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數學』數學特色課程(視覺暫留與會動的照片)

過程可以分為總體規劃、設計製作、具體創作和拍攝製作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又有若干個步驟: 1、總體設計階段1)劇本。任何影片生產的第一步都是創作劇本,但動畫片的劇本與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劇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對話,對演員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動畫影片中...

『玩數學』數學特色課程(視覺暫留與會動的照片)

『玩數學』數學特色課程(視覺暫留與會動的照片)

人類對視覺暫留的研究歷程

在11世紀開始,已經有人開始研究關於“小孔成像”的視覺現象。17世紀牛頓對人眼,腦的一些成像感覺研究後定名了“視覺暫留原理” 1824年,英國人彼得·馬克·羅熱向倫敦皇家協會提交了名為《關於活動物體的視覺留影原理》的報告。在此期間,英國人法拉第也對視覺暫留原理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視覺轉換頻率的問題,並且製造除了著名的“法拉第輪”。1829年,比利時青年約瑟夫·普拉多在視覺暫留原理的基礎上,使這一研究更深一步,他為了證實眼睛的耐光限度,讓自己的眼睛對著熾烈的太陽直視了25秒鐘,然後走進暗室,他眼前竟呈現了殘留的太陽影像,他驚喜之餘又做了反復多次的科學試驗,最後把視覺殘留的時間確定為十分之一秒至四分之一秒,而後來電影發明人將最佳的清晰效果定在七分之一的時間上。1826年,約翰-艾爾頓-帕里斯博士根據法拉第原理製造了“幻影轉盤”,一個穿在線上的圓盤,一面畫上鳥,一面畫上鳥籠,轉動起來,好像鳥在籠中的感覺。1832年已成為著名物理學家的約瑟夫·普拉多,與奧地利教授西蒙·里特瑪·斯普弗爾幾乎是同時發明了活動影像機——“詭盤”和“圓筒動畫鏡”。到了1834年,威廉姆·喬治·霍爾納又發明了“活動連環轉盤”,又叫“走馬盤”或“旋盤”。它對“幻影轉盤”、“飛鳥入籠”、“詭盤”和“圓筒動畫鏡”進行了一些改革:在一隻圓筒狀的內環裡貼上畫有一系列分解動作的紙片,用機械帶動一個旋盤,旋轉起圓筒時你就可以連續不斷地看到活動的人和動作。這一切成了動畫電影的先聲。

傳統動畫的製作

過程可以分為總體規劃、設計製作、具體創作和拍攝製作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又有若干個步驟:

1、總體設計階段1)劇本。任何影片生產的第一步都是創作劇本,但動畫片的劇本與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劇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對話,對演員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動畫影片中則應盡可能避免複雜的對話。在這裡最重的是用畫面表現視覺動作,最好的動畫是通過滑稽的動作取得的,其中沒有對話,而是由視覺創作激發人們的想像。

2、故事板。根據劇本,導演要繪製出類似連環畫的故事草圖(分鏡頭繪圖劇本),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有若干片段組成,每一片段由系列 ​​場景組成,一個場景一般被限定在某一地點和一組人物內,而場景又可以分為一系列被視為圖片單位的鏡頭,由此構造出一部動畫片的整體結構。故事板在繪製各個分鏡頭的同時,作為其內容的動作、道白的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一般30分鐘的動畫劇本,若設置400個左右的分鏡頭,將要繪製約800幅圖畫的圖畫劇本--故事板。

3、攝製表。攝製表是導演編制的整個影片製作的進度規劃表,以指導動畫創作集體各方人員統一協調地工作。

會動的照片

會動的照片

化靜為動,視覺暫留小玩意~魔幻動漫卡 

作者或來源 zfang 2013-04-26 10:53:31

生物的『視覺暫留』,才想起雅玲幫我在品美買的玩具中,好像就有類似玩意,找一找,就是這個『魔幻動漫卡』,手邊有二種規格,一種較密(圖案變化豐富),一種較寬。

 

很適合作為視覺暫留(正片後像)的輔助教學,利用拉動黑片,讓靜態的圖案產生動態的效果。附的黑片有留白線條,當我們移動黑卡看到的是其中一張圖案,稍稍移動立刻轉變成下一張圖案,由左往右拉動圖案交替形成連續動作,變化程度與細緻度與線條粗細有關。

 

    

 

風扇圖案的『轉動』效果好,恐龍奔跑、小鳥展翅效果也不錯,更有一些意外『笑』果好的怪圖案……這是中國製造的,圖案不少,果然是可以收集。

 

 

 

『為什麼會有連續的動作出現?』視覺暫留,這是我們眼(腦)的反應結果。如果從製作角度來解釋:如何看到不同圖案或連續圖案?在課堂上解釋原理我是這麼做的,用一張紙剪出一條條的空缺,模擬『黑片』。黑板上畫出紅色、綠色圖案……配合黑片的柵狀寬度將二個圖片交錯合成。黑片疊在圖片上,最初只有紅色部分圖案會顯現,當我們拉動黑片時,便會依序會出現紅綠的圖案。

