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美國經驗》變動時代下的慢教養 一名國中校長眼中的專題式學習

出發前,花蓮縣立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對 High Tech High 這所學校的想像是高大上的。然而在5天走訪4個中小學校區後,他發現催生這些酷炫專題作品的專題式學習(PBL)系統,不是由成功與競爭所驅動的「下世代教育」,反倒像是擺脫工業化教育,刻意回歸教育本質所孕育出的、社群式的「慢教養」。

變動時代的慢教養 校長眼中的專題式學習。取自 HTH 網站

變動時代的慢教養 校長眼中的專題式學習。取自 HTH 網站

本文重點摘要

編按:High Tech High(HTH)是美國一所完全採用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簡稱 PBL)教學的學校體系,目前同一體系包含高中、國中、國小,共16所分校。歷經22年的教學累積與試驗,HTH 根據平等(Equity)、個人化(Personalization)、真實任務(Authentic Work) 、合作設計(Collaborative design) 等4大核心原則,建構起能讓老師與學生都樂於持續學習的環境,以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社會需要,及用得出來的各種知識技能。

2022年12月初,誠致教育基金會攜手研華文教基金會,邀約 KIST 實驗教育5所學校校長主任、台灣各大教師社群及產官學界代表,總計32位參訪團員親自造訪 HTH,透過5天的參訪及工作坊,希望將專題式學習如何能推動深度學習(Deeper learning)的成功經驗帶回台灣,串聯各界力量,加速台灣學校文化的轉型與變革。

面對多變的、不確定的未來,我們都很焦慮,但歷史的慣性卻讓我們快不起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紛紛推出新課綱,為未來人才提出許多的想像。在這些想像背後,不難感受到面對多變、不確定、複雜、模糊的「未來挑戰」,心裏的那股焦慮。我們急著裝備許多能力、素養在孩子身上,更要帶孩子認識一個個關鍵的議題。

於是從97課綱七大領域7項議題,到了108課綱,一下子便長到八大領域19項議題,這其中還不包括對未來至關重要的 SDGs 和淨零減碳,很難想像正在研擬的118課綱,在這樣的「加法思維」上,又會新增多少議題在課綱中要孩子學習。

面對未來的挑戰,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其實很焦慮,然而,教育的制度其實並沒有系統性的變化來支持教育的變革。這讓變革像是緣木求魚,特別是需要時間孕育的能力或素養,更顯得窒礙難行。

以自主學習和體驗探究來說,都需要時間來催化主體性的開展和深度學習的發生,但在每週僅有3到4節課的時間裡,老師很容易被知識和慣性黏附住,邁不開腳步。如果再考量每位老師,每週都要和100位左右的學生碰面,發展這100位學生的自主學習或探究能力,那就不難理解課綱落地的困難了。

對於變革,我們其實缺乏校準目標的系統性支持。

HTH 參訪經驗:回到教育的本質

「學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內建了兩個天生的學習機制「Trial and Error」和「觀察與模仿」(鏡像神經元),憑藉著這兩個學習機制,我們就可以解決許多生存的問題。只要我們學會「溝通」和「讀寫」,我們就已經擁有「學習」所需要的技能,剩下的只是如何讓這些技能越來越熟練。

HTH 校準這樣的目標後,刻意且完整地創建了一個可以頻繁鍛鍊學習技能的支持系統。

在人、物理空間和時間的安排上,HTH 刻意縮小同年級學生的群體大小,控制在每個年段50到60名之間,而這群學生只需要和4到5位老師互動(在台灣有時會多達20位)。另外 HTH 也整合了各學科,例如:數學和科學合併,語文和歷史合併,學生的課表就只要上這4到5門課,由這幾位老師負責。在台灣則是有8大領域,20個科目。

換句話說,4到5位的老師和60位上下的學生,組成了一個緊密的社群/部落,每個人都認識彼此,而這幾位老師更是對這群學生的個性與學習狀況如數家珍。

學科的整合,也在時間上為 PBL 課程創造有利條件,每個學科每周有近10節課的時間可以運用,在專題作品的製作上,可以較自然地開展,讓創意和身心手腦得以蘊釀萌發。

而物理空間上,每一個年級有一個專屬公共空間,學生可以共同討論決定這個公共空間的主題,並且自己動手布置,在這空間中還擺上了微波爐,學生自然而然地在這裡微波食物,吃午餐、休息、聊天,社交互動、溝通、連結與關係自然而然地在每天的日常裡發生。

HTH

取自 HTH 網站

專題源自於理解自我

在個體身心發展的支持上,HTH 作了許多與自我概念相關的專題,有的學校甚至於每年都會作一個。其中最常見的媒材是面具,學生在面具的外面畫上期待他人眼中看見的自己,而在面具內側則畫上自己眼中的自己。

