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會永遠有趣沒壓力!3面向陪孩子學習壓力管理,維持學習動機

為了讓孩子「快樂學習」,父母努力幫孩子找各種有趣的課程、說自己對成績「沒有標準」,孩子卻還是壓力山大?心理師分享,引發孩子學習熱忱固然重要,但維持學習動機不能只靠興趣。父母可以誠實與孩子表達自己的期待,而真正協助孩子克服難關的關鍵,其實在於「壓力管理」⋯⋯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小柔的爸爸不希望很早就扼殺了小柔的學習興趣,一直很努力地為小柔尋找那些標榜「有趣」、「快樂」的美語學習課程。初期小柔還會很開心地分享上課的互動。可是過沒多久,小柔返家的臉開始垮了下來,爸爸看著,心也跟著往下沉。

終於,小柔開口抱怨:「我不要去學了,好無聊,我沒興趣。」爸爸好說歹說,小柔卻越來越抗拒,最後甚至開始哭鬧起來。無奈的爸爸只好再找下一家更有趣、更活潑的美語機構,內心祈禱小柔這次能撐久一點。

再看一個例子:

阿順的媽媽總是跟他說:「我對成績沒有要求,不要有壓力。」但看到阿順在玩,卻常忍不住、不悅地說:「你有時間,為什麼不去念書?」

阿順在心裡滴咕:「不是說沒要求,為什麼我不能想學多少就學多少?這樣要求念書一定有壓力阿,媽媽根本是騙子!」

找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引發孩子的學習熱忱很重要,但維持學習動機不能只靠興趣。因為無論是怎樣活潑的學習方式,一定有孩子會覺得無聊的部分。像是動筆寫作業、複習教過的內容、反覆背誦、考試測驗⋯⋯無論你多努力讓多少科目變得有趣,一定有孩子覺得不有趣但還是得學習的科目。

如果大人太過糾結於孩子口中的「有趣」、「興趣」,就容易迷失在課程教材選擇裡,但真正協助孩子克服難關的關鍵,其實在於壓力管理。

許多父母內心是希望孩子可以沒有壓力的學習。但只要內心有成績標準,就一定有相對的壓力。(除非孩子隨便學學,考出來的成績輕鬆就在你要求的之上)

我們真的希望孩子「沒有期待、不要有壓力」嗎?

你可能會說:「我的內心沒有期待、沒有標準。」
但孩子考出20分的段考成績,你的眉頭還是會皺起來。

你說:「考差就算了,至少要把錯的地方搞懂。」
孩子其實從你失望的表情就知道一切了(孩子很敏感的)。

你不是沒有標準,考20分你會失望,就代表你不能接受這個分數,就代表你內心的標準一定在20分之上。否則20只是個數字,看到為什麼會皺眉呢(這是騙不過孩子的)。

你可能會說:「我是真的沒有期待啊,但考20分這是什麼分數,能看嗎?」
我會建議:與其要孩子猜,不如你直接跟孩子說明白,你覺得OK的分數至少要幾分。

你可能還想說:「我沒有要求孩子要一直念書,但如果他沒有一直在玩,稍微看一下書,至少會及格吧?」
那你就直接跟孩子說你的標準就是60分。
否則孩子一定會覺得你說的「沒有期待、不要有壓力」根本騙人。

考60分,就是有達到60分所需要的壓力和努力。

所以,不要再對孩子說「不要有壓力」又同時介意他的學習和成績(除非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已經超出你對他的期待,你希望他不要逼自己太緊)。不然這句話真的是說給父母自己心安而已,意即:內心不想成為一個帶給孩子壓力的父母,但事實上壓力已經傳達給他了。

比起不要有壓力,有明確的標準目標(例如:60分),再來協助孩子一同管理與因應伴隨出現的壓力,會更加真誠和實際。

而且這個標準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藉此訓練他的責任心與計劃能力。(看更多:如何不讓親子商量成「詭辯」?你該注意的是商量「時機」

