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酸言酸語干擾上課怎麼辦?3種情境教你解決

酸言酸語如何面對?「學校買的東西就爛咩⋯⋯」學生的想法在課堂上脫口而出,干擾到全班的上課氛圍。面對這類想以酸言酸語建立個人風格的孩子,甚至可能影響他人的情況屢見不鮮,該如何處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首先要觀察的是,有同學會一起附和共鳴嗎?該位同學每次這樣講完之後,會帶來其他人什麼回應和結果?說真的,如果只是下意識發自內心講出心中的感想,沒必要音量大到讓其他人「每次」都聽得到。有人附和,他會覺得自己被注意到了;沒人附和,但招來白眼或被叫閉嘴,他也會覺得自己被注意到了(總比沒存在感好)。如果同學毫無反應,但你出手干預了,他就會被你注意到了,同時,同學也會因此注意到他了。

講話酸言酸語 只是想獲得關注

所以這裡要說的是,如果同學對此真的毫無反應,我們不妨可以跟他們一樣不做反應,繼續進行原本要做的事情。看看他往後會不會持續這樣的行為(我們不要當場在那邊等看他的反應,因為他會知道你們其實是在意他的)

如果好幾次下來,同學跟身為老師的你都毫無反應,好像大家聽到他講的是一句像:「這是一支筆」般平凡無奇到不行的句子,大家連皺眉都沒有(心中沒有正負向的感受),他還能持續這樣下去,這就比較奇怪了。

因為忽略法之所以會失敗,不少時候是我們以為大家都有做到忽略。但其實有產生一些小反應,只是我們覺得太細微了,而他可是有好好在觀察並「收進心裡」,變成正增強。這也是在處理任何課堂干擾行為時,使用忽略法必須注意的地方(所以我會更傾向下面的作法)。

忽略法的使用要訣

我會建議,如果真要使用忽略法,還要搭配以下的作法,或是直接運用下面的作法。讓他的需求能得到一些滿足,這種傾向才會真正消滅,而不是變成另一種怪誕行為。學生覺得被針對,那我們就私下找他來談。態度是從關心他的角度出發,而不是怪他影響班級氣氛,這樣他的防衛馬上就會起來。

舉例來說:

「我注意到你好像有點悲觀喔,(舉出例子),是什麼會讓你馬上想到壞的結果?」
「阿就真的很快就會壞了阿」
「正常使用下嗎?還是有些人會用奇怪的方法用它們?」
「學校買的東西就爛咩……」 
「聽起來你有跟其他地方比較過? 好像之前學校的東西有讓你失望的經驗?」

這樣的談話目的不是要談到哪個特定方向,重點只是我們用「認真看待他所說」的態度來關心他。如果他自己透露他最近情緒不佳、遇到什麼煩惱,可以直接順勢幫他輔導解憂(或許他只是想要別人發現他的狀況不對)。

4種情境作法 將酸言酸語引導到好的反應

  • 如果當時有人附和他或起鬨,就問他:「班上還有其他人跟你有類似的感覺嗎?我聽到有幾個同學有附和你說的……」然後找個時間把其他人一起找來,用上述提的方式和他們認真討論。他們可能會心想:「這麼無聊的起鬨,竟然讓導師這麼認真看待,實在變得更麻煩和無聊了……」因為我們保持關心的態度而不是責罵,他們也缺少可以反抗和說嘴的點。

  • 如果當時沒有人附和,話題可以帶到:
    「我注意到班上沒有其他人有跟著說類似的看法,你認為他們是怎麼想的?」
    「我哪知道阿,他們也覺得爛只是沒說而已。」
    「你覺得他們在當時為什麼不一起說出來?」
    「假阿!孬阿!」
    「所以你想用真誠的方式讓我知道?」
    「對啦!」
    「好,我知道了。你也讓我了解到,你可能比其他同學更在意新東西就這樣壞掉。」

  • 如果我們給了一個台階,他卻是回應:「我才不在意,我只是覺得它很爛。」
    「你希望買到的是好東西嗎?」我們再給他一個台階。
    如果他還不收:「我才不在乎。」
    「你不在意它,卻總是大聲提前預告它會壞掉,是想要讓別人能注意到你?」
    接著我們要馬上說:「不對不對,我猜錯了,我想你應該只是想要提醒別人東西的好壞,對嗎?」

一旦我們決定戳破他,就要馬上推翻自己的說法,這是讓他知道我們其實明白他的意圖,但給他台階下讓他不會升起防衛而更加故意。以上對話,只要他收了我們的台階,我們就肯定他、謝謝他的善意,就可以結束對話。

下次,他又在班上講類似的話,你就可以當著班上對他說:「我知道你是想要(說出他背後的善意),很不錯喔,不過可以用舉手的方式講。」

  • 如果有同學反駁:「才不是咧,他只是嘴賤!」
    你就回應:「我看到他點頭了,我想,抱怨話的背後可能都有那個人想關心的意圖。以後大家想表達意見,請盡量用舉手的方式。並且除了抱怨,也把你想關心的真正目的試著講出來吧。」

  • 如果學生是想吸引注意,這是個徵兆。一來是他可能有人際的需求(要觀察其人際狀況)、被關注的需求;二來是他可能對此環境有不滿的地方。

以上的作法,重點在部分滿足他被關注的需求,並藉此引導到好的反應模式上。但人際的需求,還需要其他輔導資源的協助;其次,如果他是因為不滿而藉此製造事端,還是得從衝突的根本問題著手。我會建議先採取上述做法,不要太快就判定他就是在找碴、在對自己不滿。

因為一旦我們認為學生在找碴,心態上就容易變成較勁、變成輸贏。由於沒有人喜歡輸,他就只好鬧更大。相反地,他從我們的關注裡獲得包容,他就沒必要透過酸來建立「個人風格」,而能更自在地與別人相處、融入班級了。

延伸閱讀

林維信 林維信

林維信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專長學齡兒童與青少年諮商、戲劇療癒方案、人際議題,經營粉絲頁「自發性與療癒-林維信心理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