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文體寫作教學(下):用同儕回饋單培養學生改作文

如何讓小學生從理解書信格式到掌握書信的寫作?莊雅婷老師接續上篇書信文體寫作教學的3步驟教學心法與技巧,分享透過國語課程引導學生安排寫作時間、寫出「回信」後,也進一步培養學生批改作文,讓孩子的寫作技能爬上學習金字塔的頂端──能「教」別人。並附上「同儕回饋單」檔案供更多老師們參考。

圖片提供:莊雅婷老師

圖片提供:莊雅婷老師

本文重點摘要

開啟「作」戰模式後,學生的實際書寫狀況

「寫作文」對於多數小朋友來說,經常是一種壓力。壓力來自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見到空白稿紙後,腦袋也跟著空白了;眼看時間流失,就又更加焦慮……

好消息是,「書信」文體是一種頗為容易入手的寫作題材。我們不必像寫遊記一樣,要求孩子「篇幅要足夠」、「內容要充實」;相對的,重點在於確認學生對是否熟練掌握書信的「格式」。

經過先前國語文課堂的反覆統整與歸納,班上孩子已經清楚了解回信的方法;另外,他們也在「作」戰前,事先擬定了個人的寫作時間安排(詳見:〈書信文體寫作教學(上)〉),因此當我發下稿紙時,他們可說是興奮大於緊張。至於寫作時間,我有謹守自己說過的「四十分鐘一到,就收卷」,最終,有九成以上的學生在時間內完成。

如何培養學生「批改作文」?

一般來說,學生繳交作文後,往往就是老師煉獄的開始;無止盡的審閱、批改、給評語。而當學生收到評語後常常是看個幾眼,稿紙就開始被隨意亂塞,最終進入回收桶。

我經常聽老師們分享,自己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與精神在改作文,已不求感謝,卻不被珍惜,長期下來可說是心灰意冷。有鑑於此,我們應設法做出改變,增加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的參與感,同時也培養他們在寫作的技能上爬上學習金字塔的頂端──能「教」別人。

(一)設計「同儕回饋單」

我通常將回饋單分成主要三個部分,分別是「一、基本檢核表」、「二、加分檢核表」和「三、綜合回饋」。

第一部分在請學生校閱同儕是否有錯別字、標點、分段與格式是否恰當;第二部分在檢視同儕是否有達到「老師未加要求的項目」,例如加了擬人或譬喻修辭、有成語和名言佳句等;第三部分則是請學生給予同儕正向的回饋與建議修改的具體方法。(詳見最下方學生實作範例)

(二)回饋單的意義

首先,孩子必須瞭解到,回饋單的目的是為了以另一種形式「學習作文」。承上文所述,這是為培養他們從「會寫作文」到達學習金字塔頂端「能教別人寫作文」,而不是讓孩子互相打分數。

再來,我們務必要讓孩子知道,應該以誠懇而而莊重的心態面對同學的作文。

我和班上的孩子們說過,「每個人的作文裡都會寫到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很美好,也可能是令人感到挫折的、愧疚的、甚至是出糗的經驗。」無論如何,每個人都在作文中坦誠地寫出心裡話,誰都不會希望自己的祕密被公開給所有人知道。「就像老師改你們的小日記,我從不會到處說誰發生了什麼傻事;現在輪到你們幫同學檢查作文,請用非常恭敬的真心去看待,因為他願意讓你知道他心中的想法。」

(三)妥善安排「誰改誰的作文」

就如同分組和安排座位,「誰改誰的作文」是一項重大的工程。

我習慣的作法是將全班的作文依照程度平均分成兩堆。接下來,依循以下兩項重點分配。

  1. 前段的孩子幫後段的孩子批改、後段的孩子幫前段的孩子批改。這種做法使得後段的孩子能得到更完整充分的改善建議;同時,前段的孩子能夠當小老師,練習用更具體、更清楚且「毫不傷人」的語言,向後段孩子提出修改的方法。

  2. 留意學生之間的關係,避免讓可能產生衝突的學生改到彼此的作文。我通常會讓甲生改乙生的作文,讓乙生改丙生的作文,簡言之,全班沒有兩個人是「互相到改對方的作文」,如此能直接避免到可能的衝突。

(四)收到回饋單後,抱著感恩的心謝謝對方

我常和孩子們分享:其實,有人願意告訴你可以如何改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對方大可以說『你好棒喔!我覺得你已經完美了,什麼都不用改。』而你聽到這句話後可能很開心,但這意味著你也不用想進步了。」所以收到回饋單後,就輪到作者感謝回饋者,同時也反省自己的文章可以如何修正,更上一層樓。

教師的角色

學生寫完回饋單後,老師還需批改、寫評語嗎?答案是:需要的。

因為孩子可能無法針對同儕的文章點出核心問題,甚至偶爾可能發生誤改錯字的情況,這些都需要老師再次確認、修正與補充。也就是說,「培養學生幫忙改作文,教師的工作量不只沒有下降,事實上反而增加了」。

那麼老師何必找自己麻煩?回歸教育本質,思考寫作教育的意義,我想我們都會找到答案。

同儕回饋單範例1

▲同儕回饋單學生範例一。圖片提供:莊雅婷

同儕回饋單範例2

▲同儕回饋單學生範例二。圖片提供:莊雅婷

附件:同儕回饋單檔案

延伸閱讀

莊雅婷 莊雅婷

莊雅婷

臺北市士林區雨聲國民小學

現職北市雙語教師。大學期間曾赴新加坡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交換,於Jurong Primary School擔任實習教師,返國後考取雙語師資公費生,並曾於暑假期間實習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近年投入雙語教育研究,於領航師培新趨勢「雙語.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後多次參與全國教學設計競賽獲獎,目前也協助國際活動的翻譯工作,並持續在教育圈中當個快樂的小學老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