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忘的畢業禮物──樹林國小線上白鶴文化館策展

臺南市七股區寶安宮白鶴陣已有90多年歷史,一群六年級孩子接受里長委託,用一學期的時間完成線上白鶴文化館,做為送給家鄉以及自己的畢業禮物。他們在這堂課當中學到了什麼?

樹林國小六年級的孩子們先在社區收集資料,走訪寶安宮。

樹林國小六年級的孩子們先在社區收集資料,走訪寶安宮。

臺南市七股區寶安宮白鶴陣已有90多年歷史,這是當地人將平日操練的鶴拳於陣式中,每3年一次的活動,可以看見陣頭主角穿戴白鶴造形的套頭道具,雙手握著翅膀走白鶴舞步;另外還有一位白鶴童子穿梭其間與白鶴對跳,十分生動傳神。時至今日,隨著少子化影響,具有當地特色的白鶴陣面臨傳承問題,幸好社區旁的樹林國小長年推廣特色課程,除了拍白鶴陣紀錄片、出版繪本,全校學生每週都要上兩堂武術課,有興趣的小朋友經過家長同意,還有機會到寶安宮與白鶴陣團員合練,並一起出陣表演,既能傳承文化,也能練武強身。

為了保存珍貴的白鶴文化,並且能讓更多人知道,樹林國小六年級的孩子們甚至接受當地里長委託,在老師的教學引導下,運用數位科技成立Gather.town線上白鶴文化館,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接受里長委託

教學22年經驗,在樹林國小服務12年,現任學務組長的楊易霖老師,為了改變孩子「不思考、不主動、不敢說」的習慣,盤點學校資源重新規劃校定課程,並用數位科技的資訊專長推動數位學習、閱讀和專題製作,例如線上白鶴文化館策展課程,就是楊易霖老師結合學校多位老師共同設計。

提起這項課程的緣起,是六上的孩子在一次「線上動物園」的課程中,採訪了當地的里長,里長向孩子們提出了「線上白鶴文化館」的構想,孩子們躍躍欲試,在老師的推動下,這班六年級11位孩子便在下學期展開每週兩堂課,為期14週的相關課程。

學生有問題主動找老師討論研究。

學生有問題主動找老師討論研究。

查找資料及規劃主題

首先每一位孩子都要自己查找資料,包括走訪寶安宮、探訪耆老,或上網查詢。楊易霖老師說,很開心看到孩子熟悉地使用ipad進行資料蒐集,更觀察到孩子會利用全景功能記錄影像,再將蒐集到的資料和同學彼此分享、交互比對。這個計畫也激發孩子們的挑戰心,除了討論如何將蒐集的資料與展示內容連結、要規劃哪些展覽,更希望能讓人在線上參觀時有臨場感。經過熱烈討論之後,大家決議將線上文化館分為兵器館、文史館、由來館、創生館,四個主題來規劃設計。

學生經過討論之後,分享武器館規劃設計。

學生經過討論之後,分享武器館規劃設計。

自主學習效果最好

有了想法之後,孩子們邀請委託人里長來學校一起討論,聆聽委託人的期待和意見進行修正。楊易霖老師說,兵器館、文史館、由來館都是由孩子完成,創生館則是結合家鄉的成果來架設,因為需要的技術面較高,則是由老師完成。

「老師要做的只是陪伴,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孩子願意自主學習。」楊易霖老師表示,孩子們不僅僅只有在課堂上投入,很多時候看見他們在中午休息時也在上網找資料,甚至晚上聯絡老師請問問題,表示孩子們是真的有興趣,這樣的自主學習效果才會好。

完成線上文化館之後還有一場由孩子主辦的發表會,孩子們在線上牌樓前進行導覽解說,並帶至會場,讓參觀者有親臨現場的感覺。然而課程還沒結束,最後的反思與修正才是課程的重點。

線上發表會實況,眾人一起進入線上白鶴館,並由孩子們導覽。

線上發表會實況,眾人一起進入線上白鶴館,並由孩子們導覽。

孩子們的努力受居民肯定,未來效益還會延伸,寶安宮將要成立實體展館,線上館是最佳的規劃參考。楊易霖老師說,科技可以改變孩子學習生態,未來還會結合老師們的力量規劃更多相關課程,同時也樂見這些受過培訓的孩子,將來也能帶著其他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延伸閱讀

教育家 教育家

教育家

教育家部落格

教育部成立以老師為主角的平台,讓好老師不孤單。透過老師的人物故事報導和教學現場的新知和活動分享,讓老師隨時都能在這裡獲得滿滿的教學熱情。

教育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