另外,自我概念的專題也可以結合學科,以數學和文學來說,以「自我認定」為專題透過書寫與統計圖表來介紹自己的文化、興趣、學習風格、喜歡的運動⋯⋯另外也可以結合科學的「原子模型」,以帶正電的「質子」來代表自己正面的特質或正向的改變,帶負電的「電子」代表待發展的區域和不好的改變,而不帶電的「中子」則代表中性的特質或興趣。

像這樣以「自我概念」為核心,圍繞著這個核心以不同學科、不同表現形式,持續不斷地讓學生探索自我,發展自我認定。在這樣豐厚的自我探索經驗的支持下,不只可以幫助學生渡過成長過程中的自我懷疑、迷惘,更可以安穩孩子的身心,厚養一片肥沃的心田,給足向上生長開展的力量。而社群/部落式的緊密關係,師生、生生間高品質的連結與互動,日常裡充滿善意的溝通,更積累出一種共同成長學習的文化。

另外,HTH 也設計了輔導諮詢的課程,各個學校間雖然有所不同,有的像是導師,有的則是定期的1對1諮詢,不論在情緒、社交或是學習和專題製作上,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對話,是支持學生社交情緒學習(SEL)和學習發展的重要鷹架。

以面具呈現特質的、自我認識的專題成品。林國源攝 

以「原子模型」來介紹自己的科學專題。林國源攝

除了墓誌銘,所有評量都是形成性評量

面對 HTH 這麼真實的學習,台灣的老師往往第一個發出的疑問是「那考試怎麼辦?」又或者「PBL 怎麼評量呢?」。一天吃午餐時,HTH 的 PBL 領導力學院專案總監 Randy 給出了一個發人省思的回答。

他問同桌吃飯的老師,如果學生在數學上一直拿不到好成績,會發生什麼事?他可能會覺得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但就算離開數學課或離開學校後,他所有的學習還是持續在發展。如果說真的要對學生或人有個「評量」,那應該是「墓誌銘」。這段話一針見血地點出,評量只是一個點的快照,學習持續在開展,因此所有的評量本質上都是形成性,不是總結性的。

HTH 確實這樣看待評量,並且深植在文化中,就以暑假期間 HTH 幫 KIST 夥伴開設的線上工作坊為例,在整個學期結束後,HTH 學生要寫的一個評量文件仍然是「最後的形成性評量」,這個文件上學生要寫下第一版的草案:「一開始是怎麼想的」、「現在是怎麼想的」以及「承諾要做的改變」,接著在和他人分享後,再寫下第二版的草案,最後寫下一個「我承諾⋯」的句子和社群夥伴分享自己的學習。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除了有固定範疇的知識外,許多關乎人生,且至關重要的學習,像是技能、品格、自主學習、批判思考、溝通協調、問題解決、協作的能力⋯等,都是沒有邊界,沒有固定範疇,並且持續發展的。

這道理我們其實都懂,但幾十年來我們仍然死死地被考試禁錮著。不禁讓人懷疑,究竟是習慣且熟悉的考試和測驗,讓我們買櫝還珠地留下了「成績」丟失了「學習」,還是對「成功」急切的期待,短淺了我們的目光,抑或者我們離生命的渴望太遠,沒有勇氣面對人生真正的課題:幸福。

「急成功」還是「慢幸福」?

在 HTH 參訪期間,我們經常在校園中看見學生製作許多的木製作品,小的如書架,大的甚至有沙發。一張沙發一組學生製作下來,從木料裁切、組裝釘製、打磨上漆恐怕要花去好幾個月。這好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拿來準備 SAT 考試,應該可以大幅地提升成績,甚至申請到更好的學校。哪一個更「值得」呢?製作沙發的過程中學生學到什麼?準備 SAT 考試的過程中學生又學到什麼呢?

與其急著回答這些問題,站出立場,不妨停下來想想這些問題背後可能代表的價值和信念。HTH 沒有很快的步調,比起成績,更看重成長;比起傑出,更在乎公平,讓每個人都能在真實世界裡不斷學習。

我們在校園裡感受到信任、良好的師生關係、融洽的同學情誼,校園裡滿溢幸福的氛圍。於此同時我們也深信 HTH 學生透過一個個的專題,在真實世界裡鍛鍊著學習、溝通、協作⋯等,這些至關重要的技能,足以讓學生在每一個有熱情的領域裡成功。

有些事物,退後三步才能看得清楚,有些道理,拉長了時間跨距來想才能懂。期待下一次的學習!

如果你對文中提到的教學方式「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有興趣了解更多,歡迎點擊下圖前往看更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激發學生學數學動機的方法,歡迎點擊前往參考《翻轉教育》的教學資源頁面,裡面也有各種與 PBL 相關的教學資源喔!

延伸閱讀

​林國源 ​林國源

​林國源

國中校長

花蓮縣立三民國中校長​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