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寫作大魔王該怎麼辦?提升寫作能力的「三大解方」

數位時代的學生長篇閱讀、寫作量漸少,尤其剛接觸長篇寫作的國小中年級學生,作文時常錯字連篇、遣詞錯誤、語意不通順、章法無邏輯⋯⋯老師批改起來實在是充滿挑戰。究竟要如何設計課程才能讓學生寫出「好」作文?透過莊雅婷老師在教學現場的經驗與分享,認識提升寫作能力的「三大解方」!讓作文不再是大魔王!

面對寫作大魔王該怎麼辦?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面對寫作大魔王該怎麼辦?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令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作文

不知大家是否觀察到,現今學生普遍抗拒寫作,有些孩子在學校拿到稿紙甚至會開始焦慮的搓手、抓頭,然後發呆出神,拖延至作文課結束,最後問一句:「老師,我可以帶回家寫嗎?」而接下來,「作文」這令人頭痛的任務就從學生轉嫁到安親班或是家長身上,最後一張稿紙弄得全家人烏煙瘴氣。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其實也想避開寫作教學。並非作文難教,而是「批改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尤其我的班是三年級,他們剛接觸長篇寫作,作文時常錯字連篇、遣詞錯誤、語意不通順、章法無邏輯⋯⋯批改起來實在是充滿挑戰,使得老師在面對作文時同樣也難免「壓力山大」。

有些老師為了緩解親師生的緊張與壓力,減少了寫作的次數。雖然的確使教與學都輕鬆一些,但這式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可能反而使學生更加逃避寫作練習。為了避免先樂後苦的寫作學習歷程,我們必須了解一些「提升寫作能力的根本方法」,使學生、家長、老師都能在寫作學習的這條路上暢通無阻,逐漸掌握寫作的竅門。

提升寫作能力的「三大解方」

有鑑於「作文」考驗學生的理解力、組織力、語文表達力,我們有必要幫助孩子累積某些領域的經驗或知識,來支撐起未來更長篇幅的寫作。以下所列舉的都是親師生能協力共作的學習內容:

1. 閱讀質量的增加

閱讀與寫作擺脫不了干係。輸出的能力來自輸入的累積,廣泛而扎實的閱讀可以累積詞彙量、觀摩大量的文學佳作亦能厚實寫作的基礎。然而,我想有必要強調,閱讀除了「讀得多」更要「讀得懂」。我曾遇過一個孩子,在二年級結束就已讀完《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乃至《紅樓夢》。令我驚訝的是,他不只是翻翻書而已,竟還能背出故事內容和書中角色的姓名!得知這孩子看了這麼多文學作品,實在使我對他的寫作能力滿懷信心與期待。

直到第一次改作文,我才驚訝的發現到,他的語彙量、成語修辭的使用都比預期少很多,文中有大量「口語化」的句子、多得數不清的驚嘆號和冗言贅字。我才知道,「瘋狂的鼓勵孩子大量閱讀」並不一定有用;孩子讀得多、將內容記得滾瓜爛熟,但沒有讀懂其中人物的情感、思想,是不一定有助於寫作的。

2. 生活經驗的累積

我們經常發現,比起讓學生寫《我最感謝的一個人》這類文章,他們在遇到《校外教學一日遊》這種題目時似乎更容易文思泉湧。這是因為前者屬於抽象的感情抒發,後者則是具體的生活經驗。不知道大家是否遇過這樣的孩子:他能寫出長篇大論,用盡優美的繁華詞藻,但當我們深入去閱讀,會發現內容盡是各種「鬼打牆」、「無意義的文字鋪排」。這種情況常來自於生活經驗過少,導致這類孩子的文字缺乏情感,使讀者讀起來無感。

如何寫得出內容?描繪得出情感?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親身經歷過」。有實際經驗所寫出來的文章是充滿趣味的,這些文章給人的感受好像是「迫不及待想向讀者傳達自己所遭遇的所有事件」;反之,繁華詞藻所鋪陳出的華麗絢爛文章就少了種「亟欲分享」的熱情與溫度。

3. 經常性的練習

「熟能生巧」是必然的,寫作亦是。過去累積教授閱讀寫作課的經驗讓我確信,經常性的寫作練習對於作文有絕對的幫助。「每兩日一份短文練習、每兩週一篇長作文」就足以讓孩子習慣寫作、熟悉寫作。

我的班級時常有寫作練習,從記敘文到說明文,整學年下來,我們有十多篇的長文寫作和無數的短篇練習。現在孩子們見到我手中一疊空白稿紙依舊會哀鴻遍野,但嘆一口氣後,又會一副躍躍欲試、蓄勢待發的模樣,進入「作」戰模式。

在寫作教學中,我認為相對於國高中重「質」,小學階段的寫作應該更重「量」——先有建築的基礎,我們才能從中精選更好的建材,往上搭建出令人讚嘆的高樓。讓我們相互勉勵,持續在寫作教學領域耕耘,更期待學生們所結出的豐碩果實!

延伸閱讀

莊雅婷 莊雅婷

莊雅婷

臺北市士林區雨聲國民小學

現職北市雙語教師。大學期間曾赴新加坡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交換,於Jurong Primary School擔任實習教師,返國後考取雙語師資公費生,並曾於暑假期間實習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近年投入雙語教育研究,於領航師培新趨勢「雙語.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後多次參與全國教學設計競賽獲獎,目前也協助國際活動的翻譯工作,並持續在教育圈中當個快樂的小學老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