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與實作.社會科篇】蒐集文獻到田調 養出高中生深度研究力

走進高雄市瑞祥高中,這堂「我的咖啡館」期末成果發表,牆上貼滿了學生手繪海報與世界地圖,各組學生一一上台發表,更特別的是由歷史、地理、公民3科老師協同教學,以同一個主軸貫穿,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釋,建立社會科「探究與實作」能力,這在全國算...

在社會科探究與實作中,找文獻資料是重頭戲,老師會引導高中生如何選擇一手、二手資料,提高報告的可信度。圖為國立師大附中。楊煥世攝

在社會科探究與實作中,找文獻資料是重頭戲,老師會引導高中生如何選擇一手、二手資料,提高報告的可信度。圖為國立師大附中。楊煥世攝

108課綱的新課程「探究與實作」,在社會領域納入各校高二以後開設的加深加廣選修課。社會組學生的「探究與實作」要運用高一所學,自訂方向深入探討融合歷史、地理、公民3科的主題內容。雖然學測不考,但未來申請大學時,有七成校系會採計加深加廣選修的學習成果。這個嶄新的課程安排,理想背後師、生仍面對許多挑戰。

走進高雄市瑞祥高中,這堂「我的咖啡館」期末成果發表,牆上貼滿了學生手繪海報與世界地圖,各組學生一一上台發表,更特別的是由歷史、地理、公民3科老師協同教學,以同一個主軸貫穿,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釋,建立社會科「探究與實作」能力,這在全國算是非常少數的成功案例。

瑞祥校內有8位社會科老師,3科原本各自都有校內社群共備,兩年前開始為合科教學佈局,全校社會科老師坐下來檢視,發現「咖啡」這主題生活化,且可以巧妙的融入課程操作,期末成果發表訂為「我的咖啡館」,學生可從史、地、公各自不同的角度選一種,自訂最感興趣的方式呈現。

瑞祥社會組3個班由3科老師輪流上課,學生如果想開法式咖啡館,老師會引導他們去了解,台灣哪些地方過去曾與法國文化有歷史脈絡的連結,把店開在那裡會不會更有感受?學生若立志想念商管科系,老師也能協助他們學做市場調查,從這分作品中展現自己的興趣、專長與特色,放在申請入學的學習歷程檔案中,就能吸引大學教授看到亮點。

中山大學財管系副教授唐俊華分析,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的修課成果,可用於申請財經、法律、外語等相關學系,而國立大學財務、會計、經濟、保險領域學系中,有七成提到可以將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作為課程學習成果的一部份。(看更多:學測不考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學生為什麼要學?

開咖啡店、帶工作坊,社會科要讓學生重拾思考樂趣

瑞祥高中歷史老師倪心正認為,站在歷史的角度可從咖啡貿易過程探討世界殖民史、黑奴貿易等,另外帶到如茶葉、蔗糖各種食物,都有其歷史文化的發展背景,「為何它會生長在這種地形呢」,受過啟發的學生能用這個模式去類推,學習就不只限於課本上。

倪心正發現,「學生會跳脫慣用的死背,找到思考的樂趣,這比空喊新課綱精神的口號更有意義。」

地理老師高碧英也說,探究與實作不能由老師講太多,因此她先帶一點世界觀,包括世界各洲的咖啡帶豆子有哪些特色,再由學生實作產出,至少在拉丁美洲、非洲及亞洲挑一國介紹,深入分析當地是否有火山灰、土壤結合後產生何種特殊風味,才形成產地咖啡的特色。

公民老師顏孜恩則運用一次連上3小時的合科優勢,帶學生進行「公平貿易工作坊」,安排一個劇情,有人扮演小農、跨國企業,或代表公平貿易組織,各組從談判協商過程中更能體認到何謂公平正義,「經過良好設計的工作坊,本身就可當成課本內容的延伸」,顏孜恩說,如果要推廣這全國少見的協同開課模式,應是合科來探究與實作而非各做各的,學生只需融入3科精神,不用交3分報告,才能減輕師生負擔。

瑞祥高中高二生曾宇杉表示,一般傳統課堂上,學生只要吸收老師講的內容、做筆記即可,但社會探究與實作最難的,是如何蒐集到有效且能用的資料,且最好在上課時就帶著筆電,打下基本的討論心得與簡報,回家就不用再打一次,一學期下來同學們都覺得學到很多。

