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提醒 「對症下藥」的回饋,讓稱讚更給力

讚美不只是讚美,還是科學與藝術,有時甚至會有反效果。什麼樣的時機、場合,針對什麼樣的事情,要怎麼肯定他們?做對了,會讓他們更有信心,更努力。

七大提醒 「對症下藥」的回饋,讓稱讚更給力。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七大提醒 「對症下藥」的回饋,讓稱讚更給力。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明明是要誇獎學生、孩子做得不錯,對方卻不領情,好像沒有很高興,或是也沒有被激勵地更努力、更進步?讚美總是比批評令人動聽,但是若要讓孩子聽了不但更有信心、還繼續加把勁,那讚美就不一定有用了!?

出版過十多本書籍、還常在媒體、研討會主講教育、教養議題的美國知名作家阿爾菲.柯恩(Alfie Kohn)在專業媒體《教育周刊》探討了如何給孩子回饋的藝術。他整理了諸多研究資料和實務經驗,指出大人們即使是好心要讚美、鼓勵孩子,也要「對症下藥」,才不會淪為錦上添花,並且讓孩子更受激勵、更有信心。

1. 讚美要具體描述事蹟,不帶論斷

讚美內容要有具體的資訊,例如「我發現你做了⋯⋯,這樣很不錯⋯⋯」,因為明確的內容讓孩子知道未來可以怎麼做。如果只是用空泛的形容詞,孩子會不明就裡,也無助於啟發興趣和未來的表現。而更糟的就是,如果肯定的內容是符合某人想要的結果跟標準,像是「這就是我要的」,則會讓孩子覺得只是被操弄或符合他人的期望,不但無助於成就感,還可能有反感。

2. 不要等到事後才回饋,中途的關心更有幫助

在學習過程中的逐步、小階段回饋,能幫助他們更有信心與興致更努力,比大勢底定後才讚美他們更有幫助。特別是如果怕小孩做錯、走偏了,在事物進行中就可以給他們回應,哪些做得好、做對了。要記得的是,可以給建議和稱讚,但用詞要對事,而不是上述提到的讓他們覺得被操控了。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365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黃敦晴 黃敦晴

黃敦晴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特約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