於是,身為大人,我們接受「學習不會永遠有趣、永遠沒壓力」這個前提,我們需要的,是和孩子一同學習壓力管理。

壓力管理能讓孩子穩定在學習的路上,更能維持學習興趣的火苗。

學習壓力管理的重要3面向

學習上的壓力管理,至少跟三者有關:

1. 挫折容忍和情緒穩定度

學習一定會有不如己意的時候,學習也難保一定都能在好心情下進行。

當學習開始遇到挫折時,如何更平靜的因應,或更快收拾好低落的情緒、重新面對困難,而不致落入傷心崩潰或怒不可遏,不讓自己的心情起伏像雲霄飛車,一時興致沖沖下一刻又立馬放棄。

情緒穩定的孩子,能持續迎接不同的學習挑戰、保持穩定的學習步調;情緒不穩定的孩子,稍有不如己意的狀況都可能變成壓力,壓力容易快速累積直到爆錶。

2. 作息和健康

人的精力有限。當人在疲累、精力低落時,效率不好,厭煩的情緒會快速飆高。而精力跟睡眠作息、飲食、運動、健康,息息相關。

這倒不是說,為了學習,要吃的超健康或睡得超多。而是在提醒我們去留意,孩子如果常在抱怨累、身體無力,就要去看看是哪些地方出了狀況。

尤其一天之中多數孩子可以正常因應的時間點,但自己的孩子卻已疲憊不堪,就要檢視孩子平時的能量是否儲備不夠,或是都耗費在哪些人事物上了。

3.學習習慣

人在進入較長時間的工作學習狀態前,常需要一點熱機時間。

沒有養成習慣的人,每次面對學習,都像在面對一個新的困難任務,內心會有抗拒、痛苦的感受。一旦處在這樣的狀態,就要花費很長的熱機時間才願意去面對。而壓力常來自於「眼看自己遲遲沒有動作,內心卻上演各種掙扎小劇場」的焦慮之中。

換言之,只有開始行動,壓力才能真正開始緩解。

養成習慣,就是幫助自己「先做再說」。減少行動前腦袋和情緒空轉的時間,焦慮就會趨緩,無力感也會跟著減輕。(關於情緒穩定、作息健康、學習習慣,坊間都有專文可以參考,本文篇幅有限就不在此多述)

看到這裡就可以明白,壓力管理和許多層面都直接相關。

有的孩子,許多科目都會讓他感到壓力龐大。

如果他沒有智力或學習障礙問題,也沒有一開始學習程度落後太多的情況。就有可能是挫折容忍和情緒穩定度有狀況,使他很容易因為情緒高漲(或低落)就打壞自己的學習動機,這需要心理輔導的幫助。

什麼時候可以「放棄」?

最後要討論的是,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放棄他們口中「好無趣」、「好痛苦」的科目?

這其實要回到大人自己內心對孩子的期待究竟到哪裡,大人自己要很清楚。

有的人認為,至少小學每科都要80分,上國中以後才能考慮放棄某些學科;有的人卻認為,國中至少每科都要及格,高中分組再來討論;還有人認為語言才是最重要的,小學英文就要打好底子,其他可以隨便;或是只要孩子產生任何抱怨,你什麼都可以放棄,只要孩子快樂就好(這也是一種選擇)。

大人清楚自己的期待之後,剩下的就是從壓力管理去努力,看看跟孩子能一同努力克服到哪一步。

假如你和孩子都努力過了,孩子仍是很痛苦,不如就放自己和孩子一馬吧。現在無法更進一步的學習,不代表往後的人生沒機會開竅。

至少在現在,你的強逼只會帶來反效果。

唯有兩人關係不再緊繃,才有機會看到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

林維信 林維信

林維信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專長學齡兒童與青少年諮商、戲劇療癒方案、人際議題,經營粉絲頁「自發性與療癒-林維信心理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