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用「心智圖」學時間管理!克服拖延症4訣竅

當孩子做事磨蹭、拖拖拉拉,父母真的很難心平氣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除了和孩子一起運用心智圖來制定每天的日常計畫之外,還有四個訣竅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作者:唐蘭蘭

新的學期開始了,時間可謂是爭分奪秒,面對「睡眼惺忪,思緒飄蕩,作業拖沓」,完全沒有進入狀態的孩子們,我想很多家長體內的「洪荒之力」都在不斷地蓄積吧。(心智圖怎麼教?看更多:心智圖畫法範例教學

面對孩子的磨蹭、拖拖拉拉,早上起床、早餐戰役和晚上做作業的過招,也讓家裡的戰爭不斷地升級。有些家長問我:「面對孩子的磨蹭、拖延症,我真的很難心平氣和,無法做到淡定,中國的家長對此通常是催促加吼叫,美國的家長是不是也這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想說的是,其實沒有哪個孩子不磨蹭,那就是孩子的節奏,帶孩子就彷彿牽著蝸牛去散步,你能做的只有等待,因為你永遠改變不了蝸牛的節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孩子不是蝸牛,所以家長們總想改變他們的節奏,蝸牛只有跑得更快才能追上烏龜,而烏龜只有跑得更快才能追上兔子⋯⋯

美國家長在面對孩子磨蹭時,有時也是很崩潰的。我在史丹佛大學讀書的時候,曾經和學校裡一個教育學院的教授探討過這個問題。二○一六年,史丹佛大學的教育學排名全美第一,而我的這個教授朋友所做的正是「兒童行為與心理」方面的研究。

她這樣對我說:「其實我們成年人按照自己的節奏去要求孩子是不公平的,但是放任不管顯然也是不對的。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和他們一起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是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的最好辦法!」她還向我強調,這個計畫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而不是家長一廂情願地自己去制定,而且這個計畫要的確可行,不是一味地好高騖遠。

比如說,家長希望孩子每天早上五點起床開始背單字,這樣的計畫明顯就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睡眠需求;如果孩子頭一天晚上做作業做到很晚,第二天沒有充足的睡眠,就會影響他一整天的學習效率。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磨蹭、拖延的習慣呢?我總結歸納了一些好的方法,大家可以結合培養孩子邏輯能力的「心智圖」來使用。

第一步,我們可以借助圓圖(circle map)和孩子一起列出他們一天中所要做的事。

孩子的思緒通常是比較發散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想到什麼做什麼」,很難有全域觀。和孩子一起把他們一天中所要做的事情都用圓圖的形式列舉出來,孩子會說:「哇, 原來我每天需要做這麼多事情啊!」他們就會有個直覺的整體概念。

第二步,用括弧圖(brace map) 把一天當中要做的事情列舉出來。

第三步,用流程圖(flow map)把一天中要做的事畫出來。

和孩子一起做出切實可行的計畫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家長和孩子耐心溝通,幫助他們整理思路。計畫的執行可以靈活處理,在執行過程中可以不斷進行調整。

如果在執行過程中出現時間不足的情況,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可以做出取捨,比如說當天作業太多,可以把看動畫片或是玩遊戲暫時放棄。週末也不必完全按照平時上學的計畫執行,家長可以和孩子另外制定一張週末的表格,或是在平時的基礎上略有調整。做計畫的目的在於執行,孩子在執行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實現自我管理。

除了和孩子一起運用心智圖來制定每天的日常計畫之外,要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還有一些其他訣竅。

訣竅1 ──拆分任務

好多人不願意執行任務,是因為覺得整個工程量太大,或者太麻煩了,而將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大任務拆成小任務,是個不錯的辦法。當孩子們完成一個小任務時,家長就讓孩子將這項任務在清單上狠狠地劃掉(這可是個很有成就感的過程)。走一步,再走一步,不知不覺中,任務就完成了。

訣竅2 ──把任務細分,不斷設立最後期限(deadline)

剛開學時,家長和孩子們都會制定一些新目標,比如這學期看多少本書,但往往到學期結束時, 才發現整個學期下來,除了老師硬性要求的書外,一本也沒看,或只是翻了翻就放在一邊,沒有下文了。

這是因為看書這件事,不像每日家庭作業,有個明確的最後期限。家庭作業拖也就拖幾個小時,頂多幾天,但像看書這樣的事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拖一輩子!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來設立最後期限,根據任務的量,把期限設立在幾小時之後或幾天之後等等。

訣竅3──給自己留一個緩衝

也許這是拖延症患者最想聽到的建議了,不過這確實很重要,如果計畫制定得太緊湊,一旦錯過就難以繼續執行,很可能一拖到底!

我曾經看過一個小朋友的時間表而非常詫異!他計畫很早起床,去跑步,再去背單字,緊接著看多少頁書......,期間沒有什麼緩衝,對自己十分嚴厲,但這樣的計畫往往最後根本無法實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最終回到「拖」的狀態。

訣竅4──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一系列的獎勵和懲罰機制

比如說,連續三天都按計畫完成的話,可以多看十分鐘動畫片或是吃幾顆巧克力;連續三天沒有按計畫完成,則暫時剝奪看動畫片的時間等等。當然,要提醒家長的是,所有的工具都是為人服務的,最終目的都是解決問題,家長和孩子的問題最終還是親子關係,而親子關係的核心是愛。

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從而激發他愛的能力。和孩子一起做計畫的過程,家長要向孩子傳達對他的理解和愛,如果脫離了這個前提,用冷冰冰的工具去程式化地管理他,即使你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具,也培養不出自信優秀的孩子!

*本文摘自四塊玉文創《全球化的教育課:啟發IN、管教OUT,史丹佛媽媽的美式教育心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