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不一樣|清大,3D歷程選才、客制化無菜單料理,培養下個世代領袖

今年,台灣教育的關鍵字是「108課綱」。不僅高中、國中和小學全方面受到影響,連大學端都很關注。 看到《親子天下》記者拿出3月號雜誌,清大招生策略中心主任焦傳金立刻說,「雜誌封面標題叫做『一次看懂108課綱 素養怎麼教?怎麼學?怎麼考?』對我們來說,下一個就...

▲ 清華大學向來有創新的招生變革,未來希望從學生提供3D立體潛能的備審資料,找出下個世代的領袖人才。黃建賓攝

▲ 清華大學向來有創新的招生變革,未來希望從學生提供3D立體潛能的備審資料,找出下個世代的領袖人才。黃建賓攝

108課綱將上路,大學選才也在改變。清華大學在招生的變革上,曾創造許多台灣第一。2006年率先推出繁星計劃,2015年特殊選才拾穗計劃,2018年更推出實驗教育方案,讓學習從「套餐」進化到「無菜單料理」,也是全台唯一設有招生策略中心的大學,11%的專任教師,接受策略中心的培訓,清大希望找到什麼樣的學生?

編按:108課綱今年8月1日上路,影響不只國中小,大學端也因為高中小學的學習策略和方向改變,選才和課程面對革新的關卡 。大學挑選新生再也不是只看紙筆考試分數,《親子天下》將推出一系列的指標大學專訪,幫助你掌握教育的趨勢和未來人才的培育方向。

大學不一樣|交大用雙拼課表、跨域第二專長學程,培育「非型人才」 >>

今年,台灣教育的關鍵字是「108課綱」。不僅高中、國中和小學全方面受到影響,連大學端都很關注。

看到《親子天下》記者拿出3月號雜誌,清大招生策略中心主任焦傳金立刻說,「雜誌封面標題叫做『一次看懂108課綱 素養怎麼教?怎麼學?怎麼考?』對我們來說,下一個就是怎麼(招生)審查。因為審查就連動到(高中端)怎麼教、怎麼考。」

大學的考招方式已和聯考世代父母的一試定終身很不一樣。今天,大學申請入學的比例已超過6成(還在持續提高中);3年後,108課綱的第一屆學生升大學時,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的表現,將是大學評估占比的5成以上,大學端開始學習全盤評量學生的興趣和性向,不再僅用紙筆考試決定錄取與否。

3D歷程 展現立體潛能

「傳統考試選才像拍照,是平面的2D,學測鑑別力再好,只是把畫素提高;但人是立體的3D,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面向去看,」清大招生策略中心助理研究員彭心儀轉述校長賀陳弘的話,描繪清大的選才方向。

為幫助大家理解「3D歷程選才」,清大校長賀陳弘更親自出招。他破天荒在3月3日(週日)發表一封公開信,告訴大家如何寫「引導式自傳、讀書計畫」展現個人3D立體潛能,甚至還推出短影音,說明清大在尋找具備「學習動機強、高中學習歷程、正面影響力、跨領域學習力」的下一個世代領袖。(看更多:好的入學申請自傳怎麼寫?清大校長賀陳弘給考生的建議

「大學端一定要玩真的,若還是在看學業成績,那高中生就還是在拚學測、拚指考成績,」焦傳金強調。全台唯一設有招生策略中心的清大,正按照「3D歷程選才」建立一個SOP的標準審查的程序、一個共同的比較尺規。將從「高中學習表現」(在校成績、課業表現)、「多元表現」(參加的社團、課外活動等)和「學習特質」3個面向,看學生是否具備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是否能善用身邊的資源。

因應108學年後個人申請的名額會逐漸增加,大學非常關注學生的學習歷程,也意味著建立審核尺規和招生專業化的重要。彭心儀表示,清大全校31個學系都開始重點整理審查標準;也已經約有11%的專任教師,接受策略中心的培訓,未來希望有更一致的招生流程。「全校傾全力要讓社會大眾知道,我們非常認真看待學生的備審資料。」

▲ 清大是全台唯一設有招生策略中心的大學,中心主任焦傳金(左)和助理研究員彭心儀(右),正在建立一個招生審查標準的程序,也已培訓清大11%的專任老師,希望未來招進學習動機強、能跨領域學習的學生。黃建賓攝

100個學分任你排列組合

在培養多元人才和打破學院藩籬上,清大創造許多台灣第一。2006年,率先推出繁星計劃,同年首創雙專長院學士班、至今已有超過1/5畢業生是雙專長。2015年推出特殊選才的「拾穗計劃」,讓具有特殊專長的高中生或自學生不必考學測、通過面試即可入學。