社會探究與實作立意佳,但面臨師資、共備與時數挑戰大

高中社會科分歷史、地理、公民3科,新課綱架構下高一先上基礎知識,高二進入加深加廣課程,社會科探究與實作登場,要社會組學生從高一學過的內容去發想,挑選有興趣、好奇部分,例如台灣史、世界史都可以,從無到有發想出一個可執行的主題,這對高中生來說是個全新的經驗,多數學生一開始在分組探討主題時很發散,顯得天馬行空,老師則從旁協助聚歛題目,再由組員們訂題、決定採行的研究方法下去執行。

被台南市社會科老師推為「神人」的土城高中歷史老師汪雪憬,過去長期帶學生做專題與經典閱讀,因此成為這波新課綱探究與實作的領頭羊,從南到北分享邀約不斷。她說,歷史科重點在做文獻探討,教學生如何交叉運用一手、二手資料,掌握各別優勢與限制,做摘要及解釋資料,最後產出各組的探究歷程所學,可選擇用小論文或專題海報呈現,甚至拍成影音新聞報導都可以。

同時還要讀懂文本、脈絡和情感,推敲「歷史評價從何而來」,這是深層的學習重點。她舉例,曾帶學生探究「李鴻章是個怎樣的人」,透過課堂討論與詰問,學生往往能有意料之外的收穫。

「我把探究與實作當成是大學預科,它的好處在讓學生自己去發掘問題,也能自己找到方法解決。」

汪雪憬舉例,班上學生期末報告分別是「土城陣頭對地方意義——以蜈蚣陣為例」、「掌中歷史——從玉泉閣看臺灣布袋戲傳承之艱辛」、「荷蘭人與原住民之間的貿易、衝突與傳教」、「不同媒體立場對難民造成的影響為何?——以2019年薩爾瓦多父女溺水案為例」。

記者實地觀課心得,這群社區高中孩子上台發表相當有料,但背後所需的能力,得靠老師手把手帶著養成,例如找到的文獻分析不夠怎麼辦?得約相關人士訪談補充,資料齊全後,又發現自己「文筆很差」又怎麼辦?汪雪憬笑著搖頭說:「書寫也是一種素養、需要訓練,而現代孩子普遍缺乏這種訓練。」

以落實新課綱精神來看,探究與實作立意甚佳,但這個新課程面臨的挑戰與限制也不小。

社會科本就分成3個不同科目,都有各自的探究與實作,和各自目標要達成,學生可能經過一學期才弄清楚,如何把主題訂得更明確些、如何找到可用資料的方法,接著馬上得在20週內消化完並產出實作,令不少師生覺得時程上壓縮得太緊迫。

汪雪憬就說,今年起高二社會組同時又要修自然科的探究與實作,不少學生向她反映,一學期下來壓力已大到爆表。被問到「為何不分上、下學期,先探究後實作」,高雄市中正高中歷史老師王清美則說,光探究就是很難培養的能力,因此綜觀國外的經驗,多要求高中階段只要探究、不用產出,但國內還是重視「成果」,老師只能盡力協助產出。

王清美感嘆,新課綱規定3科都要有探究與實作,且多數學校會集中在高二開完課,高二生可能上學期學歷史的探究與實作,下學期換地理、公民,滿趕的,這是執行起來最困難之處。她認為,當初課程計畫大家各寫各的,一下要合科也不容易,得花更多時間共備;像瑞祥採取的合科模式,前提是老師之間的默契要夠,且需要試跑過一年再來檢討得失。

王清美打趣形容,沒開學前還有老師私下擔心,「上探究與實作課如果同學都在討論,這樣老師會不會太閒?」後來發現「想太多了」,老師們必須深入了解全班7、8組報告主題,才能指導他們;課後還要審閱學生的期初、中、末報告,非常費心力;她建議,若能協同授課,彼此分擔工作會更好,畢竟「高中老師每週除了必修,還要開探究與實作、加深加廣課程,一定要妥善分工,才不會過勞。」

新課綱上路即將滿2年,探究與實作也從今年起,進入每一個高中生的課表中,師生目前都還在學習的路上,將這門新課程逐步修正成教育現場更需要、也更能接受的樣貌。

延伸閱讀

王韻齡 王韻齡

王韻齡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對教育政策觀察、現場故事和人物寫作有極大的熱情,以「一日媒體人,終生媒體人」為榮。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