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後記:每週一會、一分鐘都不浪費,教育就是不放棄任何契機【特教師巡路難5】

影音記者曾千倚跟著特教巡輔老師黃婕懿深入阿里山,親眼目睹巡輔老師如何充份利用每一分機會,幫助偏鄉特教生成長,巡輔老師那份不管多困難都要讓孩子們進步的心,正是教育最原始、也不能被遺忘的初衷。

曾千倚攝

曾千倚攝

在《親子天下》邁入第八年,經歷無數教育現場大大小小的拍攝,我竟渾然不知有「特教巡迴輔導老師」這樣的工作!

早上七點,我和記者乃欣搭上婕懿老師的車,從嘉義市區一路往阿里山深處蜿蜒而入,老師笑稱自己原是只會搭捷運和 Uber 的天龍女,五年巡輔下來,崎嶇路況已將她訓練成山路霸主,過髮夾彎技術一流。談笑之間,山路愈來愈窄,兩小時車程下來,連身經百戰的我,都難以抵擋強烈的暈眩感,使老師的車慘遭嘔吐物侵襲。

「沒關係,你不是第一位,我之前帶來訪視的大學教授也吐了。」婕懿老師發揮一貫耐心與包容,突發狀況百出,也是身為幼教加特教老師面對的日常。

這所阿里山上小小的分校在縣道終點,那邊很靜很靜,只要有幼兒一哭,哭聲便響徹整座山間,婕懿老師遠遠就看到她輔導的幼生阿中躺在球場,不跟同學一起玩,「是誰躺著啊?我都來了你怎麼還躺著?」她帶著阿中在球場邊找小花轉換心情,看似簡單的散步,也不放過加強孩子口語表達的機會,每一句對話都有意識要他重覆,「你說:毛毛的」、「你說:綠色」。

阿中好不容易回到群體,另一位個案小女孩瓜子睡眼惺忪走進球場,「她家裡只有一部機車,媽媽說早上爸爸要去採茶不能讓她來上學,我們很努力說服終於可以來了!」婕懿老師坦承,巡輔老師必須針對不同的家庭狀況引進需要的資源,偏鄉生活型態與都市大不同,孩子可能因為許多都市人想像不到的困難,而喪失學習機會。

回到教室,幼生們在不同學習角各自操作玩耍,瓜子和阿中則輪流跟婕懿老師上課,她刻意選擇班上隨手可得的教具,讓助理員和帶班老師在她沒有來的時間,能不費力的接軌這兩位特殊生需要練習的目標。阿中和瓜子當然想跟其他幼生一起玩,要他們乖乖坐著上課比登天還難,在持續一小時的哭聲中,婕懿老師達成了教學目標,更不忘在全班一起參與的繪本時間裡,跟帶班老師示範如何用說一個故事,就能進行混齡班的差異化教學,完全不浪費任何一分鐘。

曾千倚攝

這樣的不浪費,出自來回四小時車程的艱辛,出自婕懿老師體會到,要讓孩子真正進步,必須放下自我,給最好的策略成就帶班老師,偏鄉特殊孩子才不會因為巡輔老師人力不足或更換,回到停滯不前的窘境。

回程儘管我適應了山路,或許因為聽太久,兩個孩子的哭聲依然縈繞耳際。當婕懿老師告訴我們,阿中一年前只要進學校廁所就大哭,慘烈程度是現在的十倍,瓜子會跑出校園,連教室門都要上鎖,我著實難以想像這一週一會的狀況下,老師們到底花了多少心思讓他們到現在可以跟著班上同學一起活動的程度,我更不願去想,如果沒有像她這樣的巡輔老師,特殊孩子在偏鄉因為家庭和社會困境的雙重夾擊,他們的處境會有多麼弱勢。

太多受訪者強調,偏鄉最缺的不是硬體資源,而是人力。正因人力稀缺,巡輔老師懷抱著不管多困難都要讓孩子們進步的心,更顯彌足珍貴。這個報導的目的,不在幫老師們批判或哭窮,而是為了彰顯教育的本心,教育就是不放棄任何契機,無論在海之涯、山之巔,只要學生有需要,就該呼應他們的需求,何況巡輔老師奮力拉起的,是平常不被看見偏鄉特殊孩子的那雙手,更可能是改變他們一生命運的貴人!

*看更多:【特別報導】特教師巡路難

影音故事:

延伸閱讀

曾千倚 曾千倚

曾千倚

親子天下記者

非理性的圖文加影音記者,日日在懷疑自我價值中尋尋覓覓,只為發掘混沌時代中人性的良善與美好。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