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教甄落榜老師的一封信:不論上岸與否,相信自己有辦法幸福

考上就一點都不痛苦?當然我們無法忽視沒考上、身為代理老師的煎熬,但是決定幸福的關鍵,必須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旁人的聲音」。大坦誠老師寫給當年教甄落榜的自己,以及目前還處於落榜狀態的老師們,不管有沒有考上,你都有快樂、幸福的權利。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寫給當年教甄落榜的我,以及目前還處於落榜狀態的老師們:

那個越來越長的夏天

臺灣的夏天越來越長了,導致我們常常以為自己還在待那個一無所獲所以顯得無所事事的、教甄落榜的暑假。教甄失敗的痛就像是一個秘密集會,身為代理教師的我們默默的舔著傷口,並堅定的跟那些對我們陰陽怪氣的校園角色說「我們不痛。」要是輕易喊痛,那些角色的下一句話就是「齁唷,那你趕快考上正式啊。」

在我大學畢業那年,無論是教育圈內或是圈外的長輩,都苦口婆心的說「趕快考上,趕快考上,沒考上是不會快樂的」;就算我出書接了演講,有單位和我接洽時,他們劈頭就會問「阿你是代理還是正式?」。代理教師的身分,從教育大學的教程課開始,就是一個不可或缺卻讓人莫名羞恥的存在。沒有人懷疑為什麼是這樣,但幾乎每個人都覺得沒考上就是不像樣。

因此,我真的真的非常期盼成為正式教師的日子來臨。那年陰錯陽差的低分飛過筆試後,我在短短一個星期沒日沒夜的練習試教,然後匆匆填了一間學校。我以為考上了,我人生的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我身為正式教師的暑假一定會超級美好,但是抱歉喔,我講一個直白的,去年成為正式教師的我,因為太過於勞累,所以在今年暑假動了手術。沒錯,就是我期待到不行的、身為正式教師的第一個暑假。

可是大家都說考上了就會幸福,所有窄路都是康莊大道啊?我成為正式教師之後為什麼還會有煩惱?我以前都覺得當上正式教師後,我的所有白天都是新造的人笑嘻嘻,我的每個夜晚都是一閃一閃亮晶晶。可是為什麼?為什麼我成為正式教師後,沒辦法在校園裡頤指氣使、沒辦法在教室裡飛簷走壁?

於是我了解了,落榜的痛苦,很大一部分都是「考上就一點都不痛苦」的想法。

考上了才是開始,憑什麼啊?

以前的我不太喜歡大家高聲說「考上了,才是正式的開始」,因為這讓我忍不住覺得「所以我沒考上就連開始的機會都沒有是不是?」考上之後我還是不喜歡這句話,因為這句話代表我還得面對無數不亞於考教甄的難關,而且這句話是真的。

因為對於「正式教師」的未來有太多美好的想像,所以真正成為正式教師之後,就會發現大多數的美好只存在想像裡。有人說正式教師有特權,但如果你是校園裡面最年輕的教師,學校可能會因為你走不了而把所有繁重的行政事項塞給你;有人說正式教師薪水無憂,但我們早已沒有「終身俸」這種人人稱道的東西,還會被說「有寒暑假了還不知足」;有人說正式教師立足點更穩,但現在國小有恐龍家長、高中高職有網路公審,國中更是恐龍家長跟網路公審一起來。

這些都是特例,但我身旁大部分的人在滿懷希望的考上之後,看到身旁的人買房、讀碩士、結婚、生小孩……。如果原本就自卑的你,以為考上正式教師你就會充滿自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你考上之後會發現你的人生難題原本只是考教甄,但你解決了考教甄之外的難題後,其他難題就會塞滿你的思考空間。考上正式教師後你必定迎來新人生,但不代表你可以甩開外貌焦慮、學貸房貸、原生家庭、感情狀況、健康問題等困擾。這些都是我考上後的經驗。

親愛的老師,等到你考上了,相信我,你繞了一大圈,會發現,

你要的不只是「正式教師的身分」,你要的是「相信自己有辦法幸福的底氣」

這本來不是一回事,可是因為整個社會都告訴你「正式教師的身分就是相信自己有辦法幸福的底氣」,於是你統整身旁的一切聲音,你告訴自己「教甄落榜的我,沒資格得到幸福。」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幸福到底是什麼?如果你從二十二歲就開始拼命考教甄,每年都告訴自己「考上才能幸福、才能吃喝玩樂」,所以時時刻刻都告訴自己「我沒有快樂的權利」,那麼如果你一路考到四十歲,你回想過去,發現自己的青春歲月都在準備考教甄,然後你要漸漸老去了,你真的會覺得自己百分之百幸福嗎?

