焦慮可以趨緩?

2.如果焦慮在說:「我現在的生活有些受困、有些瓶頸?」那會是什麼?

3.焦慮在告訴我,或試著讓我了解自己真心想要的生活,那會是什麼?

簡單來說,

焦慮可以耗損人的身心資本與資源,也可以成為改變生活狀態的引擎。

然而,究竟讓焦慮耗損我們或讓焦慮提升我們,取決於自我意識和自控的力量,當然,這還是需要回到一個根本問題——你是把自己當作工具使用,還是把自己當作生命來關愛?前者會讓你忽視自己,後者會讓你深察自己。

親子天下出版《擺脫情緒消耗》蘇絢慧著

親子天下出版《擺脫情緒消耗》蘇絢慧著

親子天下出版《擺脫情緒消耗》蘇絢慧著

親子天下出版《擺脫情緒消耗》蘇絢慧著

*本文摘錄自親子天下出版《擺脫情緒消耗》,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翻轉教育最新活動:人累心更累—教師的情緒消耗和疲倦,如何化解?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獻給老師們最暖心的線上講座】

心好累?情緒不停觸發是身心疲憊來源,要能給自己一個安心的內在空間,情緒界限和情緒空間是重要關鍵。

本場活動將以教師常見問題切入,例如常見的親師生三方的溝通消耗、行政的壓力等等,並提供具體建議。(購買講座即贈一本《擺脫情緒消耗》)

點擊圖片前往了解

延伸閱讀

蘇絢慧 蘇絢慧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華人社會深受信賴的諮商心理師、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社工師、諮商心理師高等考試合格。 專業助人經歷超過25年,曾任醫學中心專任社工師及諮商心理師,兼任於大學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社區諮商機構。 著作甚豐,已出版如《擺脫情緒消耗》...等28本心理療癒議題書籍。 Facebook粉絲專頁【蘇絢慧分享空間】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