 

 

如果搭配的是連續動作或稍有差異的圖案合成柵狀圖案,儘管一次只顯現一個圖案,只要黑片移動速度快,圖案交錯顯現,就會產生動態效果。雖然圖片被黑線條遮住,我們還是可以拼湊出完整圖案。如果要自製,用美工軟體一定快,而傳統的手工拼貼也未嘗不可,將第二張切成細條間隔,再貼在第一張圖上。

 

 

自己也思考,如果是三個動作或是三張圖案,那麼是否也能用類似做法,黑白1:1二張圖案,黑白2:1就可以有三張圖案?假設黑色+白色寬度為D,留D/3的寬度為透明部分,一次只會顯現一張圖案,將三張不同的圖案切割成D/3的寬度間隔組合,黑片疊上,拉動則依序出現三張變化。

 

 

不過我發現自己想的太簡單,粗線條版本的的確是黑:白=2:1,在圖片上就可以看到三種變化。細線條版本黑:白=1:1,依照我的想法只能有二個圖案~不過仔細觀察圖片,它的圖案複雜許多,也因為細,圖案變化速度更快~不一定都是呈現完整圖案。

 

 

 

受限於黑片線條粗細,這種魔幻動漫卡只能呈現簡單重複的動作。『可不可以有更多種的圖案變化?』之前提過的多變幻卡就可以(參考文章立體圖卡與多變幻卡 ),其實與魔幻動漫卡原理類似。基本底圖,都是將二種以上的圖案交錯疊合。不同的是,多變幻卡不需另外一張黑片來拉動,造成圖案變化;而是透過類似凸透鏡的光柵,讓眼睛一次看到一種圖案,只要稍稍調整角度,就能看到多變或連續圖案!

從科展中學習(卡通賽車短片)

研究目的

1.要幾張圖配合幾個洞會較清楚的看到所要播放的影像?為什麼?

2.速度要多快或多慢才能清楚的看到所要播放的影像?為什麼?

3.眼睛要怎麼看才會看得比較清楚?為什麼?

研究設備及器材

用完的保鮮模中間的捲軸一個

大齒輪與小齒輪各一

空罐子一個

免洗碗1000c.c一個

電影書—瘋狂足球一本

筷子一雙

口紅膠一瓶

保利龍膠一瓶

美工刀一把

尺一把

免洗刀一把

剪刀一把。

速食店贈送玩具中的視覺暫留應用

  速食店曾經有一個很讚的附贈玩具,就是柯南偵察燈的東西,上頭有十個夾縫,裡面有九張連續圖片。外面有個小轉軸,轉動之後,圖片和整個紅色部分會一起旋轉。轉一下中間的開關,還可以切換成不同的柯南圖片。

製作過程

1:將用完的保鮮模中間的捲軸從中間用美工刀切成兩段。

2:拿出電影書—瘋狂足球,影印需要用到的圖片。

3:將圖片用美工刀切成剛好的大小。

4:將圖片用膠帶黏起來,形成一條。

5:將阿Q桶麵外圍的包裝紙撕下,用圖畫紙描四個一樣的並剪下,其中兩個各分成十六份和二十份,用鉛筆做記號。

6:將記號處每隔一個用美工刀切下。

7:將兩張已經切好的圖畫紙兩頭黏起來,套入免洗碗中。

8:將另外兩張未做記號的圖畫紙黏在免洗碗上,用套子套上後,用鉛筆沿著洞口做記號。

9:將套子拿下,用美工刀切下免洗碗和免洗碗上圖畫紙的記號。

10:將黏好的圖片放入免洗碗中。

11:將圖片與免洗碗連接觸黏起來。

12:插入筷子於免洗碗及齒輪中央,並上膠黏住。

13:拿一個空罐子,在蓋子上鑽洞,插入半根保鮮模的中央的捲軸,上面在黏齒輪,最好每個連接觸都黏。

成品

         

視覺暫留Q&A

1.Q: 動畫觀賞器何時發明?

2.Q:視覺暫留最主要原理?

3.Q:到底該以多快的速度來播放動畫?

4.Q:電影的播放速度為24FPS,這是不是意味著您所製作的動畫也該採用此播放速度呢?

5.Q:視覺暫留的的例子?

參考文獻
        
作品《創世紀第二天》。

最後,為了一解觀眾對於艾雪畫作的困惑與好奇,主辦單位特將作品《上下階梯》(下圖),於現場中實地製作,為什麼艾雪畫作中的階梯,像是一座不可能存在真實世界的階梯?為什麼看起來像是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不妨親自到展覽現場挖掘出答案吧。
 
              
《上下階梯》一作使用了心理學原理中的「潘洛斯階梯」,是個不論向上或向下都無限循環的階梯,而這個階梯,正是利用了錯視原理,讓觀者無法找到最高或最低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