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你的閱讀素養!「閱讀傳教士」宋怡慧給高中生的必讀書單
108課綱上路後,大學學測除了各科改成融合選擇題與非選題外,也加入更多的「素養題型」。 該如何準備?曾獲教育部第一屆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獎、推動閱讀教育的宋怡慧老師,告訴你怎麼培養閱讀習慣,才能迎戰未來。

圖片來源:宋怡慧
坐在宋怡慧一手打造的丹鳳高中圖書館內,眺望四周,不同於一般圖書館安靜的氣氛,裡面有老師正帶著學生上課、玩桌遊。
短短幾分鐘,就打破訪客對於圖書館的刻板印象:原來,閱讀也能很靈活。
這樣的學習風氣,來自宋怡慧推動閱讀教育的理念。「當書本被打開,我們才有機會去拓展孩子的學習版圖,」宋怡慧笑說。前陣子,圖書館特地購入5、6套的《鬼滅之刃》漫畫,就是為了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漫畫裡深入刻畫人物的能力互補與團隊合作精神,成為今年她推薦給高中生的寒假書單之一。
閱讀素養為什麼重要?宋怡慧表示,學生平時在校所學,好比去駕訓班上課習得的技能。學測則像是正式上路,會因應生活情境出現各種題型,學生要會獨立思考、應用。「簡單說,把所有學過碎裂的知識,打包成一個可以帶著走的能力,就是素養,」她補充。
她指出,當建立起閱讀素養,無論學習什麼領域都有幫助。
比如108年學測數學科,就出現公投情境的考題;108學測國文作文也考學生論述並宣導減糖政策,考驗學生的圖表理解力與策略能力。
「現在的考題,不再是背出答案就可解題,」宋怡慧強調,閱讀素養不但對學測考試有幫助,學生在運用閱讀策略做推論、綜整、分析與思辯,來解決題目中的各種問題時,本身就是生活經驗的累積。
她認為,學生除了透過老師在課堂上教學,學習將知識導入生活情境外,也能靠自己平時累積閱讀習慣,來培養素養能力。以下是她建議的三大步驟。
步驟1:制定閱讀計畫書
宋怡慧表示,學生可以先將自己想要閱讀的書單分成娛樂型、實用型及知識型三類。
娛樂型放的是感興趣的書單;實用型書單講求學習導向,例如怎麼考多益、學英文等工具書;知識型的書單,則是放與自己感興趣的科系或領域有關的知識書籍。明確列出各類書單,有助於在各階段閱讀時,能夠更有目標地進行,節省時間。
步驟2:規劃閱讀作息表
分類出書單後,接著就要將每天的作息製成表,清楚列出每天預計花多少時間在閱讀上。宋怡慧提醒,目標要訂得愈精準愈好,假如一天打算花兩小時閱讀,可以事先規劃分配給三種書單的具體時間,或是直接以一週為單位計算。
比方這週讀完娛樂型書單、下週就換成實用型書單。她也建議,實際執行時,不妨搭配番茄時鐘法,規畫閱讀的時間就全心閱讀,不受其他事情打擾,有助於時間運用與閱讀效益達到最大化。
步驟3:翔實記錄閱讀心得
最後,每讀完一本書,都應該產出相關的紀錄與學習收穫。宋怡慧表示,紀錄的方式因人而異,要使用圖像記錄、麥肯錫架構、或是畫下心智圖皆可。寫下來的好處,除了能夠加深記憶,也有助於進行學習反思。
此外,她建議以週為單位來紀錄閱讀計畫是否如實達成,定期寫下自己進步的地方,或是檢討有沒有須改善之處,都有助於確保閱讀的「執行度」。
「培養閱讀素養就是要不停地閱讀、持之以恆,慢慢就能看到一些成果,」她表示,只要持續累積,這些紀錄不僅有助培養閱讀習慣,未來也能作為學習歷程中的多元表現成果資料。
針對高一~高三學生,宋怡慧有以下的選書建議:
高一:全觀式探索,多方涉獵職人生涯
高一生因為仍處於尚未選擇分組的狀態,建議廣泛探索,閱讀重點可以放在認識自己以及思考未來職涯。
比如,閱讀世界名廚江振誠等職人的作品,透過認識各行業的真實樣貌,搭配評估自己的個性,慢慢摸索出高二時的選組傾向。
此外,這時也是很適合閱讀學習技巧相關書籍的階段。趁高一時,建立一套時間管理或是做筆記的技術,有助於為往後高中三年的學習打下基礎。
推薦書單:
-
《原子習慣》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創始人知識變能力的祕密完整公開》
-
《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
-
《正常人》
高二:聚焦感興趣學群,多看實用工具書
到了高二,大部分的學生都已分流至所選的組別,這時可以更對準感興趣的學群或科系,選讀特定領域的書籍。
舉例來說,若對文法商領域感興趣,可以閱讀《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這類較生活化的法律相關書籍;如果對金融管理領域感興趣,則可以閱讀《富爸爸,窮爸爸》這類與管理有關的書籍。
面對隔年即將迎來的大考與申請入學關卡,建議這個階段可以多讀一些與之相關的實用工具書,比如學習歷程解析、或是教導口語表達的書籍等,為明年的申請入學提早作準備。
推薦書單:
-
《談情說愛,古人超有哏》
-
《我的老台北》
-
《富爸爸,窮爸爸(20週年紀念版)》
-
《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中小學生最需要的24堂法律自保課》
高三:全力備考,閱讀接軌大學科系的書
高三生大多時間都在準備學測,宋怡慧建議,這時可以多閱讀與讀書技巧或考試相關的書籍,能幫助自己有效率、有系統地統整三年習得的知識。
至於考完學測,確定無須準備指考的情況下,她建議學生可以找一些協助接軌未來大學科系的相關書籍來讀。
推薦書單:
-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
-
《大腦喜歡這樣學》
宋怡慧表示,閱讀不僅是面對考試的重要工具,也是決定一個人談吐、待人處事,甚至未來贏得工作機會的關鍵。她建議,培養閱讀習慣必須循序漸進,不應操之過急,惟有將書中文字真正內化成心中的觀點,才能發揮閱讀的意義。
*本篇文章由【Cheers雜誌】授權刊登,
看更多:
原本想減輕學生升學壓力的「學習歷程檔案」,為何反倒變成高中生急著甩掉的沉重包袱?
「你最大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大學教授想收的學生,回答都有這些特質
有了ChatGPT幫你看書,是時候放棄閱讀了嗎?
讀小說有什麼用?比起商管書,讀小說的人多了3種能力
大學教育如何面對被AI顛覆的時刻?史維:AI應該正常化看待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