可是,我仍無法告訴你就算沒考上正式,也可以不用理會身為代理老師的煎熬。你想想,一年之中從四月開始緊張的盯著各縣市開缺、五月一邊教課一邊讀筆試充滿焦慮、六月焦慮大爆發,同時承受學校會把你隨意派去做什麼職務、教甄複試的準備、其他縣市初試的舟車勞頓,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而七月八月不是尋覓願意接納你的學校,就是被接納後還要無償的在七八月跟其他正式老師做一樣的事情,等到九月看到身旁的同溫層裡面一一放榜,這些不確定性跟挫敗長達半年,狠狠的佔了你半個學年。這些都是身為代理教師痛苦的地方,如果你因為這半年的焦躁而厭煩,考上正式教師對你來說,當然是最幸福的決定。

幸福不用等考上開始

我認為決定幸福的關鍵,必須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旁人的聲音」。我在當代理教師的時候,身旁總是有一些人在叨叨絮絮的說「啊啦阿啦!考上才穩定啦!」「你就是流浪教師!你就是流浪教師!」;我原本以為考上後他們該閉嘴了,結果他們的新問題是「該結婚了吧?」「你買房了嗎?」「你現在股票賺多少?」「你一年出國幾次」,我才知道我的人生絕非不夠寬廣,而是身旁那些人的眼裡太過狹隘,容不下旁人生活的方式。

現在是個多元的世代,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輪廓。我身旁有代理教師代課超過五年,在學校人緣很好,雖然會為了教甄而難過,但身為代理教師的他仍然結婚、生子,日子過得非常幸福;我身旁有一直咬牙讀書後終於考上正式教師的教育大學摯友,她終於有辦法靠著年終獎金買下自己觀望很久的包包,撫慰學生時期只能揹學姐舊書包的自己;我看過代理老師和正式教師放棄辭去教職,擁抱自己新的夢想;也看過來幫忙代課的學生家長用閃閃發亮的眼神報讀在職的教程專班。教甄沒辦法決定誰發光誰黯淡,因為每個人眼裡的光都有不同的色彩,不同色彩才能折射出獨一無二的人生。

所以不要因為教甄落榜與否而判定自己是否有資格幸福,把握當下,理解自己,才能擁有真正快樂的回憶。我人生快樂的回憶來自於各種時期;我尚未從事教職的時候我是全職作家,出了好多週邊商品,我自己也好喜歡;我當代理老師的時候常常騎車去基隆看海潛水;我成為正式教師後,在租屋處和其他一起考上的老師舉辦溫馨的慶生會。我的那些幸福都跟我當下所感所做所想有關,跟我是否教甄正取幾乎沒什麼關聯。

所以落榜的你,也有資格好好的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享受自己的每分每秒。

得過去,過得去

教甄季終於結束了。我第一年考教甄的時候、也是被告誡:「沒考上就會被當成卑賤流浪教師!」可是後來我落榜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發現有沒有考上,根本不會怎樣。

「考上才是真正的開始」這句話,我不敢叫大家贊同或是反對,可是我確定的事情是:「你覺得自己才剛上路,但這些日子、你已經勇敢走了一大段。你刷過的那些阿摩考古題、寫過的那些教案、奮鬥過的那些試教、以及寫得跟遺書一樣超級長的教檢手寫題,都是你一步一步往前的足跡。」也許你現在仍然在自己舔舐傷口;也許你已經兢兢業業的刷考古題;也許你毫無目標,只想放空一下,無論你用何種方式生活,你都沒有因為教甄落榜而被摧毀,你仍然用你自己的方式好好過日子。

當你執著於未來,你會發現日子好像過不去,但你又得過去;可是你回顧過去,你會確信,日子都過去了,所以你的過去還算過得去。

是的,過去都會過得去的。你會慢慢的好起來。加油。

(對了,我們目前的難關應該是運動會預演。曬太陽!聯繫家長!園遊會!運動會!趕課!救命啊!救命!無論是正式教師還是代理教師都逃不掉!哈哈哈救命啊。)

延伸閱讀

大坦誠 大坦誠

大坦誠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暢銷圖文作家。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師資組,著有小說集《去你的正常世界》和《孤立圖鑑》,作品曾被新聞報導以及被改編為漫畫,目前擔任國小老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