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學習引導者(下):BOPPPS 六步驟教學法實踐
BOPPPS 模型怎麼實踐?本文帶你手把手示範如何運用 BOPPPS 六個步驟,從英文時態學習為例,設計具參與感與成效的學習活動,讓家庭成為最溫暖的教室。
成為孩子的學習引導者:活用 BOPPPS 模型引導孩子強化學習 (下)。圖片來源:CanvaPro@gettyimages
本文重點摘要
BOPPPS 是由六個環節組成的教學設計架構,分別是:導入 (Bridge-in)、學習目標 (Outcome)、前測 (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 (Participatory Learning)、後測 (Post-assessment) 與總結 (Summary)。這個架構最大的特色,是協助教學者在短時間內建立有組織、聚焦明確且能引發互動的教學流程。
手把手一起來應用:教孩子英文過去式
接下來,我們就來透過一個簡單的例子,帶著家長一步一步應用 BOPPPS 引導學習。舉例來說,孩子正準備學習「基礎英文時態—過去式」,我們可以運用 BOPPPS 架構,將這個看似枯燥的主題變得有趣。
1. 導入 (Bridge-in):點燃孩子學習英文文法的好奇心
您家的孩子是否一聽到「英文文法」就興致缺缺、抗拒學習?這時候,BOPPPS 的第一個環節「導入」就能派上用場。它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將注意力從當前活動轉移到即將學習的內容上,並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家長可以試著提問引發孩子的好奇心,例如問問他,在中文的表達中,要怎麼表示過去發生的事,引發他思考這個時態相關的問題。而英語學習跟我們慣用的說法,似乎有一點不同,這部分可引發他對不同語言表達方式的興趣。像這樣用一句生活化又具挑戰性的問題當開場,不僅能吸引孩子注意,還能讓他們開始思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心理準備。
2. 學習目標 (Outcome):為學習內容設定明確燈塔
在孩子開始學習之前,清楚告訴他們這次要學什麼,以及學會之後能做些什麼,就像在學習旅途中點亮一盞燈塔,引導他們朝著明確的方向前進。「學習目標」的設定應具備可觀察、可衡量、具體明確等特性,目標的難度也要適中,讓孩子有信心達成。最重要的是,這個目標應該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讓孩子能理解並感受到其學習的意義與價值。例如家長可以這麼引導:「孩子能在聽到提示語或看到圖卡後,正確說出三句含有過去式的英文句子」。
3. 前測 (Pre-assessment):掌握孩子目前的先備知識
在正式進入內容前,先簡單測試孩子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這就是「前測」的重要性。它能幫助您確認孩子已掌握多少學習概念,避免重複已知的內容,也能針對弱點加強。
這部分除了基本的問答外,還可以運用選擇題來確認。例如可以先請孩子講講他覺得英文文法中的過去式是什麼概念?哪些時候會用到過去式?隨後進行一至二題選擇題,題目在程度上可以有差異,這時的目標並不是通過測驗,而是精準測驗出孩子的程度。透過這些小測驗,您可以快速掌握孩子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調整輔導的深度和方式。同時也可以讓他自覺對這個概念的理解程度或不足,進而會專心參與接下來的學習活動。
4. 參與式學習 (Participatory Learning):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角
BOPPPS 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參與式學習。讓孩子親自動手、動腦、親身體驗,而不是被動地聽講。教學者的角色是引導者,而非知識的灌輸者。
在這個環節的應用非常多元,很難用一個段落講全,當中幾個重要的原則可邀請家長先思考。將學習內容單元化、增加學習過程的互動性及善用多樣化的學習資源等,都是初次接觸者可以先構思的部分。
例如將學習內容單元化的部分,教學者可將過去式拆解為幾個小單元,每個單元專注於規則動詞過去式、不規則動詞過去式和不同句型的應用。這樣的單元化設計可以讓孩子逐步掌握各個部分。
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適度地增加學習的互動性,家長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或小組討論,讓孩子們在模擬對話或故事中運用過去式,提升學習的趣味性之餘,還可以幫助孩子多次練習。若時間允許,家長可善用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如圖片、歌曲和影片等,幫助孩子從不同的學資源中找到適合自己學習風格的學習模式。
5. 後測 (Post-assessment):即時應用所學,確認孩子的學習成效
有別於在多次學習後進行的大測驗,運用形成式評量可提供教學者及學習者有關學習進展的即時反饋。它的型態多元,可以是成果展現,也可以是呼應前測的測驗。
它的設計原則與前測很相似,測驗的內容以不超出教學內容為原則,同時它必須與學習目標有著緊密的連結。例如今日學習目標若為:「孩子能在聽到提示語或看到圖卡後,正確說出三句含有過去式的英文句子」,則後測就可以安排提示語或圖卡,請學習在自己今日練習過程中所能發揮的範圍內,自行說出三句含有過去式的英文句子。
6. 總結 (Summary):鞏固英文文法學習成果,展望未來成長
BOPPPS 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總結,它將幫助孩子回顧這次學習的內容,強化記憶,並思考未來如何應用或進一步提升。
您可以在今日輔導課程的最後,以問答的方式引導孩子進行學習總結。例如詢問「今天我們學了哪些新的概念呢?」、「你覺得今天學到的內容,在什麼時候可以用到?」或是重述一次今日的學習內容。若想獲得一些反饋,可以進一步詢問:「你覺得今天的學習中,哪一部分對你最有幫助?」「下次還學哪些句型呢?」在這個環節引導孩子思考學習的歷程,並對未來的英文學習保持積極態度。
BOPPPS 模型是眾多教學法中的一種,它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讓家長在輔導孩子課業時,有一個模式可依循。學習沒有分時間及空間,並不是只有在學校、在教室,聽著教師課程才是學習。生活處處是學問,掌握基本教學原則,家長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教學者及引導者。活用 BOPPPS,讓每一次的親子學習互動,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寶貴經驗,為未來的無限可能做好準備。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