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教師退休新制衝擊,退休理財提早規劃

在歷經年金改革及通貨膨脹的雙面夾擊,過去被視為領鐵飯碗的教師族群,不僅退休年限愈來愈晚,就連退休金也感覺愈來愈薄。翻轉教育綜整理財專家建議, 並企劃一系列的 「白話理財思維課」Podcast,幫助老師們提升理財思維,提早穩健準備,拿回退休主導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面對愈來愈有感的通貨膨脹,加上年金改革影響,過去被視為領鐵飯碗的教師族群,也紛紛感受到退休金愈來愈薄,對退休後的生活感到焦慮。如何可以提早開始退休理財規劃,當各行各業都在討論財富自由時,教育工作者可不能只知道默默付出教育愛,最後落得兩袖清風,應該好好重新思考,如何拿回退休準備的主導權?

教師退休85新制及年金改革

近年來,教師退休金制度調整,也讓許多年輕老師更有危機意識。自2017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比照公務員進行改革,在教育人員月退休金起支年齡部分,從現行75制改為90制,但幼兒園及國民中小學教師因職業特殊,對體能的要求較高,因此排除在外,採取「85制」。

進一步拆解所謂的「85制」,現行規定公務人員退休條件有 2 個,一是服務滿 25 年、二是服務 5 年以上年滿 60 歲,符合其中一個條件即可退休。退休可選擇一次退休金或月退休金,請領月退金是有條件限制的。

依照年金改革,月退休金的請領年齡將逐年延後。若是屆齡退休者,月退休金的起支標準為「年資至少15年、年齡滿65歲」,而若是自願退休者,將依照申請人是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及教師、或是其餘教職員而有所不同,可詳見:教職人員各類退休及條件一覽表

教師退休新制衝擊

教師退休新制不僅提高教師退休門檻,延長教師退休年限,退休可領的總所得也跟著降低。因此,若從公教老師退休金所得的組成分析,來自三個部份,第一層是公保+優存(需於民國84年前任職),第二層是教職人員退撫,也是107年新制調整最多的部分,第三層則是自立自強開始準備。

長期關注與研究教師退休金規劃的野村投信專家分析,由於第一、二層政府提供的退休金,並非教師能掌控的,在「多繳、少領、延後退」的改革方向下,未來的趨勢恐怕只會愈改愈少。

過去教師們因為具有穩定且較多的退休金收入,手上若有閒置的資金,常習慣放置於銀行儲蓄。但隨著通膨加劇,加上退休可領的總所得降低、未來再度改革的不確定性。專家建議,唯有愈早開始、穩健而紀律的投資,善用時間穩步累積,以填補未來的退休金缺口。(如何提早預備,打造享樂退休人生,可參考教師退休新制影響多大?提早準備,自己打造退休鐵飯碗)。

要努力工作到幾歲、準備多少退休金方能退休?

談到退休,最多老師發問:「退休要存多少錢才夠?」「究竟要教書到幾歲才能退休?」另外也常有人問:「退休準備1千萬總夠了吧?」坦白說,可能還真的不夠喔。在「小心通膨風險吃掉你的退休金」這篇文章中,專家提醒各位留意兩個容易被忽略的考量點:「長壽風險」及「通膨風險」,尤其通膨這個「隱形小偷」最容易讓我們的財富大幅縮水。

我們無法避免長壽及通膨的風險,但卻可以有效的管理風險,無論你是否有定時定額投資的習慣,投資路上採取短打派或長投派?重點在於,「現在」必須開始行動。(可參考投資短打派?長投派?教師退休這樣做,穩步達標機會大

為了幫助現場老師們提升理財思維,提早完成安穩退休的規劃,《翻轉教育》企劃了系列的 Podcast「白話理財思維課」,邀請駐站主持人財務思維專家郝旭烈(郝哥),以淺顯易懂的語言、符合老師的情境,帶領大家一起培養理財思維。跟著專家的腳步,四步驟思考如何達到財富自由與安心退休。