為符合這批偏才學生的學習需求,2016年進一步推出「多專長客製化學程」,提供更多元、彈性的課程組合。但仍有部分學生覺得不足,想提出自己獨特一套的大學規劃。2018年再推出「實驗教育方案」,大學4年,除了必修校訂28個學分,其他100個學分可以自行組合各種清華已有或沒有的課程,學習從「套餐」進化到「無菜單料理」。今年共有7位大一升大二學生申請通過,他們有個人專屬的學習輔導小組,連課堂之外的海內外學習都可取得學分。

資工系2年級的李孟一參加了「實驗教育方案」。他以魔術方塊的特殊專長和領導力進入清大,夢想是建立台灣魔術方塊的教學網路。目前他號召了7位高手,成立「夢想一號魔術方塊工作室」,已在台中、新竹、台北開常態課程,未來規劃在全台開20間教室。他表示,幾乎已沒在修資工系的課,反而修比較多管理、行銷、教育相關的課,「因為自己創業,目前還沒有業師,必須自己研究或和教學團隊設計教案,但學校給了很大的彈性,老師都很熱情協助,」他也剛獲得清華創業競賽初賽第3名。

魔術方塊公益教學

李孟一也以「魔術方塊公益教學」做為「創新領導課」的個人實作專題。他計畫用開課帶來的盈餘,號召高中志工,利用寒暑假到偏鄉去免費推廣魔術方塊。3月上旬,在「立德領導人計畫2.0」始業式會場,他和23位大一、大二同學,和來自各校跨領域教授、業界領袖的評審團,密切互動。

「評審會後鼓勵我可以實際做屬於自己的研究:到底魔術方塊能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力、空間邏輯思維、專注與記憶力、挫折容忍力、手腦眼協調這5大能力指標,」可以在15秒內單手轉完各式魔方的李孟一告訴《親子天下》記者。

由清華住宿書院承辦的「立德計畫」已經進入第3屆。透過3年共9學分的課程,引導並支持學員規劃、並實踐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專案行動計畫,預計每年分別完成一個個人、小組、全班的專案行動,中間包括暑期實習、國際參訪。

第一學期的先導課程「創新領導專題一」,10位不同領域的教師已針對「AI思維、高齡社會、中國崛起」3個重要的未來議題,共同授課。未來學員將和世界其他9個城市的大學生合作,共同完成一個全球行動方案。交流、連結的深度和強度,都將不同於一般交換經驗。

▲ 清大也推出各種跨域、實作的課程,培育學生社群、跨界的能力,圖為參與「立德領導人計畫2.0」始業式的學員。清華大學提供

新世代需要社群和跨界領導力

主導「立德計畫」的人社院學士班助理教授李天健,長期關注台灣教育。他觀察,「一個嶄新的台灣年輕世代正在成形中,他們的面貌前所未有,擁有強烈動能,他們面臨的台灣處境和世界問題也前所未有,需要更強的社群連結,不論是個人、組織性的社群。」因此立德特別透過實作專題,促成各種合作機會,做中學,從自助、他助,到助人,培養社群和跨界領導。

人社院學士班大二學生林芳如也是立德計畫學員,她充分打開觸角,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例如今年暑假她將去四川偏鄉的達祖小學,教當地小朋友製作報紙,就是不斷串連出來的計畫,也是她「走出舒適圈」的第一步。做為「實驗教育方案」的第一屆,她理解制度尚未完整,可能帶來一些辛苦,沒人有十足的把握,「但這就是學習的本質,我不認為自己是實驗的白老鼠,」林芳如反而認為「第一屆會更精彩」。

但實驗教育的確帶來衝擊。「老師會希望未來3年的100個學分,要有完整的計畫,不該隨便變來變去,怕學生沒有學到東西,」焦傳金坦言,但學生也覺得要在實踐中去釐清、調整他想要的「菜單」。「這沒有什麼對錯,老師為學生好,學生也有自己的理想,」焦傳金理解的表示,如何不放任也不給過多約束,學習不會淺碟化,師生不斷對話、溝通的過程都是一種學習。

AI時代改變成功的定義,翻轉教育和學習的模式。清大期許108課綱帶來的動能,可以一路的往前走,也推動大學的改變。

延伸閱讀

賓靜蓀 賓靜蓀

賓靜蓀

親子天下記者

曾在不同國家生活,喜歡觀察世界各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教育,期許自己成為台灣和世界間的一座橋樑。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