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風災後,從受災校園開啟一場親師生的生命對談

前陣子強颱山陀兒侵襲南部,高雄不僅放了史上最久的颱風假,颱風也導致超過200所學校受損,高雄市賴秋江老師分享她所待的學校也不例外,校園裡的老榕樹倒了兩棵,讓親師生不捨與震驚。一場風災破壞了校園,但有老師們與家長一同努力,也能藉此與孩子開啟一場生命教育對話。

從日常生活中看見生命教育,把握時機,師生來一場生命對談。圖片提供:賴秋江

從日常生活中看見生命教育,把握時機,師生來一場生命對談。圖片提供:賴秋江

本文重點摘要

在風災後的校園,來一場生命教育課

前陣子強颱山陀兒侵襲南部,高雄市不但放了史上最久的颱風假,路樹也被摧毀了許多,而其中重災區就是二百多間的學校,校樹攔腰折斷或直接傾倒的不計其數。

而我們學校也不例外,學校校園中有七棵老榕樹,從台南移地而來落地生根以二十餘年,這回一次就倒了二棵,令許多親師生感到不捨與震驚,因為這裡可是許多學生上下課遊玩休息之地;也是一群老師升旗時情感交流之處;更是社區阿伯們假日運動所在呀!只能說倒的不只是榕樹,而是眾人的回憶!

所以學校決定來一場重返「榕」耀之旅,要讓這二棵倒下的榕樹原地重生,於是一場因颱風而來的「生命教育」就此展開。

重返「榕」耀活動(圖1)

重返「榕」耀。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重返「榕」耀三部曲

這計畫迅速在假日擬定完成,分三部分進行,老師端帶著班上學生來場與榕樹的生命對話;家長端則負責讓榕樹重生的願望得以實現。  

1. 「憶」起摺紙鶴

「紙鶴」本身就有祝福意涵,透過摺紙鶴的過程,學生可以將對榕樹的愛化成一隻隻紙鶴。而這個活動在假日時的老師群組就開始啟動了,從行政傳到學年,從學年傳到班級,在從班級傳到家庭,而加入的班級也愈來愈多。

雖然現在會摺紙鶴的人不多了,但拜網路影片便利,一下子大家就有了教學影片,有的家庭甚至假日在家中就帶著孩子一起摺起超大紙鶴為榕樹祈福,也在親子間先進行了一場與榕樹的生命對話。

恢復上課當天,有的班級直接網路教學全班同步開「摺」,有的班級學生教學生,大家愈摺愈起勁,一隻隻紙鶴陸續完成並送到辦公室,再由家長志工們把紙鶴串在一起掛在榕樹上,一串串的紙鶴代表著親師生對榕樹的愛。

重返「榕」耀活動(圖2)

從班級到家庭,完成一隻隻紙鶴送到辦公室,再由家長志工們把紙鶴串在一起。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重返「榕」耀活動(圖3)

紙鶴由家長志工們把紙鶴串在一起,掛在榕樹。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2. 榕樹下在「憶」起

許多親師生對於榕樹有滿滿的感情在,不僅老師在臉書貼文中表達了「好希望可以再掃榕樹的落葉!」「我教書第一年就看著榕樹長大的。」學生也透過文字表達了對榕樹的關愛。

各班老師讓學生分享他們對榕樹倒塌的感受並引導學生從不同面向來思考榕樹的重要性,透過文字寫下對榕樹的祝福。

低年級的孩子會天真寫下「祝福榕樹爺爺趕快好起來!」而中高年級孩子的文字中則可一窺榕樹與他們的關係,更顯榕樹對孩子們的重要與功能:

  • 「榕樹,謝謝你陪伴我多年,社團集合讓我不會迷路!」(定位功能)
  • 「榕樹謝謝你陪伴,我上體育課時你幫我看著水壺。」(守護神功能)
  • 「謝謝你讓我低年級時坐在你下面,看著高年級打躲避球。」(遮陽功能)
  • 「謝謝你的陪伴,讓我們玩遊戲、乘涼……」(陪玩功能)
  • 「榕樹,每天看著你們心情就很平靜舒服。」(精神寄託功能)

原來安安靜靜佇立在校園的榕樹們有著這麼多隱藏版功能,對每個人而言更具有不同的意義與價值所在呀!

重返「榕」耀活動(圖4)

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重返「榕」耀活動(圖5)

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重返「榕」耀活動(圖5)

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重返「榕」耀活動(圖6)

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3. 一起為榕樹重生加油

樹倒要重生得要搶快,因為幾天就開始枯葉了,學校與家長會合力聘請了「樹專家」來拯救榕樹,先進行整修再利用大型機具拉起榕樹後扶正,老師帶著整班學生全程參與拯救過程,樹專家還邊解說讓在場的師生能瞭解整個過程,過程中聽到孩子們的加油聲,頗為感動!

接下來就是靜靜等待榕樹重生,再次茁壯樹葉茂密,讓每個人再與榕樹產生新的生命連結與更多動人的故事。 

重返「榕」耀活動(圖7)

學校與家長會合力聘請了「樹專家」來拯救榕樹,先進行整修再利用大型機具拉起榕樹後扶正。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重返「榕」耀活動(圖8)

老師帶著整班學生全程參與拯救過程。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教育在任何地方與時間都能展開

記得有一天早晨進到教室,學生就七嘴八舌地跟我說:「老師,有一隻小鳥撞到窗戶暈倒了!」然後拉著我過去看,果真看見了一隻麻雀一動也不動的躺在地上,我只好先把牠放在畚箕內,看看會不會有奇蹟出現,但最後還是回天乏術了。學務主任知道後,帶著我們班一群學生到校園樹下埋了牠,並當場慎重的進行一場生命教育對話……。

教育在任何地方與時間都能展開,而生命教育更著重在真實感受,農田裡的一群螞蟻、不小心撞到玻璃的麻雀,乃至這次颱風天傾倒的榕樹,都是生活中生命教育的開端,是很好的機會進行生命教育。

如何引導學生分享內心感受與情緒,面對與善待大自然的各種生命,了解自然生命的循環,省思生命的脆弱性與價值等,最終能懂得彼此尊重才是教育最可貴之處。

一場風災,二棵榕樹,看似破壞了校園,但卻意外開啟了親師生的生命對話,著實珍貴。

學生給老師的悄悄話,寫著對榕樹復生的期待

學生給老師的悄悄話,寫著對榕樹復生的期待。圖片提供:賴秋江老師

(後記:此活動由新上國小李慧美主任籌畫)

延伸閱讀

賴秋江 賴秋江

賴秋江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主業: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副業:寫作、桌遊設計、都市小農、旅遊書編輯⋯⋯ 這幾年愛上當小農,帶著學生在走廊陽台種植,創立「教室小農 一步蔬果」品牌。 著有:【語文動起來套組】動成語牌卡遊戲組&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小學教室的日常力》《動動文字》《語文桌遊自造課》《我們這一班》《快樂教學魔法書》《創意教學56變》《教室high課》及桌遊《動文字》。

【語文動起來套組】動成語牌卡遊戲組&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