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來襲!2023教育創新100「向真實世界學習」帶動教育現場突破課本框架

由《親子天下》六年來、舉辦共五屆的教育創新 100,今年以「向真實世界學習」為主軸,徵求在教學現場推動 PBL 及 SDGs 的教案和活動,分享自身經驗,同時激發彼此串連、互動與合作的能量,讓孩子跳脫教科書框架,在操作中學習合作、解決問題,成就更多的未來人才。

2023教育創新100共創會。楊煥世攝

2023教育創新100共創會。楊煥世攝

教育創新 100 共創會於 7 月 29 日舉辦,本屆共有 347 組報名,最後入選 100 組。教育部長潘文忠也親自到現場,今年入選的 100 組團隊打氣、頒獎。他說,世界改變愈來愈快,就像橫空出世的 ChatGPT,已能精準協助老師們備課、改作業,關鍵來自創新,因此他很期待所有體制內外、共同參與教育創新的伙伴,帶著孩子向真實世界學習,不再框限於既定的教科書,更要教學生合作協力、解決問題,成就更多的未來人才。新北市已有多屆入選團隊數量是全台縣市最多,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也到場致詞,感謝新北市的教育團隊。

潘文忠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親自到現場,今年入選的 100 組團隊打氣、頒獎。楊煥世攝

2023 年教育創新 100 共 347 件報名,最後選出百組團隊入圍。本屆評審團代表、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也表示,基金會近年致力推動的PBL(專題式學習)不但切合新課綱精神,更會是未來的教學主流,今年入選的個人和團隊分布在全國各縣市,不限於城市或偏鄉,還有二成來自 NPO、社會企業,其中很多在非常艱困的環境下仍努力實現理念,令人感動,相信這些擴散能經驗到更多學校、企業,帶動親師生一起學習、改變,攜手前行。

李吉仁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擔任本屆評審團代表。黃建賓攝

今年教育創新 100 也首度獲得研華文教基金會參與、支持,共同合作企業特別獎「研華 ACT×PBL 計畫」,共有30組專注於PBL及SDGs入選,期待可以提供更多的經驗交流,作為老師們教學的後援。

研華企業特別獎

親子天下與研華文教基金會合作,共同倡議以PBL實踐SDGs的教學。黃建賓攝

「教育創新 100 共創會」頒獎後,也安排「Edu Talk」短講,從入選 100 組團隊中挑出 11 組各具代表性的團隊,和所有入圍團隊,分享教育創新經驗。「那年我們一起做關渡大橋」團隊由關渡國中、北投社區大學、奇岩智略組成,緣起於北投社區大學透過十二年國教支持計畫,結合外部專家資源,協助地區中小學規劃素養導向,從 110 至 111 學年完成的彈性學習課程。

團隊除了在現場搭建一座關渡大橋,蔡宗宏老師也分享,學校用簡單的工具培養創客動手做、勇於嘗試的態度,孩子們從直線到曲線完成了長達 4.5 米的大橋,原本很少在課堂上發言的同學,竟主動在 2022 國際嘉年華會中侃侃而談、介紹這個作品,老師們都覺得非常值得。北投社區大學常務監事謝國清則說,期盼學生學習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更有自信的小創客,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關渡國中

「那年我們一起做關渡大橋」團隊在現場搭建一座關渡大橋。黃建賓攝

台北市萬芳高中歷史老師黃小萍則以「一堂會動的歷史課」入選,她說,四年前利用公益募集的二手 LEGO 積木來拼建古蹟,用積木翻轉歷史教育,讓積木成為學生與地方共生的敲門磚。在這堂多元選修課,歷史教育與真實生活結合,使學習走出校園、走進社區,活化教學融入當代議題。

教學上自許跨領域「超混搭」的黃小萍說,「社區就是教室,居民是老師,整個城市都是博物館」,多年來專注投入跨域選修課程,結合校內各科資源,用募來的積木蓋了兩座廟宇,更在無形中培養出學生主動維護古蹟的精神。 

雲林縣下崙國小校長黃淑玲則說,「下崙 SEARCH 海巡搜查隊」是由外地來的校長,帶領一群非在地老師所組成、具有強大向心力及團隊動能的團隊。由於鄰近海邊的下崙地處「風頭水尾」,不斷的海襲帶走下崙人無數生命,也沖走了土地生機,長期以來在地人心裡,對海有一股恨意和恐懼。而 60 年代文蛤養殖產業,雖然為下崙人帶來希望,卻喚不回對故鄉的認同。

黃淑玲原本只是菜鳥校長,她發現命名為「故鄉鐵馬行」的課程,卻僅只在教室裡播放影片,帶孩子寫作文,於是擔任起課程領頭羊,同意老師真的帶學生騎出去,即使一開始的車子很破爛、技術很差,原本天真的孩子們會嫌棄父母身上的魚腥味,透過SEARCH運作模式: 樂於分享(Share)、數位學習(E-learning)、實踐力行(Action)、回饋反思(Reflection)、團隊合作(Cooperation)、團隊榮譽(Honor),孩子們真的走到魚塭裡探究水溫和環境改善,在地的親友看了都十分感動。更意外的是,推動八年來全校學力從吊車尾,一路明顯提升,更帶著孩子面對恐懼、迎向挑戰,重新愛上故鄉,找回土地的光采。

陳雅慧

陳雅慧分享本屆三整天的面試過程,以及看見的感動。楊煥世攝

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說,2017年起連續五屆舉辦台灣教育創新100募集活動,共有超過500組的教育創新團隊,散佈在台灣教育現場。一直擔任評審的她格外感受到「教育創新已經不是一個口號和倡議,進入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DNA,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詮釋和實踐的方法。」

陳雅慧說,本屆三整天面試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整天聽到文蛤、鳳梨、獅頭文化、校園飛鳥窗殺、樂高積木、關渡大橋、阿富汗婦女騎腳踏車倡議、美術館導覽⋯⋯聆聽過程被老師們的故事激起好奇心,看見世界的豐富。而現場參與面試的複試者展現了簡報、行動劇、實體作品、影片、歌唱⋯⋯想盡辦法用各種不同形式的創作,展現學生和自己學習的成果。

更特別的是本屆不少「一校多案」報名,一所學校裡不同的老師、不一樣的組合充滿熱情,可看出專題學習、教育創新已經是一種文化和價值,不只是為了報名報獎的煙火式專案。

陳雅慧說,很多國中老師被問到「推動從真實世界出發的專案學習後,學生們在傳統學科學習有什麼改變?」一開始被同事們質疑是否影響學科學習,拉低學科分數,但時間拉長,卻看到因為動機增強,國小階段的學生學力評量提升,國中會考減C增A。許多老師們體認到,當孩子「知道為何而學、知識可以用來解決真實的問題」,內在力量長出來就是最可貴的成果;看到老師們分享時感動到哽咽,她想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知道,其實大家都不孤單。

延伸閱讀

王韻齡 王韻齡

王韻齡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對教育政策觀察、現場故事和人物寫作有極大的熱情,以「一日媒體人,終生媒體人」為榮。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