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課SEL教材設計:情緒與壓力
設計理念|
本教材以 SDGs 第三項「良好健康與福祉」 為核心,結合 社會情緒學習(SEL,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的理念,聚焦於 emotional wellbeing(情緒健康) 與 social wellbeing(社交健康)。
課程設計強調以下原則:
- 從生活出發:透過顏色、圖片體驗活動,將抽象的情緒與壓力概念具象化。
- 重視參與與體驗:氣球實驗、墨水練習等操作,讓學生看見情緒與壓力的變化。
- 引導正向思維:從辨識負面情緒到練習轉化,培養正向思考與自我肯定的能力。
- 強調自我覺察:鼓勵學生反思自身情緒狀態,學習在壓力中找到適合的應對方式。
最終目標是讓學生理解情緒的普遍性,學會管理壓力,並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練習情緒調適,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使用說明|
本教材適合國小中高年級英語課程,教師可依以下步驟操作:
1.課程導入
- 透過顏色或圖片引發學生對情緒的聯想。
- 引導學生用英文說出常見情緒詞彙(sadness, joy, anger, fear, disgust)。
2.認識情緒與壓力來源
- 以學習單協助學生辨識生活中的壓力來源(學業、朋友、家庭、師長)。
- 與學生討論「壓力看起來像什麼」,培養想像與表達。
3.體驗活動
- 氣球實驗:用打氣筒和氣球模擬壓力累積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壓力的危險與轉折點。
- 墨水練習:以墨水擴散象徵負面情緒的蔓延,再用清水稀釋,讓學生理解轉化與調適需要時間與努力。
4.正向思考練習
- 提供負面想法與正向想法的對照句,鼓勵學生「換句話說」。
- 透過影片討論「It's ok to be not ok」,讓學生認知情緒的多元性並接受自己的狀態。
5.課程收尾與反思
- 播放勵志影片(如:Nightbirde 的徵選片段),引導學生思考逆境中的力量。
- 讓學生透過學習單進行書寫反思,完成「I was… I am… I will…」的省思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