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轉彎中更認識自己 人氣網紅太平洋爛妮:多看多學,以後都有用|翻轉教育 Podcast 專訪

生涯探索知易行難,究竟該怎麼抓住生命中的「火花」?興趣真的能夠當飯吃嗎?《翻轉教育》Podcast 推出特別企劃「我是這樣長大的」,邀請不同領域人物代表分享生命經驗,以及當初自己是怎麼做生涯抉擇,期盼每個人都能無懼闖蕩,做最獨一無二的自己。

翻轉教育podcast「我是這樣長大的」節目專訪人氣網紅太平洋爛妮,分享對生涯探索、職涯選擇的想法,以及短影音創作歷程。黃建賓攝

翻轉教育podcast「我是這樣長大的」節目專訪人氣網紅太平洋爛妮,分享對生涯探索、職涯選擇的想法,以及短影音創作歷程。黃建賓攝

本文重點摘要

《翻轉教育》Podcast 特別企劃「我是這樣長大的」第二集來賓邀請到短影音創作者,人氣網紅「太平洋爛妮」。

太平洋爛妮靠著一支支充滿酸甜曖昧氛圍的短影音在抖音一砲而紅,無論是飾演被主管訓斥時,體貼傾聽的同事;亦或是一起度過聖誕節、為了前女友吃醋的曖昧對象,太平洋爛妮在短影音展現貼心、可愛的角色形象,以貼近日常生活的主題,讓網友們一秒「暈船」,單支影片點閱屢屢破百萬。目前在抖音擁有 29.5 萬粉絲、按讚數破 400 萬,Instagram 則擁有 14 萬粉絲。

透過工作經驗更認識自己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太平洋爛妮如何一步步成為知名網紅?她在節目中分享,過去在不同工作領域的多元探索,都是現在的養分。

「當下不會想到這個技能以後有什麼用,但學進去以後,發現以後都有用、很好玩,」她相信多嘗試、多學習,所有的經驗都有意義。

舉例來說,太平洋爛妮的第一份工作是電話客服,為了避免對方秒掛電話,她開始練習對話、接話技巧,思考在什麼情況下,對方才會想買自家產品;也是在這個階段,她發現自己喜歡聊天,也懂得延伸話題,練就出貼近日常,也不失禮貌與專業的對話及追問技巧。

太平洋爛妮選擇第二份工作時,決定跨領域到行銷公司當業務。在行銷產業,快速掌握當期最紅的社群議題是必備技能,太平洋爛妮開始熟悉台灣大學生最愛用的社群平台Dcard、電玩遊戲討論平台「巴哈姆特」、PTT各大板等社群媒體,這也為往後的網紅之路提供一份助力。

太平洋爛妮分享,擔任行銷業務的經驗累積至今,她已習慣從生活中收集話題,也會在各大社群論壇尋覓熱點,並以此為靈感來源、撰寫企劃腳本,創造每一次的創意短影音。

自我探索過程中多嘗試、多問

談到成為網紅的歷程,太平洋爛妮在節目裡分享,自己一開始只是想在行銷公司裡「測試自己」,看有沒有辦法從零到一的打造出網紅IP。沒想到,奠基於過往的工作經驗,她的對話技巧、快速掌握時事並延伸話題的能力,讓她的「測試」順利成功,如今成為知名網紅。

不過,當網紅也不全是好事,面對酸民的負面評論,太平洋爛妮認為心理韌性很重要。太平洋爛妮說,自己花了一段時間調適網友針對外形的攻擊與評價,但她不停鼓勵自己「我是最棒的」,保持心情愉悅,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不和身材姣好的女明星比較,也不理會陌生人的酸言酸語,她想著,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健康一點,其實就很棒了。

如今,面對酸民的評論,太平洋爛妮已經可以在媽媽心疼她時,反過來安慰媽媽:「我現在拍影片拍得很開心」,因為開心生活,是她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在探索過程中,人人難免都會有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的時刻。太平洋爛泥建議可以做兩個嘗試,一是「多做不一樣的事,才有辦法知道喜歡或不喜歡」,二是「到處問」,她會向家人朋友尋求建議,也會了解對方是否有類似經驗,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不只避免犯同樣的錯,也反過來想這樣的選擇適不適合自己。

在這集節目中,太平洋爛妮分享自己在不同職業的探索過程、當上網紅的契機、親朋好友對她成為網紅的看法與關係變化,也提供想拍短影音、想當網紅的年輕朋友們實用建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聽翻轉教育podcast:當網紅真的好嗎?百萬網紅太平洋爛妮:「誠實面對自己的需要」是第一步|特別企劃《我是這樣長大的》

太平洋爛妮給想拍短影音、想當網紅的年輕朋友建議:

  • 誠實面對自己。想做這件事是想紅?想賺錢?還是想被關注?知道自己為何而做很重要。
  •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例如評估有沒有能力承擔別人的負評,拍短影音的同時兼顧學業。單純跟風,容易失敗,也失去樂趣。

想和聽眾分享的話:

  • 「做人開心就好,不要那麼有壓力。我也迷茫過,告訴自己保持開心就好了!」 

延伸閱讀

游昊耘 游昊耘

游昊耘

翻轉教育特約編譯

前親子天下編輯、前聯合報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