教師退休理財思維1:重新認識資產與負債

為何當老師每月固定收入不錯,卻存不到錢?可能是一開始就沒搞懂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

一般人口中常提到的「資產」和「負債」,常以為:擁有的東西就是資產,例如車子、房子是資產;負債可能是借錢、或者是無意間欠款沒還。

但郝旭烈舉例,買房子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很多都說當然是資產,但當他繼續再問:買房一定能賺錢嗎?大家就都不講話了。

他引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中概念分享,富人都是持續不斷買進資產,讓被動收入不斷流入;而也很多中產階級,卻是買了一堆「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教師退休理財思維2:我應該兼職嗎?

隨著老師兼職的法令放寬,也有不少老師對於業外兼差,增加固定收入感到躍躍欲試。怎樣的斜槓兼職才可以累積更多財富?在思考這個問題前,郝旭烈也提醒,有時候斜槓不一定為的是賺「錢」,在善用時間、創造出更大的財富和價值前,三種必須先搞懂的「買賣時間」商業模式。

教師退休理財思維3:怎樣達到財富自由?

各行各業都在討論:什麼時候,或是怎麼樣才能達到財富自由?當個問題老師當然也得要關心。關於這個問題,郝旭烈則要請大家先問問自己:理財跟花錢速度的相對關係?

他舉例,對有些人來說,一輩子存不到一億;對有些人來說,他去澳門搞不好一個晚上可以輸掉一億。所以回過頭來,不管有多少錢,如果花錢的速度很快,賺再多都沒用。因此,不是賺多少錢的問題,而是到底怎麼做理財跟花錢規劃的問題。

他也特別推薦《拆掉思維裡的牆》這本書中對於財富自由的定義。純粹就錢的概念來看待,當「被動收入>主動支出+保險」,這個公式成立的時候,就是財富自由了。

比方說,每個月當包租公,被動收入都有5萬元,或是銀行存款利息每月有5萬,而每個月花費又只有3萬元,這樣就有淨2萬元的月收入。但就怕還有些意外,所以透過保險,去規避掉可能有的重大支出。

另外,關於財富自由,其實背後真正的關鍵是「自由」。財富通常定義為金錢,事實上,還包含注意力跟時間。

郝旭烈提醒,假如你的能力是每個月賺到5萬元月薪,如果慾望、也就是你的花費小於5萬元,也算自由了,不會受到債務的困擾。如果收入無法提高,就想辦法降低自己的慾望,也是另一種方法。

「今天賺錢的多寡,從來不是我們自由不自由的原因,真正的關鍵,掌握你在能力與慾望上,每個人都有選擇自由的權利。」郝旭烈對此,重新定義了財富自由。

教師退休理財思維4:一定得要財富自由才能退休?

當然,財富自由最終也將連結到退休的概念。

穩健累積個人財富之餘,他也擔心,許多認真工作的老師們都非得「等」到某個時後,才能真正享受到自由?

「誰規定退休一定要一天24小時都做退休才能做的事情?如果一天裡面有30分鐘屬於自己的時間去跑步,或是每到晚上冥想15分鐘,那些都是我的退休時間。」郝旭烈說,如果今天的自由是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一定要等到賺到很多錢才可以做。很多人都是退休之後,想要去陪小孩,但要陪小孩的時候,小孩已經大了,都18歲畢業了,也不讓你陪了。

不是賺多少錢才能夠退休或財富自由,不要執著於別人加諸在自己身上、要賺到多少錢才可以財富自由的框架。什麼時候才是「退休」最棒的時間點呢?郝旭烈認為:或許現在就是呢!

延伸閱讀

翻轉教育 翻轉教育

翻轉教育

華文圈最具影響力的創新教學專業與資源分享平台

「翻轉教育」網站,以「連結改變教育的力量」為創始初衷,致力成為「華文圈最大的創新教學專業與資源分享平台」,作為幫助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快速回應時代變化,拓展新知、實踐所知的最佳指南。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