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白話理財課|有房有車不一定等於有資產?財務專家帶你重新看待資產與負債

翻轉教育 Podcast《機智教師日常》邀請駐站主持人財務思維專家郝旭烈(郝哥)來分享,如何看待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資產」與「負債」。原來,買房買車不一定等於擁有資產,關鍵在於如何運用。

老師的白話理財課|有房有車不一定等於有資產?財務專家帶你重新看待資產與負債。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老師的白話理財課|有房有車不一定等於有資產?財務專家帶你重新看待資產與負債。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現今人人面對愈來愈有感的通貨膨脹、退休金縮水的討論,還有近期老師們之間對「教師兼職」的議題討論也不少。希望能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甚至往財富自由前進,理財思維可說是必備工具。

《翻轉教育》邀請駐站主持人財務思維專家郝旭烈(郝哥)來跟老師們分享,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資產」與「負債」,應該如何看待?平時如何去做資產配置、怎麼節稅?

「富爸爸」與「窮爸爸」的差別在於財務思維

一般人口中的「資產」和「負債」,大家常以為:擁有的東西就是資產,例如車子、房子是資產;負債可能是借錢、或者是無意間欠款沒還。

郝旭烈則分享,超過20年的經典理財書《富爸爸窮爸爸》顛覆了他的概念。作者羅伯特・清崎寫他在8、9歲時,跟他的另一個同學如何看待賺錢。兩個人的爸爸,各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富爸爸是指這位同學的爸爸,他是一個企業家,學歷也許不是很高,但對賺錢這件事情很有想法。

而作者的爸爸呢?被他定義為所謂的「窮爸爸」。他爸爸不是真的很窮,是個學歷非常高的一個教育家,只是他沒有財務思維。

清崎說,富爸爸跟窮爸爸通常不是在自己能力上面有差別,而是觀念上有非常大的差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今天,清崎看到一個非常貴的東西,他問爸爸說:這個東西我想要。他爸爸會告訴他說:這個東西你買不起。當一說買不起的時候,這一件交易,或這個想要,就畫上句點了。

然而當清崎的同學問他爸爸說想要這個東西的時候,他爸爸會反問他:如果你想要的話,你覺得要怎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買得起?

「一個是告訴你不可能,一個是告訴你怎麼樣才能夠拿到,所以這本身在思維上的不同,一個劃下句點,一個在劃下了促發思考的驚嘆號,這是非常大的差異。」郝旭烈說。「所以我在這邊想告訴所有的老師,當你碰到任何財務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不要先告訴自己不可能,而是要問自己怎麼樣才能夠達到。」

這也是為什麼郝旭烈常說,在學理財的過程中,不要太執著在專有名詞、工具上,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的習慣要改變。

買車買房不一定等於有資產?!

《富爸爸窮爸爸》當中還有提到資產跟負債的概念。學財務的人在討論資產跟負債時,一般都是指會計定義、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跟負債,這沒錯,但書中提供更簡單、對理財新手有幫助的簡單理解方式:「資產」就是當你擁有某個東西之後,它會把金錢或現金流,從其他的地方放到你的口袋中;而「負債」就是當你擁有某個東西後,錢會從口袋裡面一直流出去。

郝旭烈說,這個概念完全顛覆他的認知,如果今天他買了一台 BMW,用書中的定義來看,會有兩種不同的情境:第一個定義是車買進來之後,一天到晚開這台 BMW 到處去炫富,然後每個月還要繳3萬塊錢的車貸車子貸款,那就清崎的定義而言,雖然擁有這台 BMW,因為錢會從口袋不斷流出去,這是「負債」。

但若有一天,郝旭烈頓悟、決定去開 Uber ,不但能讓人欣賞他漂亮的車,還可以賺錢、又可以認識很多朋友,一舉多得。扣掉所有油錢、車貸之後,每個月還可以淨1萬5千塊錢。這個例子顯示,同樣一台車,當它讓現金流從其他地方流到自己口袋中,瞬間就變成了「資產」。

書中郝旭烈最喜歡的一句話,也很有提醒作用。作者寫道:富人都是持續不斷買進資產,讓被動收入不斷流入;而也有「很多中產階級都買了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郝旭烈就常常拿把這個理財概念去問學生:買房子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大家都說當然是資產,但當他問到:買房一定能賺錢嗎?很多人都不講話了。

「因為如果一定都能賺錢的話,怎麼會有房地產變成泡沫?或者大家買房子付不出貸款?或是房價跌了之後虧一屁股?所以買房它是可能漲價、也可能跌價的。」郝旭烈表示,所有理財行為,除了存錢以外,就是賺錢。

所有買進來的東西,理論上都是要幫自己賺錢的,「就以房子來說,買的時候,你沒有辦法確定你賣出的時候是賺錢還是賠錢,所以不要太期待賣出的時間點。但你至少可以確認一件事情:當你把房子買進來的時候,是資產還是負債?它是每個月將你的現金從你口袋裡拿出去,也就是所謂貸款;還是你變成包租公包租婆,也就是把錢從其他地方放到你口袋裡面。或許下次你在買房買車的時候,可以把這個概念當作其中一個參考。」

常常就會很多年輕人或者是成家的人,聽了上述這番資產負債說之後,會認為租房不划算,付房租不如買房付貸款。對此郝旭烈直言,如果一個人沒錢付頭期款,根本沒權利考慮買房,應該做的是好好租房、過程中省吃儉用,持續不斷儲蓄存到頭期款。郝旭烈又補充,有足夠的本金和許多投資標的的時候,才有足夠的選擇權。

合理節稅創造資源

關於稅務,郝旭烈也給了理財新手一些提醒。

對一般老師而言,因為都是供薪階級,稅比較難避免,但是將來自己或另一半如果有機會創造業外收入,例如出書、演講、做節目、甚至變成一個 IP,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稅務篇也可以找到非常關鍵的觀念提醒。

簡單而言,一般個人薪資的所得稅都非常高,少則百分之30、多則百分之40;而公司的稅通常比較低,有的百分之17、有的百分之20,更不用說,公司是把成本扣除掉之後,用淨利去課稅。

舉個例子,假設今天一個人賺100元、花費60元,用總收入去扣個人所得稅後,大概只剩下60元,再扣掉花費,一到年底結算,餘額是0;但如果把它變成公司的話,是扣掉成本之後來課稅的,而且稅率只有百分之20,所以在賺100元的情況下,先扣掉花費60元,剩下40元再扣百分之20的稅,剩餘32元。

雖然賺、花一樣的錢,所剩餘額卻有很大差別,上述例子中是差了32元,如果是32萬、過10年,就有320萬的差距了。郝旭烈提醒,合理的節稅並不是逃稅,能為家裡多攢一些資源是很重要的。

在這個主題上,郝旭烈先用簡單的例子讓大家有基本理財思維,他也鼓勵大家閱讀《富爸爸窮爸爸》,會對資產負債和稅務有更清楚的理解。

延伸閱讀

陳詩妤 陳詩妤

陳詩妤

親子天下特約記者

安靜而好動,喜歡跨足不同文化,欣賞世界的複雜與美麗。期待作一盞探照燈,帶你認識教育科技新知、國際教育趨勢。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